媽媽反映:
1、 孩子做事不專心,動作慢。天天作業(yè)要做到晚上21:30——22:00。而一般同學頂多21:00。
2、 孩子從幼兒園起,就和同學玩時瘋,但是看到師長就非常的老實和乖巧。
經確認:
1、 孩子小時候,系剖腹產,出生后1月,因為黃疸住院1月。而在哺乳期中,母親因為家事,不開心有1月左右;
2、 孩子幼兒園中班前,一直由奶奶帶養(yǎng);中班時,因為要學拉琴,就改由母親帶養(yǎng);現在讀1年級,主要由父親教養(yǎng)。教養(yǎng)方法不盡相同:奶奶嘮叨;媽媽罵、打;爸爸性子慢,但是,看到孩子磨蹭,容易發(fā)急。孩子在家里被指責較多,特別是到最后,往往都是以大人訓斥結束;
3、 孩子讀語文,常常要漏讀句子一句;算術不會審題;
4、媽媽有心事,情緒比較低落,不開心;家庭環(huán)境不大好,比較悶。
分析:
1、 孩子小時體弱,母乳喂養(yǎng)期間,母親情緒不穩(wěn)和低落,對于孩子的身心發(fā)育有不利因素;
2、 孩子有點ADD跡象,但是,不嚴重和典型。
建議:
1、 母親上中華家庭教育網“黃慧賢家庭教育指導室”疑難會診欄目里,看ADD相關文章,對照下,日常中孩子的具體情況,是否有對應?
2、 如果有,請母親常常和我們指導師保持聯系。
(1)明白:孩子與眾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和輔導。
(2)孩子需要,愉快的家庭環(huán)境、和顏悅色的關愛和鼓勵、親子游戲和運動。(但是,事實上,孩子因為要比一般孩子反應慢,邏輯思維能力差,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學校教育內容,家長會否定比較多,家庭空氣比較緊張或者沉悶,因為,課業(yè)緊張,運動時間相應減少甚至無。正好,和刺激孩子大腦興奮、發(fā)達的需求背道而馳。從而惡性循環(huán))。
(3)媽媽親自教養(yǎng)孩子。媽媽要學會調節(jié)情緒,快樂面對和接受生活所賦予的一切。微笑+歌聲。
3、 如果無,母親要:
(1)改善家庭環(huán)境:變的積極、溫馨、互愛、互助。
(2)學會善待自己——快樂人生;善待愛人——珍惜緣分;善待孩子——讓孩子在尊重中,學會與長輩的正常交往的能力,而不是躲避和退縮。
相鄰博客
- 期待春天(黃慧賢) [2007-12-28 19:22:00]
- 咨詢101:孩子不被接納為哪般?(黃慧賢) [2007-12-29 01:55:00]
- 成功特質(黃慧賢) [2007-12-29 23:20:00]
- 君,在我心(黃慧賢) [2007-12-30 02:0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