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過得比較特殊,老太喜壽,由于是初二告別儀式,“功課”又放于我家。所以,為避嫌,就乖乖呆在家中,最多公共場所走走。十五過,大赦。
今天,就到爸爸媽媽家,小年夜團聚好,新年初次見面。一吃好飯,媽媽說,出去走走?孝敬就在從命。洗把澡,出門,背著包。
媽媽聰明得很,“難得周日休息,還不在家躺躺?”
呵呵“難得出門,就把事情一次性做完咯?!?span lang="EN-US">
回家路上,接到催見面電話。行到小區(qū)門口,媽媽只好放我走人,自個提著幾大包回家。
張老師很遠(yuǎn)見到我,就手舞足蹈表示歡迎。很怪的,我特投緣的是比我年長的“高人”,話不多,卻默契,喜歡這種淡淡的、深深的感覺。
到家,就如到自家的感覺。全無客套,直接進入主題,交流家庭教育咨詢工作體會。無意中進行學(xué)術(shù)討論,發(fā)見我們有很多一致的工作體會:對于教育本質(zhì)的認(rèn)識(人生目的、人材培養(yǎng))、成功家長幫助(問—學(xué)—做)、家庭教育真諦(做人、自享)。我們的工作習(xí)慣都是一樣的:紙筆隨身帶、床邊放。我們的工作理念都是一致的:熱愛、敬業(yè)、事業(yè)。我們咨詢指導(dǎo)價值是一樣的:技術(shù)+人品。我們的絕技就是一樣的:無法復(fù)制。
原來,張老師也是志愿者,還是二個協(xié)會的志愿者。
志愿者,很多。象我們這樣的志愿者,不多。張老師是拿到錢,再上繳。我是想換到錢,自立,直至我們團隊中的所有人。
張老師說的極是:教育是門學(xué)問,非常人所能為;
教育更是鏡子:找出人的靈魂。
教育還是修煉:放大格局。勇于丟棄。當(dāng)人沒有經(jīng)驗的時候,是向上走的時候。
張老師幾年心得筆記,堆放家中,這是筆財富。我建議,拿出來曬曬。張老師說,吃虧過。自己的投稿被人換名刊登在《人民日報》上;自己的競標(biāo)被人加二筆成為LOGO……
常常,人們從失敗中得到教訓(xùn),止步不前——失敗成為慘痛的回憶。如果,我們反思,多寫點,讓自己的風(fēng)格被人熟悉,剽竊就是復(fù)制了。如果,我們反思,明白知識就是分解、整合,那么我們就擁有人類精神財富了。失敗,永遠(yuǎn)不會成為成功的母親。惟有失敗后的反思,才有可能成為成功的基石。
相鄰博客
- 真正的競爭(黃慧賢) [2008-02-24 23:01:00]
- 讓滴水匯聚(黃慧賢) [2008-02-25 17:25:00]
- 咨詢115:孩子叛逆成因(黃慧賢) [2008-02-26 21:19:00]
- 咨詢指導(dǎo)心得(黃慧賢) [2008-02-27 16:3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