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群QQ中無意中看到一位家長在咨詢高中生孩子網(wǎng)癮問題。因為這個家長做法比較與眾不同,比較執(zhí)意和坦率,將自己與孩子網(wǎng)聊資料一股腦的拋出。
看著看著,發(fā)現(xiàn)問題的癥結在什么地方了。
于是,確認家長全部“曬”完了,就開始不斷確認,不斷佐證,不斷修正……
每個問題的孩子背后,一定會有一個問題家庭。
果然,這是個太重的家庭。是緣分、是命運讓一雙兒女來到這個歡樂的家庭。但是,女兒2歲的一場重病,讓家庭蒙上陰影。自此,兒子承擔起父母過高的期望。而自從父親身體有恙以后,家庭是明松暗緊,特別是作為頂梁柱的母親,更是歡笑背后的焦慮不堪,夜夜難眠,神經(jīng)衰弱。
其實,軟環(huán)境中,父母關系對于孩子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潛環(huán)境中,父母情緒對于成長心理健康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孩子是全身心來感受父母的愛、家庭的溫暖的,父母演技再高明,只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不重要,或者得不到應有的信任和尊重,特別是對于一個高中男生而言。事實上,家長和孩子一段真情告白,孩子情不自禁感動流淚,覺得母親的不易。如果,這個時候,母親能夠趁熱打鐵,讓孩子做自己的后盾,或者聯(lián)合體的話,相信孩子一定會因賦予責任而變得堅強和增強意志力。可惜,母親依然因為愛,而繼續(xù)嘮叨……
常常,家長因思與行割裂,所要和給予有異,致使結果大相徑庭。
嚴而有度,寬容而有原則;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孩子,先做好自己;比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