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則咨訊中二個故事:
1、“如果我有一顆炸彈,我就會炸平我的學(xué)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就會殺死我的媽媽。”這是??谝幻?span lang="EN-US">9歲小學(xué)生的造句。
結(jié)果一名長期從事青少年教育的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程達蓮老師看了,表示“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震驚!”
2、12歲兒子因不屑常年忙于生意父親買的旅游鞋,被父親暴打一頓后,反目為仇。巴不得整天不見父親的面。
對此,父母一籌莫展,傷心不已。
結(jié)果,引來了專家的“仇親期”論點。
(摘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
u/6451/archives/2009/200953110020.html)
其實,我們稍有點家庭教育知識的話,就會知道孩子認知發(fā)展和人格形成是階段性發(fā)展和成長的。
9歲孩子,常常會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他們多的是沖動、直率和大膽,常常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特別多的是從眾心理。這個時期的孩子,學(xué)習(xí)力、模仿力和競爭力都是非常強的,能力增進和提升也是最快的階段。
12歲孩子,獨立人格確立階段,親情定型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家長最應(yīng)該給予的是尊重、關(guān)心、理解和陪伴,最不能用的是否定、負向指引和懲罰,不然,親子關(guān)系迅速惡化。
至于愛和仇,則是環(huán)境和教育的結(jié)果,并非與生俱來的情感。9歲孩子之所以會有“炸”和“殺”的用詞,我們的社會媒體有一定的影響作用。這也就是我一直多用正向、陽光教育的根本原因。對于我們成熟的人而言,正面教育有助于我們凈化靈魂,反面教育有利于我們減少失敗,正反教育告訴了我們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但是,對于世界觀、人生價值觀形成期的孩子,積極、正向、樂觀和向上的正面教育更有效。這符合自然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原理和人生因果論斷。
所以,為了家長更好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輕易的被所謂的“專家”牽著繞圈,建議家長去閱讀和學(xué)習(xí)一本家庭教育經(jīng)典之作:李躍兒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span>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9989.html
相鄰博客
- 教育有感(黃慧賢) [2009-06-03 22:46:00]
- 下冰雹(黃慧賢) [2009-06-05 16:40:00]
- 變消極退讓為積極面對(黃慧賢) [2009-06-07 21:57:00]
- 想還債,很難(黃慧賢) [2009-09-03 19:3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