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長會目的:不但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文化素質,而且能以多方面了解各種素質、
二、家長會形式:學生主持、學生匯報、學生表演。
三、家長會步驟:
1.班長整體介紹本班同學:德、智、體、美、勞等情況。
2.擅長口頭表達的池生:扮演“故事大王”講故事;“快板演說家”數(shù)來寶、
3.擅長口算的孩子,由家長出題,當場進行速算表演。
4.喜歡做好事的孩子,扮演“紅花姐姐”怎樣用紅花來激勵同學們做好事。
5.講究衛(wèi)生的孩子,扮演“綠葉妹妹”,當場表演,愛衛(wèi)生、講衛(wèi)生、搞衛(wèi)生。
6.熱愛勞動和孩子,扮演“勤大伯”。匯報參加義務勞動的思想、體會,并當場獻藝。
7.喜愛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的孩子扮演“巧大叔”當場制造:游戲玩具、學習用具、勞動工具等。
8.喜歡抵制不良傾向的人,扮演“小辣椒”,發(fā)表“辣椒演說”,當場“辣”一下做錯事的
9.善于團結友愛的同學,扮演“和風姑姑”披著風衣,在教室旋轉,講述同學團結的趣聞。
10.喜歡文學的同學,扮演“童話爺爺”,掛起白胡子,粘上白眉毛,給家長講童話世界。
注:每一種模擬表演,都是圍繞著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思想、勞動、體育等情況來展開。
一、目的:讓家長傾聽孩子的心聲、產(chǎn)生交流、引起共鳴。
二、形式:口頭述說、手中描繪、直接問答。
三、過程:
1.老師整體介紹學生的心態(tài)。
2.調皮的學生,用提意見的方式,反映家長只顧他的學習,不顧他的活動。
3.頑皮的學生,講述自己頑皮挨打的故事。
4.老實的學生,用順口溜講述學習的壓力。
5.外向型的孩子,用對歌的形式,表明對父母:“關、卡、壓”的不滿。
6.內向型的孩子,用圖畫形式,表現(xiàn)對“父母不注意孩子自尊心”的批評。
7.尖子學生,改唱《說句心里話》的歌。
8.后進學生,以講述“過去的故事”形式,反映家長眼睛只盯著文化成績,不看孩子的其他特長。9.一批一批同學,以“小組詩朗誦”、“小合唱”等形式:反映家長們普遍心態(tài)和家教毛病。
10.班長做總結。
11.家長代表發(fā)言。
相鄰博客
- 幫助孩子克服“伙伴危機” [2007-03-15 19:49:00]
- 怎樣看待孩子“上網(wǎng)聊天” [2007-03-15 19:54:00]
- 家長會,我們給孩子找優(yōu)點 [2007-03-15 20:09:00]
- 青年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藝術 [2007-03-15 20:1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