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瘋”多發(fā)生在小學生身上,中學生就很少了。當然,也有個別成年人“人來瘋”。
有的孩子在家里親友來得越多的時候,越犯“人來瘋”。上竄下跳,做各種怪動作,發(fā)各種怪聲音,跟家長撒潑耍賴。往往弄得大人非常惱火,又不便發(fā)作。事后批評他也不管用,下次照樣“人來瘋”。
孩子為什么會犯“人來瘋”?主要是由某種心理需要引起的。有的孩子表現(xiàn)欲過強,總想引起別人注意;有的孩子缺少玩伴,生活單調,用“人來瘋”發(fā)泄精力;有的孩子用“人來瘋”達到滿足情感或物質需要的目的……
前述那個男孩在商店里鬧“人來瘋”,實際是吸引媽媽的注意。當媽媽與熟人分開,他回到媽媽身邊,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媽媽是屬于我的,不能與別人親熱”。這就是戀母情感使他“人來瘋”。
矯正孩子的“人來瘋”,要先研究原因,對癥下藥??梢圆扇∫韵路椒ǎ?br />
轉移關注點,讓“人來瘋”失靈。
孩子用“人來瘋”來引人關注,我偏偏不理你,關注別的事情。比如,在家里很多人坐著說話,孩子鬧“人來瘋”,大家照樣談原來的話題,神情專注,看也不看孩子的“表演”。鬧一會兒,他覺得沒趣兒,也就偃旗息鼓了?;蛘叽蜷_電視機,大家看電視,議論電視里的內容,他也會消停下來。像前述那位母親,可以拉著熟人到商店門口去親熱交談,不理睬孩子的行為,他自己就會“降溫”。
事先警告,有懲罰或獎勵措施。
家長都知道自己的孩子什么情況下愛鬧“人來瘋”,應該事先警告,防患于未然。比如家里親友聚會之前,跟孩子講清道理,不許“人來瘋”而且要提出懲罰或獎勵的措施:如果犯了“人來瘋”,下次到別的親友家聚會不帶他去,或者取消某項外出游玩的計劃;如果孩子聽家長的警告,果然沒鬧“人來瘋”,答應孩子一項正當?shù)囊?。關鍵是家長說了話要算數(shù),不論該懲罰,還是該獎勵,都要認真兌現(xiàn)。
給孩子創(chuàng)造正當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
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的關注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正當?shù)乇憩F(xiàn)自己,家長和其他人又給以認真關注,并做出肯定性評價,就可以把孩子的表現(xiàn)欲引上正道,而不再搞“人來瘋”了。
這就要求家長分析孩子的特點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可以安排孩子在眾人面前展示他的特長:給大家唱支歌、朗誦一首詩或一個寓言故事、跳個舞或練拳腳,讓大家看他的書法、繪畫或小制作等等。大家充分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也提出希望。這樣,孩子會非常滿足,而且想以后做得更好?!叭藖懑偂弊匀粵]有用武之地了。
讓孩子與小伙伴交往。
孩子精力旺盛,跟小伙伴一起玩耍、逗鬧,能使精力得到正常發(fā)揮,還培養(yǎng)了交往能力。孩子們在一起,人人有表現(xiàn)機會,人人可以“瘋”,自然減少了在不該“發(fā)瘋”的場合“發(fā)瘋”的可能。
有些孩子的“人來瘋”不太嚴重,可能會隨著他的成熟、懂事,自行轉變。最好是早點兒矯正,免得發(fā)展嚴重,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洪恩網(wǎng))
相鄰博客
- 青少年“網(wǎng)癮”知多少? [2007-04-07 09:24:00]
- 親子矛盾正變得激烈 信息時代怎樣做父母 [2007-04-07 10:15:00]
- 杰出青少年62個成功細節(jié)之十三 [2007-06-20 13:13:00]
- 杰出青少年62個成功細節(jié)之十四 [2007-06-20 13:1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