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感現(xiàn)代許多年輕人都經(jīng)不起考驗,他們太愛自己,太會保護自己,往往遇到一些挫折失敗容易放棄,不讓自己的身體或精神受到任何的壓力或考驗;而逃避、放棄、推卸更是他們常用的應(yīng)對方法,可見刻苦耐勞的美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常聽父母敘說過去的生活是如何艱苦,例如母親說小時候因為家境貧窮,兄弟姐妹多,身為姐姐的她從小便得做家務(wù),負責照顧弟妹,甚至在重男輕女的環(huán)境下失去上學的機會。十幾歲的她就得從事艱辛的勞力工作,扛起許多大人才做的事。
因為時代和環(huán)境培訓母親成一位能吃苦、能耐勞,遇到困難從不易放棄的女性;反觀現(xiàn)代的我們,生活安逸舒適,從未像母親小小年紀就得分擔家庭的責任,也未體驗像母親過去常常只有吃稀飯、啃蕃薯的苦日子。
母親說我們比她們命好、幸福,我反而覺得現(xiàn)代的孩子更是命好、才是幸福,因為大部份的他們一出門就有轎車載送,未經(jīng)歷徒步或搭車上學的辛苦;家中有傭人侍候,許多基本生活事務(wù)不必親力親為,從小未遇過無法做成的事,因為一切事都有人代勞,所以他們不知挫折或勞苦是何滋味?
“老師,好熱,開風扇?!背郾г弓h(huán)境不適的小靜說。
“嗚……老師!我不會,你幫我……”每次一遇到困難就放棄的小翔哭著說。
“我不要做了,好辛苦……”常要別人代勞的小衡生氣地說。
經(jīng)??吹缴磉叺暮⒆右慌龅酱煺郾惴艞墸挥龅嚼Ь潮闾颖芑虮г?,心中不免憂心這些孩子將來長大會養(yǎng)成退縮、易放棄、挫折容忍力低的性格;而報章上報道有些年輕人因為失戀、無法達到自己理想成績、受到父母或朋友誤解而自殺的例子更是司空見慣。
我想提高孩子的挫折容忍力,增進他們面對問題、追求解決問題的勇氣已是我們當今必要做的事,欲達此教育目標除了從孩子小時候開始教育外,個人認為可透過以下方法達之。
(一)正確的教育態(tài)度
往往看到一些父母當孩子跌倒、受挫時,便急于扶他或小題大作的疼惜,結(jié)果讓孩子認為跌倒、受傷是不可發(fā)生、是難以接受、是很糟糕的事;甚至有些媽媽因為孩子撞到桌子哭泣,便在孩子面前拍打桌子以安撫其情緒,可知這無意間教育孩子不當?shù)挠^念是:遇到困難就是用攻擊、報復的方法。
所以父母能否正確地處理,是塑立孩子未來能否勇于面對失敗或困難非常關(guān)鍵性的問題,因此當孩子跌倒、受傷或受挫時,不急于伸出援手,讓孩子嘗試自己爬起來或面對,而父母要扮演的角色是一位鼓勵者、一位陪伴者,適時給予孩子口語或非口語的鼓勵,有必要時可以協(xié)助找出解決方法。
(二)建立“失敗”的正確觀念
透過古今中外許多歷史人物或現(xiàn)代成功名人的例子,可以讓孩子知道“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永遠的放棄自我。
透過這些偉人的事跡,也可讓孩子了解失敗背后的意義是不斷地茁壯,不斷地成長,就如我們的偉人愛迪生雖然一次又一次試驗失敗,但因他的不放棄,今日的我們才得以脫離黑暗,這要感謝永不懼失敗的偉人愛迪生。
(三)創(chuàng)造挫折的機會
雖然我們不可能讓孩子承受像過去的苦日子,但是我們可以提供孩子承受挫折的機會,為孩子打下勇于面對困難的預防針,提高他們受挫的免疫能力。
例如學?;蚣议L可讓孩子負起某項事件的責任,從做事的過程,去考驗孩子的處事能力、人際關(guān)系的能力等。同時也讓孩子知道我們要抱持的態(tài)度是著重過程的付出甚于結(jié)果。
(四)建立資源網(wǎng)
從小為孩子建立可提供協(xié)助的資源網(wǎng),讓孩子知道當遇到困難挫折時可以找誰?可以去哪?甚至為孩子心中選出一位可作為孩子學習、楷模和勉勵的人,如近代偉人;平日也可以與孩子收集一些勵志小品或名言,作為激勵孩子的座右銘。
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一生中難免會面臨大大小小不如意的事,如何從失敗中獲取學習,取得成長,更能克服失敗或失望所引起的情緒感受,都是我們要協(xié)助孩子去知道的。
在孩子遇到挫折時,適時地扶他一把,給予鼓勵,才能幫助孩子學會忍受暫時的焦慮與不安,加強對困境和壓力的容忍力,并且有信心和方法去克服困難。
相鄰博客
- 如何控制孩子的物質(zhì)欲望? [2007-08-15 00:41:00]
- 如何正確引導屢出錯誤的孩子 [2007-08-15 00:47:00]
- 如何改變孩子對成人的“兩面派”行為 [2007-08-18 22:30:00]
- 父母到底欠了兒女們什么 [2007-08-18 23:0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