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走多為叛逆心理
“離家出走的孩子多半有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一種明顯的心理狀態(tài),他們對成人心存對抗,其實內(nèi)心也明白父母要求的合理性,但他們卻有意違抗,只在乎和父母對抗時的快感?!奔彝ソ逃龑<以S蔚虹認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叛逆的孩子在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或是任性、無理取鬧時,一走了之,向家長示威和要挾,往往是在生活中看到了大人類似的不負責任的做法。
據(jù)統(tǒng)計,廣州鐵路警方救助的出走孩子中,80%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生。這個階段的孩子,身心都在成長中,心理上還在依賴父母,但行動上卻表現(xiàn)出獨立傾向,時時希望得到尊重,稍不注意就會發(fā)生沖突。
出走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反而增添新的挫折和壓力,甚至帶來災難,然而這又是孩子們所無法預測的。許蔚虹說,孩子渴望得到父母和老師針對性的、適合孩子特點的真愛和理解,但是若他們達不到家長所期望的目標尤其是分數(shù)時,父母的態(tài)度反差又很大,甚至會對孩子打罵,很多孩子為了逃避壓力、責任和懲罰選擇了出走。此外,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人際關系惡劣,也是孩子選擇出走的重要原因。有些家庭雖在學習上對孩子壓力不大,但是父母關系不好,經(jīng)常唇槍舌劍大動干戈,有時還遷怒到孩子身上。有的父母在離異之后,對孩子不負責,要么不管,要么喜怒無常。還有的家長在孩子小時把孩子交給祖父母撫養(yǎng)或由他人代養(yǎng),孩子大了才領回來。孩子的心與父母格格不入,如同陌生人。遭遇這樣家庭情況的孩子,遇到誘因也容易出走。
四條建議留人又留心
萬一孩子離家出走,或者曾經(jīng)發(fā)生過孩子出走的事情,家長應該怎么辦呢?許蔚虹提出四條建議。
首先,要認真研究一下家長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如果人際關系良好,孩子能與父母溝通,他就會及時把壓力說出來。而家長把握了孩子的心態(tài),就能進行疏導,預防孩子出走。如果家庭人際關系不好,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壓力,孩子與家長隔膜,更難了解孩子的情況。這種狀態(tài)下,家長要努力做好自家的“減壓”工作,坦誠地面對現(xiàn)實,與孩子交談,讓孩子把對家長的不滿說出來,勇敢承認自己的缺點錯誤,向孩子表示歉意。有了彼此交心的基礎以后,進一步與孩子溝通,互相談出面臨的問題,再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實際問題,并和孩子共同約定,大家都要積極地改變自己,相互監(jiān)督,彼此促進。
其次,對于已經(jīng)出走過或有出走念頭的孩子,要耐心進行說服教育和分析。出走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有志氣、有責任心的孩子應該勇于面對現(xiàn)實,正視各種矛盾和壓力,與老師溝通,與家長溝通,與同學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孩子,也讓孩子自信,他有能力處理好自己遇到的麻煩。
第三,家長要認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當之處。家庭教育不當,往往是孩子出走的直接導因。很多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是為了孩子好,一貫理直氣壯,建議這樣的家長盡快改變自己的心理,多聽聽專家、老師和孩子的意見,家長教育態(tài)度、方法的改變,會促使孩子態(tài)度的改變,隱患就可以消除。
第四,建議家長多與孩子的老師和同學接觸,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以知道很多關于自己孩子的情況,有些異常表現(xiàn)也會提早得知,及時采取措施。
“世界上從來不缺愛孩子的家長,缺的是不會愛孩子的家長?!痹S蔚虹最后提醒為人父母者,不要滿心是愛,說出來的話卻傷害了孩子,把孩子從自己身邊逼走,而要用愛和科學的方式與孩子交往,既要留住孩子的人,也要留住孩子的心。(胡炳?。?/p>
相鄰博客
- 如何在博客中添加音樂盒 [2009-09-08 12:20:00]
- 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規(guī)劃實施經(jīng)驗交流會在杭州召開 [2009-12-23 08:33:00]
- 不做講臺上的獨自舞者 [2010-01-29 06:41:00]
- 寒假:給孩子請個“生活技能家教” [2010-01-29 08:1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