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談家庭教育
(廈門晚報)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宋慶齡說:“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后,社會成了鍛煉他們的環(huán)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fā)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nbsp;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我們的兒童是未來的父親和母親,他們也將要成為自己孩子的教育者。我們的兒童應當成長為優(yōu)秀的公民,成長為賢良的父親和母親。但是,這沒有概括一切,我們的兒童又是我們晚年的希望。因此,正確的教育是我們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們將來的苦痛、辛酸,是我們對其他的人們和整個國家的罪過。”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日本思想家福澤渝吉:“教育就是授人獨立自尊之道,并開拓躬行實踐之法?!?nbsp;
陶行知:讓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才是英雄漢。
馬卡連柯:“一味抱著慈悲心腸為兒女犧牲一切的父母,可以說是最壞的教育者?!?nbsp;
注重孩子的道德培養(yǎng)
陳嘉庚:“人誰不愛子,惟必以道德愛之,非多遺金方謂之愛。且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貝多芬:“把美德、善行傳給你的孩子們,而不是留下財富,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批評和懲罰要適當
陳鶴琴:“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來得好,但是鼓勵法也不可用得太濫,一濫恐失其效用;刺激法若用得其當,也是很好,不過只可偶一為之而已?!?nbsp;
盧梭:“我們不能為了懲罰孩子而懲罰孩子,應當使他們覺得這些懲罰正是他們不良行為的自然后果。”
斯賓塞:“受罰最重的孩子,長大了很少有成為最好的人的?!?br />
相鄰博客
- 海部俊樹談家庭教育 [2007-03-19 10:03:00]
- 與不同年齡孩子溝通的要點 [2007-03-19 10:42:00]
- 關于青少年過激行為的心理分析 [2007-03-19 10:54:00]
- 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溝通 [2007-03-22 13:2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