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黑客
有的人把人家的網站都弄垮,叫黑客。有的人技術很好,也叫黑客。黑客的意思太多了。如果你認為“黑客”也是好人,那我就是“黑客”。
——蝶雨
“我們發(fā)現了一個黑客,在中國?!?br /> 2003年1月的一個早上,張亞勤來到辦公室,打開電子郵箱,這一行字立即彈出來。
郵件來自微軟公司總部的安全小組。這小組的職責之一是監(jiān)視因特網瀏覽器在全球的運行情況,專門尋找“臭蟲”,然后彌補,同時還要監(jiān)視網絡上面神出鬼沒的“黑客”行蹤。
對于微軟公司來說,網上“黑客”的性質是不同的。有些“黑客”的確對微軟抱著敵意,專門尋找微軟軟件產品中的“臭蟲”,利用軟件本身存在的漏洞,去攻擊那些軟件使用者。這種攻擊帶有極大的破壞性,還讓微軟公司難堪。另外一些“黑客”則純粹屬于“技術狂”,對技術的熱愛導致他們去尋找大公司產品的毛病。他們決不出手攻擊網站,因為他們知道那是違法的,還會給別人帶來損失。但是他們通常把自己的發(fā)現在網絡上公布,還詳細說明,怎樣才能通過他們的“發(fā)現”,抓住軟件上的“臭蟲”大做文章。
根據微軟總部安全小組的判斷,新出現的中國黑客屬于后一種情況。他不是惡意的攻擊者,但他技術高超,眼光獨到。他的矛頭直指“微軟因特網瀏覽器”,還把他發(fā)現的至少4個“臭蟲”公布在網上。
“他的發(fā)現真是讓人難以置信。他比我們迄今為止見過的最棒的黑客還要棒?!卑踩〗M在電子郵件中這樣說,“他知道這些‘臭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猜出程序員在寫程序的時候大概犯了什么錯誤,還告訴別人怎么攻擊。每當他公布一個‘臭蟲’,就會有一大堆惡意攻擊者尾隨而來,攻擊所有那些使用微軟產品的人?!?br />
微軟的安全人員防不勝防,因為這個“中國黑客”差不多每個月都能在“瀏覽器”上抓到一個“臭蟲”,而且他也不像別的黑客那樣隱名埋姓。他把自己的來路全部公布在網絡上。
嚴格說來,他的行為并不違法,因為他并沒有利用微軟的“臭蟲”去攻擊他人,也沒有給他人造成損害。但這樣的“黑客”讓微軟感到頭疼,微軟安全小組的工程師們非常希望找到他,于是向張亞勤尋求幫助。
“可以肯定他是一個中國的學生,”他們告訴張亞勤,“在湘潭大學讀書,名叫劉蝶雨?!?br />
中國,湖南,湘潭大學。
蝶雨坐在他的擁擠不堪的房間里,盯著電腦屏幕,目不轉睛,已經好幾個小時一動不動。那上面是微軟公司最得意的產品之一“因特網瀏覽器”。他知道他想找的東西就在那里面,他已經清晰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可它為什么還不出來呢?
“這個系統的安全措施是不準使用字符‘a’,”他自言自語地重復:“不準使用‘a’。”
一個念頭在他腦子電閃雷鳴般地滑過去:“微軟的檢查人員一定會檢測‘a’,那么我就使用‘A’好了?!?br />
他一邊想,一邊用手指敲擊鍵盤。就在那一瞬間,“因特網瀏覽器”出了麻煩。
他裂開一嘴大板牙,嘿嘿笑了:“我破壞了它的規(guī)則?是不是?”
他找到了想要找的東西,原來那就是一個大寫字母“A”。這已經是他在“因特網瀏覽器”上找到的第五個“臭蟲”了。像往常一樣,他把它公布在因特網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
他站起身來,不禁有些得意:微軟公司那樣的龐然大物,好幾千人做出一個“瀏覽器”,你不能不說它是全世界最棒的軟件,有多少人把它恨得咬牙切齒,又奈何它不得,可是我有辦法找到它的毛病。
他身邊有不少恨微軟的人,看了他做的事情,不免大快人心。開心完了,又在猜測微軟那邊的動向?!罢嫫婀郑庇袀€同學對他說,“微軟還沒有對你采取行動???”
“采取行動?”他將信將疑。一種不安全感也越來越濃地聚集胸中,又想到“這座城市里面經常發(fā)生刑事案件”,不禁緊張起來。
“我經常做夢,”他對朋友說,“夢見微軟來了,像一個魔鬼,來抓我。我縮在墻角……然后就驚醒了?!?br />
朋友大笑道:“聽說補上一個‘臭蟲’要花10萬美元,他們會不會要你賠?”
正說著笑著,電話鈴聲響了。他拿起來,就聽那邊有個聲音說:“我是微軟的?!?br />
蝶雨當即目瞪口呆。
電話這邊真是微軟的,叫林斌,是微軟亞洲研究院新技術開發(fā)部的經理。他接到張亞勤轉發(fā)的郵件,按圖索驥,很容易地找到了蝶雨。
可是對面的人不說話,只有喘息聲。
“我們找你,沒有什么特別的?!绷直蟾杏X到對方的緊張,希望緩解氣氛。
對方“啊”了一聲,還是不說話。
林斌似乎想起了什么,趕忙自我介紹。說自己在北京,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負責一個工程師小組。
“啊。啊?!?br />
“我只是微軟的一個技術人員。”
“啊,啊?!?br />
“我們的院長是張亞勤。他是世界一流的計算機科學家。”
“啊。啊?!?br />
“我曾經參加了視窗2000的制作。”
“那很酷?!睂Ψ浇K于說話了。
“我們對你的工作非常感興趣。”
“啊。”蝶雨又不說話了。
“我們很想請你到北京來看看。也許你愿意和我們合作。”
“啊……”
“你寒假如果沒有事的話就來吧。坐飛機做火車都行。我們負責你的旅行費。”
“我很愿意?!钡暾f,“也許吧。”
蝶雨放下電話,心里還在咚咚跳。他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年頭騙子太多啦。他們是微軟的嗎?”接著又一個念頭:“就算他們是真的,到底為什么找我呢?該不是要把我關起來吧?”
蝶雨這樣想著,第一次感覺到“黑客帝國”的驚險離奇。
實際上他不喜歡別人叫他“黑客”?!拔覜]見過黑客?!庇幸淮嗡@樣說,“有的人把人家的網站都弄垮,叫黑客。有的人技術很好,也叫黑客。黑客的意思太多了。如果你認為黑客也是好人,那我就是黑客。”
說老實話,他完全是在一種不經意的心理狀態(tài)下走上這條路的,只是帶著幾分好奇,幾分興趣,還有幾分想要證明自己能力的欲望。
他還清晰地記得,事情是從2002年6月30日開始的。那一天,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個外國人寫的,告訴你怎樣發(fā)現一個程序中的錯誤,還舉了不少例子來說明。很多在蝶雨看來非常困難的事情,頓時變得簡單了,就像文章作者說的,“并不需要你有多么高深的知識和多高明的技巧,你只要從特殊的角度去看它?!?br />
“我也一定能做到?!钡赀@樣想。
那個晚上他沒有睡覺。想了一夜,絞盡腦汁。第二天就到微軟的“因特網瀏覽器”上去檢驗自己的想法,一舉成功。他找到了第一個“臭蟲”,那是在2002年7月1日。
對于蝶雨來說,這一天有著特殊意義。這倒不是因為他從此開始了與微軟的糾纏,而是他重新認識了自己:“最主要的問題是,你是不是真的想得到它。你如果真的想得到,就會拼命去做,就能用你的知識去實現你的想法,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br />
“我發(fā)現只要簡單的一步,就突破了某些限制。這里面沒有什么復雜。所有的知識都是一樣的,他們都知道。”他說的“他們”,是指微軟公司那些既聰明又有經驗的程序工程師。他們在美國微軟總部連連感嘆這個中國學生的神奇,因為他總是在一些很奇怪的地方動手??墒堑暾f:“‘a’和‘A’的區(qū)別,誰不知道呢?他們只是沒有想到這里的區(qū)別。”
“我知道那些編程的人只是在完成別人交給的任務,然后讓另外的人去測試。他們最想要什么?想要通過測試?!钡臧咽趾莺莸負]了一下,接著說:“但是一個‘臭蟲’顯現出來,一定有很多弱點,他補了一個,還有很多,他可能就不管了,所以你很容易抓住他的弱點,然后擴大化。那弱點通常就在他的‘補丁’旁邊?!?br />
他的思路屢試不爽,他在微軟的“瀏覽器”上到處找,不停地找到“臭蟲”,但是微軟也在找他。現在,微軟終于找到他了。
林斌放下電話,就去找研究院人力資源部的經理王謹,請她安排蝶雨在寒假期間到微軟亞洲研究院來實習。
于是微軟的電話再次進入湘潭大學。
可是這一回蝶雨連電話也不接。他去找父親。父親聽罷事情經過,大起疑心。他用一種過來人的口吻告訴兒子,一定要核實清楚他們是不是微軟的。
蝶雨核實情況的方法簡單而又實用,他把電話打到北京114查號臺,詢問微軟中國公司的電話號碼,循號打來,接電話的人正是王謹。
“你們是不是微軟的?”他在那邊滿懷疑慮地問。
“是啊。我給你打過電話,你為什么不接?”
蝶雨還是不信:“我不接,因為我不相信你?!?br />
“我把我的電話給你,把我們公司的網頁給你。我把你到北京來的飛機票寄給你,這是不是可以呢?”
“這些都可以是假的。我只認電子郵件?!?br />
王謹覺得自己似乎不能說服蝶雨,只好轉回頭來找林斌:“這個孩子怎么這么有意思?。克麊柲闶遣皇俏④浀??”
林斌的電話再次來到湘潭:“你相信電子郵件,那很好,我們的電子郵件地址有‘微軟’字樣,這不會有假吧?”
春節(jié)過后,蝶雨終于來到希格瑪大廈。
林斌致電微軟總部,說他們要找到的“黑客”現在就在他身邊。
“太棒了?!睂Ψ脚d奮地說,“我們在一起開個會吧。”
蝶雨聞聲大驚:“我要見敵人了!”
“你怎么會想到這個?”林斌很奇怪。
“我是在找他們的麻煩啊。他們不是敵人嗎?我是在和敵人的頭子說話啊。”
林斌說:“我們不是敵人,我們只是想把軟件做得更好。”
“你們想要我做什么?”
林斌對他說:“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如果想繼續(xù)在‘瀏覽器’上找‘臭蟲’。我們總部的產品組可以和你合作。你找到漏洞,他們馬上彌補,打包,然后再給你。你能得到最新的程序,還沒有公布的?!?br />
兩個人正在說著,蝶雨的手機響了。那是他父親從湘潭打來的。
“沒問題,我很安全?!钡陮χ犕舱f,又抬起頭看著林斌:“我覺得你們微軟和外面說的不大一樣。”
蝶雨開始工作了。連續(xù)7天,他在“因特網瀏覽器”上找到7個“臭蟲”,一天一個,而且都是很難找到的。他自己很興奮,微軟總部的人更興奮,驚嘆“這個人怎么這么厲害?!?br />
“他的工作簡直太好了?!绷直笳f。
第八天,林斌給了蝶雨一本書。是專門講怎樣編寫安全代碼的。作者是微軟公司產品部門的一個經理,在書中列舉了程序員常犯的錯誤,極為精致周到,所以這本書成為微軟程序員的必讀書。
林斌說:“讀讀這本書,你能更好地發(fā)現程序員的弱點在哪里?!?br />
蝶雨大喜,拿回去看了第一章,腦子里面馬上有了新主意。他試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直接深入到書作者領導的那個小組中去。
林斌聽了他的想法,覺得不會有結果:“書是他自己寫的,他不會在他領導的小組里犯錯誤?!?br />
但是蝶雨更相信自己的直覺。
接下來的事情,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蝶雨在“瀏覽器”的地址欄里發(fā)起了他的“戰(zhàn)役”。就規(guī)模來說,這的確是一次“戰(zhàn)役”,而非小打小鬧。當他使用一種方式來表達一個字母的時候,“瀏覽器”沒有任何問題。他繼續(xù)擴張到第二種方式,仍然沒有問題。這都是意料中的,他并不在意,一口氣做下去,不斷擴張出新的表達方式,字符串也迅速延伸,一直延伸到第81次,系統的毛病顯示出來,他笑了,再接再厲,擴張出至少兩百種變化,字符串形成前所未有的長度。結果發(fā)現,從第81種變化開始,一直到第100種,系統都會出現問題,最后他莫名其妙地進入一個銀行的網頁。
“真是太絕了?!绷直笳f,“別人的測試,只變化十幾次、二十次,已經不得了。實際上他的變化是從0到200多次。就是在中間一個短暫的階段,他發(fā)現了問題。問題報告總部,那邊的人佩服得一塌糊涂。”
“這種測試,我們根本想象不到。”微軟總部的安全小組回電說。
平心來論,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出現了蝶雨這樣的人,是一個偶然。他是湘潭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的二年級學生,才20歲,是父母唯一的孩子。
從外表上看,此人沒有一點神奇精靈的味道,實際上他更像是一個脾氣古怪,有些神經質的人,眼睛大而有神,目光時而發(fā)散,時而集中,門牙突出,長頭發(fā),臉盤輪廓分明,喉結格外明顯。
父親是做電腦的,軟件硬件都做。他從小學五年級就喜歡玩電腦。他讀的中學不是重點中學。“我數學稍微好一些,但是語文很差,高考的時候語文根本不及格?!彼@樣回憶自己的學習經歷。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他的成績好起來,是班里第一或者第二,但是他一點也興奮不起來。
我從小學到大學,都和別的同學不一樣。別人都是習以為常,可是我總是覺得很累。這是為什么???看到別人都學英語,我就受不了,因為我覺得那種學英語的辦法根本沒有用,就很痛苦,不想學。我的同學們也覺得這種學法沒有用,但是他們很樂意去學,可是我就受不了。其他事情也是這樣,同學們畢業(yè)就想考研究生,那不是又一次高考嗎?你說難受不難受?要不就是去找工作,可是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又那么難。所以每天都是惶惶不可終日。有一個同學,明年就要畢業(yè)了,我從他身上想到了我,就很恐怖。
他是那種對任何事情都抱懷疑態(tài)度的人,甚至不免偏激。從很多方面來說,他并不是我們所期待的那種“E學生”。這可以從他和一個記者的對話中看出來:
“我不怎么相信老師,也不相信父母。”
“為什么?”
“他們總是說謊?!?br />
“說謊?”
“是的,高考就是這樣的。我最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件事情上面了,他們總是告訴我,高考有多么重要。他們可能是說謊說慣了。整天就是考試、考試。我聽了他們的話,考了,可現在那些東西全都忘記了,有什么用處?”
“你的意思是,你后悔參加高考?”
“我認為那段時間過得很不值?!?br />
“要是再給你一次選擇,你會怎么做?”
“我不會去考這個東西。因為你浪費的始終都是你自己的力量,是不是?”
“你會干什么去呢?”
“也許我會去學英語,去學電腦。然后去跑步。我想把高考那段時間變成我自己的力量留在我的身上,而不是變成一張紙?!?br />
“力量和大學錄取通知書真的那么對立嗎?”
“是不大一樣?!?br />
“有很多人不上大學,也很成功。但是就概率來說,可能受教育水平比較低的人,成功的概率也要低一些。比如,100個不上大學的人中,可能有一個人成功了,但100個上了大學的人,可能有10個人比較成功?!?br />
“你這樣說,也有道理??晌疫€是覺得,高考那段時間過得很不值。”
——蝶雨
“我們發(fā)現了一個黑客,在中國?!?br /> 2003年1月的一個早上,張亞勤來到辦公室,打開電子郵箱,這一行字立即彈出來。
郵件來自微軟公司總部的安全小組。這小組的職責之一是監(jiān)視因特網瀏覽器在全球的運行情況,專門尋找“臭蟲”,然后彌補,同時還要監(jiān)視網絡上面神出鬼沒的“黑客”行蹤。
對于微軟公司來說,網上“黑客”的性質是不同的。有些“黑客”的確對微軟抱著敵意,專門尋找微軟軟件產品中的“臭蟲”,利用軟件本身存在的漏洞,去攻擊那些軟件使用者。這種攻擊帶有極大的破壞性,還讓微軟公司難堪。另外一些“黑客”則純粹屬于“技術狂”,對技術的熱愛導致他們去尋找大公司產品的毛病。他們決不出手攻擊網站,因為他們知道那是違法的,還會給別人帶來損失。但是他們通常把自己的發(fā)現在網絡上公布,還詳細說明,怎樣才能通過他們的“發(fā)現”,抓住軟件上的“臭蟲”大做文章。
根據微軟總部安全小組的判斷,新出現的中國黑客屬于后一種情況。他不是惡意的攻擊者,但他技術高超,眼光獨到。他的矛頭直指“微軟因特網瀏覽器”,還把他發(fā)現的至少4個“臭蟲”公布在網上。
“他的發(fā)現真是讓人難以置信。他比我們迄今為止見過的最棒的黑客還要棒?!卑踩〗M在電子郵件中這樣說,“他知道這些‘臭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猜出程序員在寫程序的時候大概犯了什么錯誤,還告訴別人怎么攻擊。每當他公布一個‘臭蟲’,就會有一大堆惡意攻擊者尾隨而來,攻擊所有那些使用微軟產品的人?!?br />
微軟的安全人員防不勝防,因為這個“中國黑客”差不多每個月都能在“瀏覽器”上抓到一個“臭蟲”,而且他也不像別的黑客那樣隱名埋姓。他把自己的來路全部公布在網絡上。
嚴格說來,他的行為并不違法,因為他并沒有利用微軟的“臭蟲”去攻擊他人,也沒有給他人造成損害。但這樣的“黑客”讓微軟感到頭疼,微軟安全小組的工程師們非常希望找到他,于是向張亞勤尋求幫助。
“可以肯定他是一個中國的學生,”他們告訴張亞勤,“在湘潭大學讀書,名叫劉蝶雨?!?br />
中國,湖南,湘潭大學。
蝶雨坐在他的擁擠不堪的房間里,盯著電腦屏幕,目不轉睛,已經好幾個小時一動不動。那上面是微軟公司最得意的產品之一“因特網瀏覽器”。他知道他想找的東西就在那里面,他已經清晰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可它為什么還不出來呢?
“這個系統的安全措施是不準使用字符‘a’,”他自言自語地重復:“不準使用‘a’。”
一個念頭在他腦子電閃雷鳴般地滑過去:“微軟的檢查人員一定會檢測‘a’,那么我就使用‘A’好了?!?br />
他一邊想,一邊用手指敲擊鍵盤。就在那一瞬間,“因特網瀏覽器”出了麻煩。
他裂開一嘴大板牙,嘿嘿笑了:“我破壞了它的規(guī)則?是不是?”
他找到了想要找的東西,原來那就是一個大寫字母“A”。這已經是他在“因特網瀏覽器”上找到的第五個“臭蟲”了。像往常一樣,他把它公布在因特網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
他站起身來,不禁有些得意:微軟公司那樣的龐然大物,好幾千人做出一個“瀏覽器”,你不能不說它是全世界最棒的軟件,有多少人把它恨得咬牙切齒,又奈何它不得,可是我有辦法找到它的毛病。
他身邊有不少恨微軟的人,看了他做的事情,不免大快人心。開心完了,又在猜測微軟那邊的動向?!罢嫫婀郑庇袀€同學對他說,“微軟還沒有對你采取行動???”
“采取行動?”他將信將疑。一種不安全感也越來越濃地聚集胸中,又想到“這座城市里面經常發(fā)生刑事案件”,不禁緊張起來。
“我經常做夢,”他對朋友說,“夢見微軟來了,像一個魔鬼,來抓我。我縮在墻角……然后就驚醒了?!?br />
朋友大笑道:“聽說補上一個‘臭蟲’要花10萬美元,他們會不會要你賠?”
正說著笑著,電話鈴聲響了。他拿起來,就聽那邊有個聲音說:“我是微軟的?!?br />
蝶雨當即目瞪口呆。
電話這邊真是微軟的,叫林斌,是微軟亞洲研究院新技術開發(fā)部的經理。他接到張亞勤轉發(fā)的郵件,按圖索驥,很容易地找到了蝶雨。
可是對面的人不說話,只有喘息聲。
“我們找你,沒有什么特別的?!绷直蟾杏X到對方的緊張,希望緩解氣氛。
對方“啊”了一聲,還是不說話。
林斌似乎想起了什么,趕忙自我介紹。說自己在北京,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負責一個工程師小組。
“啊。啊?!?br />
“我只是微軟的一個技術人員。”
“啊,啊?!?br />
“我們的院長是張亞勤。他是世界一流的計算機科學家。”
“啊。啊?!?br />
“我曾經參加了視窗2000的制作。”
“那很酷?!睂Ψ浇K于說話了。
“我們對你的工作非常感興趣。”
“啊。”蝶雨又不說話了。
“我們很想請你到北京來看看。也許你愿意和我們合作。”
“啊……”
“你寒假如果沒有事的話就來吧。坐飛機做火車都行。我們負責你的旅行費。”
“我很愿意?!钡暾f,“也許吧。”
蝶雨放下電話,心里還在咚咚跳。他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年頭騙子太多啦。他們是微軟的嗎?”接著又一個念頭:“就算他們是真的,到底為什么找我呢?該不是要把我關起來吧?”
蝶雨這樣想著,第一次感覺到“黑客帝國”的驚險離奇。
實際上他不喜歡別人叫他“黑客”?!拔覜]見過黑客?!庇幸淮嗡@樣說,“有的人把人家的網站都弄垮,叫黑客。有的人技術很好,也叫黑客。黑客的意思太多了。如果你認為黑客也是好人,那我就是黑客。”
說老實話,他完全是在一種不經意的心理狀態(tài)下走上這條路的,只是帶著幾分好奇,幾分興趣,還有幾分想要證明自己能力的欲望。
他還清晰地記得,事情是從2002年6月30日開始的。那一天,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個外國人寫的,告訴你怎樣發(fā)現一個程序中的錯誤,還舉了不少例子來說明。很多在蝶雨看來非常困難的事情,頓時變得簡單了,就像文章作者說的,“并不需要你有多么高深的知識和多高明的技巧,你只要從特殊的角度去看它?!?br />
“我也一定能做到?!钡赀@樣想。
那個晚上他沒有睡覺。想了一夜,絞盡腦汁。第二天就到微軟的“因特網瀏覽器”上去檢驗自己的想法,一舉成功。他找到了第一個“臭蟲”,那是在2002年7月1日。
對于蝶雨來說,這一天有著特殊意義。這倒不是因為他從此開始了與微軟的糾纏,而是他重新認識了自己:“最主要的問題是,你是不是真的想得到它。你如果真的想得到,就會拼命去做,就能用你的知識去實現你的想法,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br />
“我發(fā)現只要簡單的一步,就突破了某些限制。這里面沒有什么復雜。所有的知識都是一樣的,他們都知道。”他說的“他們”,是指微軟公司那些既聰明又有經驗的程序工程師。他們在美國微軟總部連連感嘆這個中國學生的神奇,因為他總是在一些很奇怪的地方動手??墒堑暾f:“‘a’和‘A’的區(qū)別,誰不知道呢?他們只是沒有想到這里的區(qū)別。”
“我知道那些編程的人只是在完成別人交給的任務,然后讓另外的人去測試。他們最想要什么?想要通過測試?!钡臧咽趾莺莸負]了一下,接著說:“但是一個‘臭蟲’顯現出來,一定有很多弱點,他補了一個,還有很多,他可能就不管了,所以你很容易抓住他的弱點,然后擴大化。那弱點通常就在他的‘補丁’旁邊?!?br />
他的思路屢試不爽,他在微軟的“瀏覽器”上到處找,不停地找到“臭蟲”,但是微軟也在找他。現在,微軟終于找到他了。
林斌放下電話,就去找研究院人力資源部的經理王謹,請她安排蝶雨在寒假期間到微軟亞洲研究院來實習。
于是微軟的電話再次進入湘潭大學。
可是這一回蝶雨連電話也不接。他去找父親。父親聽罷事情經過,大起疑心。他用一種過來人的口吻告訴兒子,一定要核實清楚他們是不是微軟的。
蝶雨核實情況的方法簡單而又實用,他把電話打到北京114查號臺,詢問微軟中國公司的電話號碼,循號打來,接電話的人正是王謹。
“你們是不是微軟的?”他在那邊滿懷疑慮地問。
“是啊。我給你打過電話,你為什么不接?”
蝶雨還是不信:“我不接,因為我不相信你?!?br />
“我把我的電話給你,把我們公司的網頁給你。我把你到北京來的飛機票寄給你,這是不是可以呢?”
“這些都可以是假的。我只認電子郵件?!?br />
王謹覺得自己似乎不能說服蝶雨,只好轉回頭來找林斌:“這個孩子怎么這么有意思?。克麊柲闶遣皇俏④浀??”
林斌的電話再次來到湘潭:“你相信電子郵件,那很好,我們的電子郵件地址有‘微軟’字樣,這不會有假吧?”
春節(jié)過后,蝶雨終于來到希格瑪大廈。
林斌致電微軟總部,說他們要找到的“黑客”現在就在他身邊。
“太棒了?!睂Ψ脚d奮地說,“我們在一起開個會吧。”
蝶雨聞聲大驚:“我要見敵人了!”
“你怎么會想到這個?”林斌很奇怪。
“我是在找他們的麻煩啊。他們不是敵人嗎?我是在和敵人的頭子說話啊。”
林斌說:“我們不是敵人,我們只是想把軟件做得更好。”
“你們想要我做什么?”
林斌對他說:“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如果想繼續(xù)在‘瀏覽器’上找‘臭蟲’。我們總部的產品組可以和你合作。你找到漏洞,他們馬上彌補,打包,然后再給你。你能得到最新的程序,還沒有公布的?!?br />
兩個人正在說著,蝶雨的手機響了。那是他父親從湘潭打來的。
“沒問題,我很安全?!钡陮χ犕舱f,又抬起頭看著林斌:“我覺得你們微軟和外面說的不大一樣。”
蝶雨開始工作了。連續(xù)7天,他在“因特網瀏覽器”上找到7個“臭蟲”,一天一個,而且都是很難找到的。他自己很興奮,微軟總部的人更興奮,驚嘆“這個人怎么這么厲害?!?br />
“他的工作簡直太好了?!绷直笳f。
第八天,林斌給了蝶雨一本書。是專門講怎樣編寫安全代碼的。作者是微軟公司產品部門的一個經理,在書中列舉了程序員常犯的錯誤,極為精致周到,所以這本書成為微軟程序員的必讀書。
林斌說:“讀讀這本書,你能更好地發(fā)現程序員的弱點在哪里?!?br />
蝶雨大喜,拿回去看了第一章,腦子里面馬上有了新主意。他試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直接深入到書作者領導的那個小組中去。
林斌聽了他的想法,覺得不會有結果:“書是他自己寫的,他不會在他領導的小組里犯錯誤?!?br />
但是蝶雨更相信自己的直覺。
接下來的事情,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蝶雨在“瀏覽器”的地址欄里發(fā)起了他的“戰(zhàn)役”。就規(guī)模來說,這的確是一次“戰(zhàn)役”,而非小打小鬧。當他使用一種方式來表達一個字母的時候,“瀏覽器”沒有任何問題。他繼續(xù)擴張到第二種方式,仍然沒有問題。這都是意料中的,他并不在意,一口氣做下去,不斷擴張出新的表達方式,字符串也迅速延伸,一直延伸到第81次,系統的毛病顯示出來,他笑了,再接再厲,擴張出至少兩百種變化,字符串形成前所未有的長度。結果發(fā)現,從第81種變化開始,一直到第100種,系統都會出現問題,最后他莫名其妙地進入一個銀行的網頁。
“真是太絕了?!绷直笳f,“別人的測試,只變化十幾次、二十次,已經不得了。實際上他的變化是從0到200多次。就是在中間一個短暫的階段,他發(fā)現了問題。問題報告總部,那邊的人佩服得一塌糊涂。”
“這種測試,我們根本想象不到。”微軟總部的安全小組回電說。
平心來論,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出現了蝶雨這樣的人,是一個偶然。他是湘潭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的二年級學生,才20歲,是父母唯一的孩子。
從外表上看,此人沒有一點神奇精靈的味道,實際上他更像是一個脾氣古怪,有些神經質的人,眼睛大而有神,目光時而發(fā)散,時而集中,門牙突出,長頭發(fā),臉盤輪廓分明,喉結格外明顯。
父親是做電腦的,軟件硬件都做。他從小學五年級就喜歡玩電腦。他讀的中學不是重點中學。“我數學稍微好一些,但是語文很差,高考的時候語文根本不及格?!彼@樣回憶自己的學習經歷。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他的成績好起來,是班里第一或者第二,但是他一點也興奮不起來。
我從小學到大學,都和別的同學不一樣。別人都是習以為常,可是我總是覺得很累。這是為什么???看到別人都學英語,我就受不了,因為我覺得那種學英語的辦法根本沒有用,就很痛苦,不想學。我的同學們也覺得這種學法沒有用,但是他們很樂意去學,可是我就受不了。其他事情也是這樣,同學們畢業(yè)就想考研究生,那不是又一次高考嗎?你說難受不難受?要不就是去找工作,可是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又那么難。所以每天都是惶惶不可終日。有一個同學,明年就要畢業(yè)了,我從他身上想到了我,就很恐怖。
他是那種對任何事情都抱懷疑態(tài)度的人,甚至不免偏激。從很多方面來說,他并不是我們所期待的那種“E學生”。這可以從他和一個記者的對話中看出來:
“我不怎么相信老師,也不相信父母。”
“為什么?”
“他們總是說謊?!?br />
“說謊?”
“是的,高考就是這樣的。我最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件事情上面了,他們總是告訴我,高考有多么重要。他們可能是說謊說慣了。整天就是考試、考試。我聽了他們的話,考了,可現在那些東西全都忘記了,有什么用處?”
“你的意思是,你后悔參加高考?”
“我認為那段時間過得很不值?!?br />
“要是再給你一次選擇,你會怎么做?”
“我不會去考這個東西。因為你浪費的始終都是你自己的力量,是不是?”
“你會干什么去呢?”
“也許我會去學英語,去學電腦。然后去跑步。我想把高考那段時間變成我自己的力量留在我的身上,而不是變成一張紙?!?br />
“力量和大學錄取通知書真的那么對立嗎?”
“是不大一樣?!?br />
“有很多人不上大學,也很成功。但是就概率來說,可能受教育水平比較低的人,成功的概率也要低一些。比如,100個不上大學的人中,可能有一個人成功了,但100個上了大學的人,可能有10個人比較成功?!?br />
“你這樣說,也有道理??晌疫€是覺得,高考那段時間過得很不值。”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轉載(三五)--馬維英 [2007-03-22 14:43:00]
-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轉載(三六)--張宏江4 [2007-03-22 14:53:00]
-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轉載(四二) [2007-03-27 10:09:00]
-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轉載(五二) [2007-03-27 11:0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