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腦沖破牢籠
“海比山大,天比海大,比天空還要大的東西是什么?”
讀過本章內容的人一定知道答案:“是你的大腦?!?br />
讓我們來聽聽微軟亞洲研究院里的那些人是怎么談論大腦的。
張亞勤:習題做得越多,頭腦越是被禁錮
我覺得題是要做一點,但是絕對不要做多。題做多了,思維就被禁錮住了。只用一點點習題把你的概念清晰化,然后就不要再做了。學習應該是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而不是相反。理解最根本的定義,就是把它簡單化。它本來是3個要點,可是你做了很多題,做題的時候又分分分,分出不知道多少點來。這是讓大腦變得更復雜的過程,到最后,把自己弄糊涂了。我發(fā)現很多學生都忽略了最簡單的東西。其實我們該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好,再干別的。
張宏江:95分和85分都是A
中國的孩子也許只用50%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現在這些課程,達到現在這種水平,另外50%的時間實際上被浪費了。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都要求他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他必須掌握所有的細節(jié),比如他用50%的時間就能掌握95%的細節(jié),卻要用另外50%的時間去學習最后那5%的細節(jié)。這個“最后的5%”對99%的人來說一輩子都用不上,要論“投入產出比”的話,這個“5%”最不合算。但是他在考試中決定勝負的就是這個“5%”,成敗常常就在一分之差,甚至在0.1分上分高下。有多少孩子考大學差了一分就落榜!所以孩子們不得不花很多時間,只是為了提高一分兩分。而在美國的學校里,95分和85分都是A,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水平。美國的孩子用不著拼盡全力去掙那幾分,所以就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別的事情。
高劍峰:要有一些不符合邏輯的觀念
在大學里聽了無數的課,只有一次課的印象最深。那一次是設計課,老師對我們說:“把你的思路全都打開?!彼膭钗覀冇酶鞣N方法去完成設計,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是不準抄襲現成的東西。我在中學的時候,從來沒有聽老師說過這些,所以覺得既新鮮又有意思。我和同學們當時正在傳閱一本書,里面有個故事正好是老師這個思想的佐證。那故事是以一個問題開始的:請你測量一座房子有多高。這本來是一個物理實驗,給一個學生一塊石頭和一個秒表,你可以利用自由落體的原理測量出房子高度。所有的學生都知道這樣做,但是只有一個學生另辟蹊徑,他去找大樓的管理員詢問樓房的高度?!斑@也是一個方法,做事情就要有這種觀念,”老師說,“不僅是符合邏輯的觀念,而且還要有一些不符合邏輯的觀念。”
王堅:想象天上的事情
那天沈向洋對我講,現在推導公式都把學生給推笨了。很多東西都想不出來了。我也有這種感覺,比如天上的事情就想不出來。怎么把天上的事變成地上的事,那就更想不出來了。一個人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教育是有關系的。僅僅讓學生知道“對與錯”,那不是好的教育,至少不是富有想象力的教育,還應當讓學生學會在一種“不分是非”的狀態(tài)下想事情。如果你的想法肯定是對的,沒有人反對,但是很平庸,那有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必要想它呢?
劉策:你是知識的主人,還是知識的奴隸
沒有什么知識是不應該學的。知識都是有用的。關鍵看你是它的奴隸還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是它的奴隸,那么這些東西就沒有什么用,它總是約束著你,讓你的思維受到限制。如果你是它的主人,你就可以駕御它,利用它,它就有用了。你是主人還是奴隸,其實只差一步:你是不是真的使用它。你使用它,馬上就是它的主人了,如果你僅僅學習它而不使用它,你就是它的奴隸,這個問題從小學到大學都存在的。人人都知道學英語如果只學不用,背單詞就會是一個包袱,如果你要使用它,它成了你和別人交流的工具,你就不會覺得背單詞是個包袱,其實所有的知識都是這樣的。
讀過本章內容的人一定知道答案:“是你的大腦?!?br />
讓我們來聽聽微軟亞洲研究院里的那些人是怎么談論大腦的。
張亞勤:習題做得越多,頭腦越是被禁錮
我覺得題是要做一點,但是絕對不要做多。題做多了,思維就被禁錮住了。只用一點點習題把你的概念清晰化,然后就不要再做了。學習應該是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而不是相反。理解最根本的定義,就是把它簡單化。它本來是3個要點,可是你做了很多題,做題的時候又分分分,分出不知道多少點來。這是讓大腦變得更復雜的過程,到最后,把自己弄糊涂了。我發(fā)現很多學生都忽略了最簡單的東西。其實我們該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好,再干別的。
張宏江:95分和85分都是A
中國的孩子也許只用50%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現在這些課程,達到現在這種水平,另外50%的時間實際上被浪費了。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都要求他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他必須掌握所有的細節(jié),比如他用50%的時間就能掌握95%的細節(jié),卻要用另外50%的時間去學習最后那5%的細節(jié)。這個“最后的5%”對99%的人來說一輩子都用不上,要論“投入產出比”的話,這個“5%”最不合算。但是他在考試中決定勝負的就是這個“5%”,成敗常常就在一分之差,甚至在0.1分上分高下。有多少孩子考大學差了一分就落榜!所以孩子們不得不花很多時間,只是為了提高一分兩分。而在美國的學校里,95分和85分都是A,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水平。美國的孩子用不著拼盡全力去掙那幾分,所以就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別的事情。
高劍峰:要有一些不符合邏輯的觀念
在大學里聽了無數的課,只有一次課的印象最深。那一次是設計課,老師對我們說:“把你的思路全都打開?!彼膭钗覀冇酶鞣N方法去完成設計,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是不準抄襲現成的東西。我在中學的時候,從來沒有聽老師說過這些,所以覺得既新鮮又有意思。我和同學們當時正在傳閱一本書,里面有個故事正好是老師這個思想的佐證。那故事是以一個問題開始的:請你測量一座房子有多高。這本來是一個物理實驗,給一個學生一塊石頭和一個秒表,你可以利用自由落體的原理測量出房子高度。所有的學生都知道這樣做,但是只有一個學生另辟蹊徑,他去找大樓的管理員詢問樓房的高度?!斑@也是一個方法,做事情就要有這種觀念,”老師說,“不僅是符合邏輯的觀念,而且還要有一些不符合邏輯的觀念。”
王堅:想象天上的事情
那天沈向洋對我講,現在推導公式都把學生給推笨了。很多東西都想不出來了。我也有這種感覺,比如天上的事情就想不出來。怎么把天上的事變成地上的事,那就更想不出來了。一個人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教育是有關系的。僅僅讓學生知道“對與錯”,那不是好的教育,至少不是富有想象力的教育,還應當讓學生學會在一種“不分是非”的狀態(tài)下想事情。如果你的想法肯定是對的,沒有人反對,但是很平庸,那有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必要想它呢?
劉策:你是知識的主人,還是知識的奴隸
沒有什么知識是不應該學的。知識都是有用的。關鍵看你是它的奴隸還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是它的奴隸,那么這些東西就沒有什么用,它總是約束著你,讓你的思維受到限制。如果你是它的主人,你就可以駕御它,利用它,它就有用了。你是主人還是奴隸,其實只差一步:你是不是真的使用它。你使用它,馬上就是它的主人了,如果你僅僅學習它而不使用它,你就是它的奴隸,這個問題從小學到大學都存在的。人人都知道學英語如果只學不用,背單詞就會是一個包袱,如果你要使用它,它成了你和別人交流的工具,你就不會覺得背單詞是個包袱,其實所有的知識都是這樣的。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轉載(五七)--悟性 [2007-03-27 11:52:00]
-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轉載(五九) [2007-03-27 11:56:00]
-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轉載(六三)--新發(fā)現 [2007-03-27 13:03:00]
- 成長更重要轉載(六四)--智力的折扣 [2007-03-27 13:1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