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頭
在那之前我一直都很差,卻從來沒有在乎。我心里的變化發(fā)生在父母讓我自己選擇的時候,可以說是鬼使神差。
——吳楓
吳楓個頭兒不高,圓臉,白凈,戴一副白色塑料架的深度眼鏡,身材有點胖,柔和而無棱角,說話平緩,沒有鋒芒,完全是一派書生模樣。他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年輕一代研究員中的佼佼者——“微軟四少”中的第三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全世界的范圍里擁有影響力。在這之前,他讀了22年書,從小學到博士,都是在國內(nèi)的學校里。當人們說到我們國家自己也能培養(yǎng)出來優(yōu)秀人才的時候,常常會提到他。這樣一個人居然說自己是“浪子回頭”,不免讓人驚訝萬分。
這是真的。1984年,吳楓初中畢業(yè)考試的成績單發(fā)下來的那一天,無論父母、老師,還是他自己,都不會想到他的未來之路會是今天這個樣子。那成績單上的數(shù)學是32分,英語是28分。
他出生在江漢平原,漢水河畔。那地方叫岳口,是個風景如畫的小鎮(zhèn),距離最近的縣城天門還有20多公里。
從小學到初中的那些年,恰逢中國改革的第一次浪潮卷起,年輕人都在懷疑老一輩灌輸給他們的價值觀念,任何新鮮東西一露頭,就會在他們當中卷起一陣風,就像傳染病一樣,從大城市向外擴散。吳楓居住的這個小鎮(zhèn)也不再是世外桃源了,街上流行喇叭褲,還流行鄧麗君的細膩婉轉(zhuǎn)的情歌。那年吳楓9歲,被這些東西迷住了,和幾個朋友糾集在一起,每天放學之后游蕩在街上,或者盤踞在河邊,穿一條喇叭褲,拎一臺收錄機,嘴里唱著《路邊的野花不要采》,沒人想到課本、書包、課堂、老師,也沒人想到回家去完成當天的作業(yè)。
爸爸長期在外面工作,媽媽對這兒子無可奈何,不說不行,說輕了不理睬,說重了就跑出去不回來了。奶奶望著孫子總是嘆氣:“唉,這孩子原來有多好啊,每天拿一個長凳,再拿一個小凳,坐在門口寫作業(yè)?,F(xiàn)在……唉……現(xiàn)在,這是怎么啦?”
他就這樣過了6年。初中畢業(yè)那年,爸爸回來了,看著兒子的考試成績:一門不及格,又一門不及格,倒是沒有揍他,只是問他打算怎么辦。
“你自己選擇吧?!卑职謱鹤诱f,“你要是不喜歡讀書,就去接媽媽的班,到供銷社去做個售貨員,將來養(yǎng)家糊口,也挺好;你要是還想讀書,就把初三再讀一年,明年考高中?!?br />
有些人總想與眾不同,有些人只想做個平常人。在父親看來,這都是好事,只要兒子愿意。
可是吳楓直到那時還從沒想過這些事。他本來害怕父親會揍他一頓,現(xiàn)在父親非但沒揍他,還讓他自己選擇,這叫他在內(nèi)心里多了一種責任感,第一次讓自己像個大人一樣地思考問題。
“我要繼續(xù)讀書。”他對父親說。
“想明白了?”父親問。
“我突然想學習了?!彼卮?,“我覺得已經(jīng)玩夠了。我不想在這個小鎮(zhèn)上玩一輩子?!?br />
“好吧,”父親說,“家里雖然錢不多,但只要你選擇讀書,怎么著也會供著你?!?br />
他開始重新讀初三,事實上是在重新學習整個初中的課程。他的心情迫切,等不到開學,暑假里面,他就去找表哥幫助自己補習英語。表哥是個英語老師,看他“浪子回頭”,又驚又喜。當場讓他讀幾個單詞,他竟全都讀不出。表哥倒不泄氣,從頭教他。暑假結(jié)束的時候,他已經(jīng)學會了音標。
從開學那天起,小鎮(zhèn)的街上看不到這孩子了。那些伙伴兒還來找他。他搖頭:“我再也不玩了。”
第二個“初三”是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經(jīng)歷。他在老師和同學眼里,只不過是一個留級學生,但是他不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他真的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玩的時間。周圍的人看著這孩子的變化,驚訝不已,直到多年以后還難以置信,:“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怎么突然之間就完全變了一個人?”
每天晚自習結(jié)束的時候已經(jīng)9點40分,他回到家里,用20分鐘吃點東西,10點鐘又坐下來,學習到12點,然后睡覺。早上6點起床,45分以后準時開始早自習,然后去上課。中午12點鐘回到家。吃完午飯是他一天當中最困倦的時候,但他不能休息,還要趕去上課。從家里走到學校,路上要十幾分鐘,他閉上眼睛走幾步,再睜開眼睛走幾步,感覺這樣也能稍微休息一下。他后來這樣回憶當日的情形:
這都是我自己主動做的,沒人逼我?,F(xiàn)在我也說不清楚,那時候從哪里來了一股勁,有了一種沖動。其實在那之前我一直都很差,也從來沒有在乎,初中畢業(yè)考試的成績那么糟糕,是意料之中的,也沒有給我很大刺激。我心里的變化發(fā)生在父母讓我自己選擇的時候,可以說是鬼使神差,就選擇這條路了。如果他們當時強迫我繼續(xù)讀書,沒準兒我會有逆反心理,反而破罐破摔了。
他在這一年里把初三的課程全部重新學了一遍。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將要達到一個什么標準,沒有想到自己能考一個什么高中,畢竟他的起點太低了,沒有人對他抱以太高期望,連他自己也不會。他學得很累,不過,看到自己的學習成績在一點點地提高,就很開心,心里并不累,也不覺得苦。
最后的考試到來的時候,他再次讓所有人感到意外。他的成績不僅通過了所有考試,而且還異常出色,全班70個學生中有三人考入全縣最好的高中。這個留級學生正是其中之一。
——吳楓
吳楓個頭兒不高,圓臉,白凈,戴一副白色塑料架的深度眼鏡,身材有點胖,柔和而無棱角,說話平緩,沒有鋒芒,完全是一派書生模樣。他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年輕一代研究員中的佼佼者——“微軟四少”中的第三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全世界的范圍里擁有影響力。在這之前,他讀了22年書,從小學到博士,都是在國內(nèi)的學校里。當人們說到我們國家自己也能培養(yǎng)出來優(yōu)秀人才的時候,常常會提到他。這樣一個人居然說自己是“浪子回頭”,不免讓人驚訝萬分。
這是真的。1984年,吳楓初中畢業(yè)考試的成績單發(fā)下來的那一天,無論父母、老師,還是他自己,都不會想到他的未來之路會是今天這個樣子。那成績單上的數(shù)學是32分,英語是28分。
他出生在江漢平原,漢水河畔。那地方叫岳口,是個風景如畫的小鎮(zhèn),距離最近的縣城天門還有20多公里。
從小學到初中的那些年,恰逢中國改革的第一次浪潮卷起,年輕人都在懷疑老一輩灌輸給他們的價值觀念,任何新鮮東西一露頭,就會在他們當中卷起一陣風,就像傳染病一樣,從大城市向外擴散。吳楓居住的這個小鎮(zhèn)也不再是世外桃源了,街上流行喇叭褲,還流行鄧麗君的細膩婉轉(zhuǎn)的情歌。那年吳楓9歲,被這些東西迷住了,和幾個朋友糾集在一起,每天放學之后游蕩在街上,或者盤踞在河邊,穿一條喇叭褲,拎一臺收錄機,嘴里唱著《路邊的野花不要采》,沒人想到課本、書包、課堂、老師,也沒人想到回家去完成當天的作業(yè)。
爸爸長期在外面工作,媽媽對這兒子無可奈何,不說不行,說輕了不理睬,說重了就跑出去不回來了。奶奶望著孫子總是嘆氣:“唉,這孩子原來有多好啊,每天拿一個長凳,再拿一個小凳,坐在門口寫作業(yè)?,F(xiàn)在……唉……現(xiàn)在,這是怎么啦?”
他就這樣過了6年。初中畢業(yè)那年,爸爸回來了,看著兒子的考試成績:一門不及格,又一門不及格,倒是沒有揍他,只是問他打算怎么辦。
“你自己選擇吧?!卑职謱鹤诱f,“你要是不喜歡讀書,就去接媽媽的班,到供銷社去做個售貨員,將來養(yǎng)家糊口,也挺好;你要是還想讀書,就把初三再讀一年,明年考高中?!?br />
有些人總想與眾不同,有些人只想做個平常人。在父親看來,這都是好事,只要兒子愿意。
可是吳楓直到那時還從沒想過這些事。他本來害怕父親會揍他一頓,現(xiàn)在父親非但沒揍他,還讓他自己選擇,這叫他在內(nèi)心里多了一種責任感,第一次讓自己像個大人一樣地思考問題。
“我要繼續(xù)讀書。”他對父親說。
“想明白了?”父親問。
“我突然想學習了?!彼卮?,“我覺得已經(jīng)玩夠了。我不想在這個小鎮(zhèn)上玩一輩子?!?br />
“好吧,”父親說,“家里雖然錢不多,但只要你選擇讀書,怎么著也會供著你?!?br />
他開始重新讀初三,事實上是在重新學習整個初中的課程。他的心情迫切,等不到開學,暑假里面,他就去找表哥幫助自己補習英語。表哥是個英語老師,看他“浪子回頭”,又驚又喜。當場讓他讀幾個單詞,他竟全都讀不出。表哥倒不泄氣,從頭教他。暑假結(jié)束的時候,他已經(jīng)學會了音標。
從開學那天起,小鎮(zhèn)的街上看不到這孩子了。那些伙伴兒還來找他。他搖頭:“我再也不玩了。”
第二個“初三”是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經(jīng)歷。他在老師和同學眼里,只不過是一個留級學生,但是他不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他真的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玩的時間。周圍的人看著這孩子的變化,驚訝不已,直到多年以后還難以置信,:“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怎么突然之間就完全變了一個人?”
每天晚自習結(jié)束的時候已經(jīng)9點40分,他回到家里,用20分鐘吃點東西,10點鐘又坐下來,學習到12點,然后睡覺。早上6點起床,45分以后準時開始早自習,然后去上課。中午12點鐘回到家。吃完午飯是他一天當中最困倦的時候,但他不能休息,還要趕去上課。從家里走到學校,路上要十幾分鐘,他閉上眼睛走幾步,再睜開眼睛走幾步,感覺這樣也能稍微休息一下。他后來這樣回憶當日的情形:
這都是我自己主動做的,沒人逼我?,F(xiàn)在我也說不清楚,那時候從哪里來了一股勁,有了一種沖動。其實在那之前我一直都很差,也從來沒有在乎,初中畢業(yè)考試的成績那么糟糕,是意料之中的,也沒有給我很大刺激。我心里的變化發(fā)生在父母讓我自己選擇的時候,可以說是鬼使神差,就選擇這條路了。如果他們當時強迫我繼續(xù)讀書,沒準兒我會有逆反心理,反而破罐破摔了。
他在這一年里把初三的課程全部重新學了一遍。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將要達到一個什么標準,沒有想到自己能考一個什么高中,畢竟他的起點太低了,沒有人對他抱以太高期望,連他自己也不會。他學得很累,不過,看到自己的學習成績在一點點地提高,就很開心,心里并不累,也不覺得苦。
最后的考試到來的時候,他再次讓所有人感到意外。他的成績不僅通過了所有考試,而且還異常出色,全班70個學生中有三人考入全縣最好的高中。這個留級學生正是其中之一。
“拿到考試分數(shù)之前我特別擔心,吃飯不香,還睡不著?!彼f,“拿到分數(shù)以后,一下就放松了很多,這一年的苦讀沒有白費。就不再想別的,只等著開學去讀高中。”
走進重點中學的第一天,吳楓還在懷疑他是不是在做著一個美麗的夢。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這輩子還能上大學,但所有人都告訴他,進了這所高中,就等于一只腳踩到大學的門檻。
到了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不再懷疑,他的“大學夢”就要成真。
但是1988年春天,一個醫(yī)生的一句話,把他從夢中叫醒了。
對于他和他的家庭來說,這真是可怕的一天。他記得很清楚,那一天距離高考還有4個月,是一個下午的自習課。他給同學解釋一個化學題,講著講著,就覺得眼睛右下角有個黑點,擋住他的視線。他摘下眼鏡去擦,竟擦不掉,這才發(fā)現(xiàn)那黑點是在自己的眼睛上,于是去縣醫(yī)院看醫(yī)生,大夫只看了一眼,當即說:“這是視網(wǎng)膜脫落?!?br />
全家人都被嚇了一跳。父親不相信,帶了他到省城的醫(yī)院去看,結(jié)果竟是一樣的。省城的醫(yī)生還補充一句:“必須做手術(shù)?!?br />
毫無疑問,如果馬上做手術(shù),就會錯過高考;如果不做手術(shù),拖延下去那就有可能更加難治,而且隨時都會引起大面積視網(wǎng)膜脫落。
“那是要失明的?!贬t(yī)生對父親說。
父親帶著兒子,提心吊膽地回家來,一路沉默,不知如何是好。望著兒子,父親第一次注意到這孩子又長高了一頭。他已經(jīng)19歲,長大成人了,最重要的是,他的內(nèi)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兒子的脫胎換骨,父親歷歷在目。學校在縣城里,離家很遠,他要住到學校里。就像“第二個初三”一樣,學習計劃占據(jù)了自己的全部時間,連周末也不回家。父親周末到學校來看他,一手提著干凈衣服,一手提著一罐湯,那是骨頭湯,有時候用海帶熬,有時候用藕熬。母親說:“這種湯有營養(yǎng)?!彼悦啃瞧诙甲尭赣H送。
剛剛進入高中時,他的成績排在后10名,等到高一結(jié)束時,排在前10名了。他得了學校頒發(fā)的進步獎。老師對他說:“你這個成績,可以考上大學了?!?br />
他以為自己會高興,但是就像所有的學生一樣,欲望是無止境的:考大學還沒有把握的時候,希望能考上大學;考大學沒有問題的時候,希望能考重點大學;能考重點大學的時候,又希望能考上名牌大學。他們永遠都有壓力,永遠都不會滿足?,F(xiàn)在,吳楓也是這種心態(tài)了。他屈指一算,只要進入班里前6名,就有希望上清華北大,頓時興奮不已。
希望越大,壓力也就越大。他的壓力來自他的內(nèi)心。他有了兩年苦讀的經(jīng)歷,相信自己能夠堅持。高三這一年,他已經(jīng)是前3名。那些過去讓他敬佩不已的同學,一個個落在他的后面。他覺得面前的難題越來越容易,對自己也越來越自信?!拔业谝淮胃杏X到,態(tài)度是你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有時候比你的聰明才智還要重要一些?!?br />
他相信自己無往不勝??墒乾F(xiàn)在,從省城醫(yī)院回到家里,吳楓覺得自己已經(jīng)絕望。他聽到了醫(yī)生對父親說的話,知道視網(wǎng)膜脫落意味著什么:也許他今生注定不能上大學了?
父親一向主張讓兒子選擇自己的命運,但這一次事情太大了,他要自己替兒子來選擇。
“先參加高考,再做手術(shù)?!备赣H說。
兒子的眼睛里面立刻有了光彩。
父親又說:“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用功。只用耳朵聽課,不要用眼睛看,不要做任何作業(yè),也不參加任何模擬考試?!?br />
兒子服從了。他回到學校里。高考復習已經(jīng)到了最后沖刺的階段,課堂的訓練非常嚴格,每天發(fā)一堆卷子,都是模擬考試,說是臨戰(zhàn)訓練。沒有一個考生敢掉以輕心,可是吳楓無法參加這些訓練。他表面上輕松,但心情沉重,那是他迄今為止的生涯中最難熬的4個月:總是擔心眼睛上那個黑點會擴大,還覺得自己對試題的感覺越來越差,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清華之夢”就這樣落空了。他的成績本來可以去讀武漢大學,但他眼睛不好,擔心人家不收。正在猶豫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老師愿意接受他,還答應(yīng)讓他去讀一個他喜歡的電子系。他就這樣去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也是一所挺好的大學,可他還是覺得經(jīng)歷了“一個很大的挫折”:“畢竟要比清華北大差遠了,甚至還不如武漢大學?!?br />
10年以前他是個滿街浪蕩的油滑少年,現(xiàn)在是個即將走進大學的青年了。不過,最難過的一關(guān)還沒開始??荚嚱Y(jié)束了,他去動手術(shù)。他很慶幸右眼的黑點沒有擴大,手術(shù)也很順利。不過,醫(yī)生告訴他臥床一周,全身不能動,不能翻身,不能說話,不能打噴嚏,吃飯不能用嘴嚼,喝水不能動臉皮,否則就有可能讓視網(wǎng)膜掉下來,讓自己失明。
正是盛夏時節(jié),武漢又有“三大火爐”之稱。病房熱得讓人受不了,這19歲的小伙子咬牙挺著,想著一動就有可能讓眼睛壞了,眼睛一壞,就連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也去不成了,竟真的一動不動,一直堅持了一個星期。等到醫(yī)生允許他翻身下床的時候,他感覺眼睛好了,可是腿已經(jīng)不是自己的,不會邁步走路了,不得不用很長時間恢復行走的功能。
在我們進入這個故事的最富有感情色彩的部分之前,先來聽聽李世鵬的一段話。
沒有什么比“態(tài)度”更重要的了,很多孩子就這樣走過來了。他們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數(shù),但并沒有真正學到東西。他們說,“考試結(jié)束,就把那些東西都還給老師了?!?
走進重點中學的第一天,吳楓還在懷疑他是不是在做著一個美麗的夢。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這輩子還能上大學,但所有人都告訴他,進了這所高中,就等于一只腳踩到大學的門檻。
到了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不再懷疑,他的“大學夢”就要成真。
但是1988年春天,一個醫(yī)生的一句話,把他從夢中叫醒了。
對于他和他的家庭來說,這真是可怕的一天。他記得很清楚,那一天距離高考還有4個月,是一個下午的自習課。他給同學解釋一個化學題,講著講著,就覺得眼睛右下角有個黑點,擋住他的視線。他摘下眼鏡去擦,竟擦不掉,這才發(fā)現(xiàn)那黑點是在自己的眼睛上,于是去縣醫(yī)院看醫(yī)生,大夫只看了一眼,當即說:“這是視網(wǎng)膜脫落?!?br />
全家人都被嚇了一跳。父親不相信,帶了他到省城的醫(yī)院去看,結(jié)果竟是一樣的。省城的醫(yī)生還補充一句:“必須做手術(shù)?!?br />
毫無疑問,如果馬上做手術(shù),就會錯過高考;如果不做手術(shù),拖延下去那就有可能更加難治,而且隨時都會引起大面積視網(wǎng)膜脫落。
“那是要失明的?!贬t(yī)生對父親說。
父親帶著兒子,提心吊膽地回家來,一路沉默,不知如何是好。望著兒子,父親第一次注意到這孩子又長高了一頭。他已經(jīng)19歲,長大成人了,最重要的是,他的內(nèi)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兒子的脫胎換骨,父親歷歷在目。學校在縣城里,離家很遠,他要住到學校里。就像“第二個初三”一樣,學習計劃占據(jù)了自己的全部時間,連周末也不回家。父親周末到學校來看他,一手提著干凈衣服,一手提著一罐湯,那是骨頭湯,有時候用海帶熬,有時候用藕熬。母親說:“這種湯有營養(yǎng)?!彼悦啃瞧诙甲尭赣H送。
剛剛進入高中時,他的成績排在后10名,等到高一結(jié)束時,排在前10名了。他得了學校頒發(fā)的進步獎。老師對他說:“你這個成績,可以考上大學了?!?br />
他以為自己會高興,但是就像所有的學生一樣,欲望是無止境的:考大學還沒有把握的時候,希望能考上大學;考大學沒有問題的時候,希望能考重點大學;能考重點大學的時候,又希望能考上名牌大學。他們永遠都有壓力,永遠都不會滿足?,F(xiàn)在,吳楓也是這種心態(tài)了。他屈指一算,只要進入班里前6名,就有希望上清華北大,頓時興奮不已。
希望越大,壓力也就越大。他的壓力來自他的內(nèi)心。他有了兩年苦讀的經(jīng)歷,相信自己能夠堅持。高三這一年,他已經(jīng)是前3名。那些過去讓他敬佩不已的同學,一個個落在他的后面。他覺得面前的難題越來越容易,對自己也越來越自信?!拔业谝淮胃杏X到,態(tài)度是你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有時候比你的聰明才智還要重要一些?!?br />
他相信自己無往不勝??墒乾F(xiàn)在,從省城醫(yī)院回到家里,吳楓覺得自己已經(jīng)絕望。他聽到了醫(yī)生對父親說的話,知道視網(wǎng)膜脫落意味著什么:也許他今生注定不能上大學了?
父親一向主張讓兒子選擇自己的命運,但這一次事情太大了,他要自己替兒子來選擇。
“先參加高考,再做手術(shù)?!备赣H說。
兒子的眼睛里面立刻有了光彩。
父親又說:“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用功。只用耳朵聽課,不要用眼睛看,不要做任何作業(yè),也不參加任何模擬考試?!?br />
兒子服從了。他回到學校里。高考復習已經(jīng)到了最后沖刺的階段,課堂的訓練非常嚴格,每天發(fā)一堆卷子,都是模擬考試,說是臨戰(zhàn)訓練。沒有一個考生敢掉以輕心,可是吳楓無法參加這些訓練。他表面上輕松,但心情沉重,那是他迄今為止的生涯中最難熬的4個月:總是擔心眼睛上那個黑點會擴大,還覺得自己對試題的感覺越來越差,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清華之夢”就這樣落空了。他的成績本來可以去讀武漢大學,但他眼睛不好,擔心人家不收。正在猶豫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老師愿意接受他,還答應(yīng)讓他去讀一個他喜歡的電子系。他就這樣去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也是一所挺好的大學,可他還是覺得經(jīng)歷了“一個很大的挫折”:“畢竟要比清華北大差遠了,甚至還不如武漢大學?!?br />
10年以前他是個滿街浪蕩的油滑少年,現(xiàn)在是個即將走進大學的青年了。不過,最難過的一關(guān)還沒開始??荚嚱Y(jié)束了,他去動手術(shù)。他很慶幸右眼的黑點沒有擴大,手術(shù)也很順利。不過,醫(yī)生告訴他臥床一周,全身不能動,不能翻身,不能說話,不能打噴嚏,吃飯不能用嘴嚼,喝水不能動臉皮,否則就有可能讓視網(wǎng)膜掉下來,讓自己失明。
正是盛夏時節(jié),武漢又有“三大火爐”之稱。病房熱得讓人受不了,這19歲的小伙子咬牙挺著,想著一動就有可能讓眼睛壞了,眼睛一壞,就連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也去不成了,竟真的一動不動,一直堅持了一個星期。等到醫(yī)生允許他翻身下床的時候,他感覺眼睛好了,可是腿已經(jīng)不是自己的,不會邁步走路了,不得不用很長時間恢復行走的功能。
在我們進入這個故事的最富有感情色彩的部分之前,先來聽聽李世鵬的一段話。
沒有什么比“態(tài)度”更重要的了,很多孩子就這樣走過來了。他們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數(shù),但并沒有真正學到東西。他們說,“考試結(jié)束,就把那些東西都還給老師了?!?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成長更重要轉(zhuǎn)載(六八)--朱文力 [2007-03-27 14:41:00]
-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轉(zhuǎn)載(六九)--李開復 [2007-03-27 14:47:00]
- 成長更重要----前言(全書轉(zhuǎn)載完) [2007-03-27 15:01:00]
- 情緒是什么 [2007-03-30 12: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