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先從家長做起
“十一”去駝梁旅游,旅行社包吃包住。因為費(fèi)用比較低,吃和住的條件都不是很好。本來帶孩子去爬山是鍛煉孩子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精神的,吃農(nóng)家飯,睡農(nóng)家屋也是對孩子艱苦樸素的教育。
和我們住同屋的是母子倆,吃飯的時候,本來十一歲的孩子吃的很好,媽媽拿出一個大雞腿,對孩子說:“吃這個吧,這飯可真難吃”。于是母子倆把盛好的滿滿的兩碗飯和菜推到了桌子的前邊。一連四頓飯,都是這樣,只是他們帶來的吃的有所變化,有雞腿、火腿腸、雞蛋、牛肉、方便面等,帶的其它的零食就別說了,豐富之急。每次看著他們把盛好的飯扔在那,我心里就有說不出的滋味。
我除了礦泉水和幾個水果之外,什么也沒帶,看著農(nóng)家飯在兒子嘴里吃的那樣香甜,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兒子最愛吃肉了,對于人家的雞腿,兒子不免要看上幾眼,但我懂事的兒子從來沒有對我說:“媽媽,你為什么不給我?guī)c(diǎn)好吃的?”看看人家的雞腿,再看看我的兒子,我的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我能為我有一個好兒子而感到驕傲。
這次旅游,我感觸最深的不是景點(diǎn)的秀美,而是吃飯事件所給我的啟示。教育孩子如何理財,如何花錢,如何消費(fèi)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很大的課題。在這樣的家長教育的下,能培養(yǎng)出孩子什么樣的消費(fèi)觀呢?
我從小教育兒子,該花的錢一定要花,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能浪費(fèi),哪一分錢來的也不容易。從小我就教兒子判別什么是該買的,什么東西不該買,什么叫貴,什么叫便宜。所以我兒子從來就不瞎花錢,他的零花錢都是用來買學(xué)習(xí)用具的。兒子從來都是和我們吃一樣的飯,不管是在農(nóng)村還是在城市,也從不剩飯,至少也是剩下我?guī)蛢鹤映粤?。我們家也從來的扔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終身的學(xué)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為孩子做示范。要教育孩子有正確的消費(fèi)和理財觀,家長必須以身示范!
2004年11月23日星期二
相鄰博客
- 讓書與孩子結(jié)緣 [2007-03-02 21:49:00]
- 家長會上的發(fā)言 [2007-03-02 21:55:00]
- 孩子吃飯學(xué)問大 [2007-03-03 16:50:00]
- 我教兒子寫日記 [2007-03-03 16:5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