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剛好是周末,我在陽臺上曬衣服時,陽臺上的門被風刮得關上了。我喊著8歲兒子的名字說:“請幫媽媽開開門好嗎?”兒子答道:“媽媽,我就來?!焙芸鞛槲议_了門。我連忙向兒子說了聲“謝謝”!
當時在我家做客的女友笑著說:“真沒見過你這樣當媽的,對自己的孩子也這么客氣!”好友說這話時,她7歲的女兒正坐在旁邊仰著小臉望著她。
好友的話,讓我想了很多。其實,不僅僅是我的好友,許多父母都以為和別人說話客氣一點,講禮貌是必須的,在自己孩子面前講禮貌似乎是多余的?;诖祟惖乃季S,許多父母對孩子說話習慣使用祈使句、命令句,很少顧及孩子的感受與意見,更吝于在孩子面前說“謝謝”。
表面上看是父母威嚴的標志,但實質(zhì)上是忽略了與孩子的感情溝通,是對孩子人格的不尊重。
我常常告誡自己也告誡孩子的父親,不能因為孩子小就忽略了對他的尊重,更不能因為孩子是自己的親骨肉就省去了應有的感謝和必要的禮貌。因為孩子就是在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長大成人。試想,如果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感覺不到我們對他的感謝,看不到我們對別人的感謝,那他又怎么知道感謝別人,感謝父母呢?讓我們的孩子學會感恩,又從何談起呢?
相鄰博客
- 如何做個有威信的父母 [2007-03-29 19:07:00]
- 培養(yǎng)領袖兒童的秘訣 [2007-03-29 19:08:00]
- 卡爾-威特的教子理論 [2007-03-29 19:13:00]
- 安妮教子 [2007-03-29 19:1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