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做人的第一個楷模,我們的言行常常在孩子的身上得到再現(xiàn)。家庭環(huán)境的好壞,家長素質的高低,對我們孩子的成長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有抽樣統(tǒng)計的結果表明,七成以上的父母并不真正懂得如何教育子女。
孩子生下之后心理狀況如一張白紙,家長的心理素質、教養(yǎng)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方向。有些家長總是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許多問題都是由于家長的病態(tài)心理造成的。如下面列舉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
家長的過分要強、虛榮心過高會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讓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負荷的壓力,最終導致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甚至疾病。有位家長把一個7歲孩子所有的課余時間都安排了各種各樣的訓練課程,鋼琴、繪畫、英語、書法、下棋、作文等等,結果孩子由于過于緊張造成抽動-穢語綜合征。
家長的過分挑剔、完美主義造成孩子許多心理障礙。家長對孩子寫作業(yè)要求甚多,孩子寫一筆要反復描,擦了寫,寫了擦,結果動作拖拉,有時考試都寫不完,嚴重的還會造成強迫行為。
家長的緊張焦慮情緒會傳給孩子。有的孩子從小體弱多病,家長非常擔憂,經(jīng)常煩躁不安、絮絮叨叨,對孩子過分關注,結果孩子變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縮、神經(jīng)質。
家長對孩子總是否定,讓孩子失去自信心。家長總希望孩子要表現(xiàn)得和自己小時候一樣好,甚至更好,稍有一點缺點就大加指責,把打罵當成家常便飯。有個5歲的孩子經(jīng)常發(fā)脾氣,做事沒有耐久性,問他為什么會這樣,他說媽媽總是責罵他什么都做不好,從沒有表揚,所以想發(fā)脾氣。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家長要容忍孩子有缺點,耐心等待孩子成長。
有些母親述說自己的孩子膽子小沒有“出息”。首先要問家長,你是不是膽子?。咳绻阕约浩綍r在公共場合都膽小,那肯定很難教你的孩子膽大。
當前我們的家教中最缺乏的就是“父母比孩子先做到”的那種意識與自我要求。因為父母是孩子精神成長的引路人,要想孩子的精神健壯,我們父母自己的精神必須首先健壯!
有些父母對孩子存在問題,光知道一味指責甚至打罵,而從不查找自己的原因,這很不好。父母往往是孩子形成問題的最大癥結所在,當你看到孩子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想想自己哪里做錯了沒有?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自己的問題解決了,孩子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自己解決不了,可以找教育專家和心理醫(yī)生幫助分析和矯正。面對孩子,家長必須重新做人。可以說素質教育出自高素質父母之手,問題孩子都是問題家長的產(chǎn)物。所以,為了孩子,父母要先進行自我教育,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孩子生下之后心理狀況如一張白紙,家長的心理素質、教養(yǎng)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方向。有些家長總是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許多問題都是由于家長的病態(tài)心理造成的。如下面列舉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
家長的過分要強、虛榮心過高會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讓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負荷的壓力,最終導致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甚至疾病。有位家長把一個7歲孩子所有的課余時間都安排了各種各樣的訓練課程,鋼琴、繪畫、英語、書法、下棋、作文等等,結果孩子由于過于緊張造成抽動-穢語綜合征。
家長的過分挑剔、完美主義造成孩子許多心理障礙。家長對孩子寫作業(yè)要求甚多,孩子寫一筆要反復描,擦了寫,寫了擦,結果動作拖拉,有時考試都寫不完,嚴重的還會造成強迫行為。
家長的緊張焦慮情緒會傳給孩子。有的孩子從小體弱多病,家長非常擔憂,經(jīng)常煩躁不安、絮絮叨叨,對孩子過分關注,結果孩子變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縮、神經(jīng)質。
家長對孩子總是否定,讓孩子失去自信心。家長總希望孩子要表現(xiàn)得和自己小時候一樣好,甚至更好,稍有一點缺點就大加指責,把打罵當成家常便飯。有個5歲的孩子經(jīng)常發(fā)脾氣,做事沒有耐久性,問他為什么會這樣,他說媽媽總是責罵他什么都做不好,從沒有表揚,所以想發(fā)脾氣。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家長要容忍孩子有缺點,耐心等待孩子成長。
有些母親述說自己的孩子膽子小沒有“出息”。首先要問家長,你是不是膽子?。咳绻阕约浩綍r在公共場合都膽小,那肯定很難教你的孩子膽大。
當前我們的家教中最缺乏的就是“父母比孩子先做到”的那種意識與自我要求。因為父母是孩子精神成長的引路人,要想孩子的精神健壯,我們父母自己的精神必須首先健壯!
有些父母對孩子存在問題,光知道一味指責甚至打罵,而從不查找自己的原因,這很不好。父母往往是孩子形成問題的最大癥結所在,當你看到孩子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想想自己哪里做錯了沒有?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自己的問題解決了,孩子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自己解決不了,可以找教育專家和心理醫(yī)生幫助分析和矯正。面對孩子,家長必須重新做人。可以說素質教育出自高素質父母之手,問題孩子都是問題家長的產(chǎn)物。所以,為了孩子,父母要先進行自我教育,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家長要對孩子慎許諾言 [2007-06-20 17:18:00]
- 教在點點滴滴處 [2007-06-20 20:34:00]
- 盧勤--三歲后的孩子愛哭怎么辦? [2007-07-03 19:40:00]
- 怎樣集中注意力六大金律 [2007-07-03 19:4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