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來越醒悟這世界是個殘酷的角斗場。我覺得這輩子自己已經虧了,便指望兒子能有長進,做個硬漢鐵人,于是從小灌輸給他“恨”和“斗”的哲學。兒子今年6歲,我的“教育”初見成效,比如,他不太會哭了,在有人夸他乖時他會受辱似地反駁:“我不乖!”他會跟人以牙還牙了…… 鄰居家的兒子阿包顯然也是接受這種“教育”的產物,不過更“杰出”得多,使我很有點妒嫉。阿包比我兒子大1 歲,繼承了他爸粗壯的體魄和他媽火爆的性子。他是這里的孩子王,真有點兒無法無天、生死不怕的勁頭,打架時即使人被壓在底下了還反問上面的人:“ 敢不敢了!”至于像扯小姑娘辮子,掐小男孩的雀雀,踩死人家的鴨子,淹死人家的兔子等這類惡作劇數也數不清。還敢犯上作亂,跟大人對罵,吐大人口水。叫人又憤恨又嘆氣。我兒子雖然知道跟他針鋒相對,但總恨不如人,幾乎每仗必輸。有兩次被打得頭破血流,一次被推下樓梯,額上還被劃過一刀,留下了永久的紀錄。我唯一欣慰的是,盡管如此,我兒子也沒有哭,只是受傷時狼似地叫過幾聲。 “你兒子會不得好死!”我母親和這里幾乎所有的婆娘在跟阿包他媽罵街時都這樣詛咒過,卻不幸真被言中。 那年初夏,阿包第一個跑到潭里游泳,被淹死了。也許他根本就不會游泳。尸體兩天后才浮上來,情景慘不忍睹。 “哼,這下阿包真的死定了!”我6歲的兒子勝利似地宣言。 我猛然一驚!一下子,我便全盤否定了我對他一貫施行的那種所謂硬漢教育。 薄暮時分,我悄悄把兒子領到阿包被淹死的那口深潭邊。當時水天陰郁,涼風無聲,蘆葦蕭蕭,樹木森然,歸鳥黑影一樣飛過,潭里像有鬼氣。兒子下意識地偎緊我。 “阿包就淹死在這兒。”我對兒子說,“你知道淹死嗎?”“不知道。”“好,閉上嘴 ,捂住鼻子,不準透氣,看能頂多久,我記時。” 兒子照做,很快就憋不住了,放手張嘴,劫后余生似地喘息。 “你獲救了?!蔽艺f,“可阿包沒有,他就這樣憋下去,水還直往他肚里灌。他往下沉 ,他蹬腳,喊救命,沒人聽見。不,他根本就喊不出聲。他不想死,他害怕,他求饒,可是不行……” 兒子大睜著眼望著陰森的水潭。 我把兒子帶到阿包家門口。阿包他媽嗓子早哭啞了,可還在哭。 “她是世界上最傷心的媽媽?!蔽艺f,“沒人喊他媽媽了,她叫不應阿包了,她討厭你們,可她愛阿包,就愛阿包。” 我母親、妻子和許多婆娘在屋里噓唏著,勸慰著那個絕望的阿包的媽媽。 |
||
|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如何指導小學生做作業(yè)? [2007-05-13 09:29:00]
- 兒子上初中 [2007-05-13 09:31:00]
- 別讓“面子”毀了孩子 [2007-05-13 10:26:00]
- 在家庭教育中巧用“需求悖論” [2007-05-13 10:3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