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時間給孩子講故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jì)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其成名作為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1863-1869年創(chuàng)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這是其創(chuàng)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1873-1877年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shù)已達(dá)爐火純青。長篇小說《復(fù)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shù)探索的總結(jié),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xué)不朽名著之一。
俄國文學(xué)家列夫·托爾斯泰對于子女的教育十分關(guān)注,他像對待自己的作品一樣認(rèn)真地對待孩子的成長,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孩子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啊!在寫作之余,他十分熱衷于兒童教育。
在教育家里幾個孩子的時候,像其他父母一樣,他對于他們的學(xué)習(xí)抓得很緊。十分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學(xué)習(xí)興趣,大家都知道,他一生完成好多部長篇巨著,他寫作的時間是非常緊張和寶貴的。但是,他從來沒忘記盡可能多地奉獻(xiàn)給孩子們一些時間。在孩子們的眼中,父親是那么慈愛和藹,有時候吃完飯后,父親坐在壁爐前,一邊抽著煙,一邊給他們講故事,父親不用照著書來讀,他的腦子里好像裝滿了故事,他用低沉的嗓音把他們帶到一個遙遠(yuǎn)神奇的世界,那里的人物總是新鮮又有趣,情節(jié)離奇又吸引人。有時候,父親給他們講許多大自然中的有趣故事;有時候,又給他們講發(fā)生在俄國、他們身邊的窮人們的悲慘故事。不管是哪一種故事,孩子們總是會依偎在父親身邊,個個睜大眼睛凝神聽著,常常聽了還想聽,纏著父親再多講一個。不僅給孩子們講故事,天氣好的時候,托爾斯泰會興致勃勃地帶上孩子們?nèi)ヒ巴?,或者在自家花園里,給他們畫畫,然后教他們畫。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跟著父親,在他們心目中,沒有什么是父親不知道的。他們的小腦瓜中裝滿了問題,總是拉著父親的手問這問那,托爾斯泰呢,盡管時間不多,有時還正在為作品苦思冥想著,但是,他從沒有對孩子們千奇百怪的問題表示不耐煩,總是盡力去給他們解釋、回答。
后來,托爾斯泰不再只是給孩子們講故事。他們大一些的時候,開始認(rèn)字了,父親就引導(dǎo)他們讀書,并不是去讓他們讀什么大部頭,強(qiáng)行地給孩子灌輸什么知識,而是根據(jù)他們的愛好和興趣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書籍。--在這方面,托爾斯泰毫無疑問是十分擅長的。他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很感興趣,就一本又一本地給他們講解,引導(dǎo)他們?nèi)プx。他發(fā)現(xiàn)《環(huán)球旅游80天》這本書沒有插圖,孩子們認(rèn)字不多,看得很吃力,就不太感興趣,但他知道這本書多么有趣,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鵝毛筆親自為這本書描制插圖。雖然他不是十分擅長畫畫,畫得不是那么精致,但是孩子們卻爭著搶著看,看得津津有味。托爾斯泰的時間多么寶貴??!但是,他覺得為孩子們多花一些時間,能夠提高孩子的學(xué)習(xí)興趣,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是值得的!
繁忙的大作家犧牲一些寫作的時間,卻換來孩子記憶豐富的童年,健康快樂的成長。誰說這是一種犧牲呢?孩子的童年不是只需要芭比娃娃和玩具汽車的陪伴,也不是只需要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兒童的成長需要父母的直接參與,這樣不僅能夠使他們的智商得到及早的開發(fā),培養(yǎng)想像力和思維能力,而且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正常地發(fā)展情商。無論你有多少文件要處理,多少業(yè)務(wù)要談判,多少朋友要應(yīng)酬,請不要忘記家里的小寶貝,他(她)也需要你的時間。講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是不需要花費你多少時間和精力的。即使你沒有托爾斯泰那樣的滔滔不絕編故事的才華,也不會畫什么插圖,你的孩子也一樣會用崇敬的眼神看著你,覺得你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爸爸或媽媽!
時間是我的財產(chǎn)
歌德(1749-1832),德國著名詩人,歐洲啟蒙運(yùn)動后期最偉大的作家。曾短時期當(dāng)過律師,但主要志趣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是德國"狂飆突進(jìn)"的中堅,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和長篇小說《威廉·邁斯特》。作品也因而跟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并列為歐洲文學(xué)的四大古典名著。
歌德是非常珍惜時間的一個詩人。他一生勤奮,爭分奪秒地創(chuàng)作和思考,寫了大量詩作與小說。
歌德有個兒子,受父親影響,也十分喜歡詩歌。十幾歲的年紀(jì),總喜歡抄抄寫寫,歌德有時候看著兒子抱著本不知誰的詩集搖頭晃腦地念,很想和兒子"切磋討論"一番,但兒子似乎總是沉浸在自己的那個世界里,很少和父親討論詩歌。有一次,在客廳里,他看到兒子捧著一本紀(jì)念冊陶醉地念著,就走過去問:"有什么好詩?能和爸爸分享嗎?"兒子歪頭想了一下,倒沒有拒絕。歌德一看,原來是兒子不知從哪兒摘抄了別人寫的一段詩:
人生在這里有兩分半鐘的時間,
一分鐘微笑,
一分鐘嘆息,
半分鐘戀愛,
因為在愛的這分鐘中間他死去了。
歌德看完后,眉頭不覺一緊。年輕人啊,為什么會這樣玩世不恭地對待人生呢?整首詩彌漫的是一種頹唐、迷惘的情緒。正想著,兒子得意地問到:"爸爸,怎么樣?說得很有道理吧?而且,您看這用詞,多簡練,多精確?。『迷?!好詩!"歌德聽罷,說道:"給我拿回房間好好琢磨琢磨好嗎?"兒子以為父親深深喜歡上這首詩了呢,大手一揮,爽快地說:"沒問題!"
回到房間后,歌德不禁憂心忡忡,兒子受這種人生觀的影響,長久下去,豈不是要墮落?不行!我也來寫一首詩奉勸兒子!他思索了一會,攤開兒子的紀(jì)念冊,提筆寫道:
一分鐘有六十秒鐘,
一天就超過了一千。
小兒子,要知道這個道理,
人生夠有多少貢獻(xiàn)。
他又來到客廳,把自己的詩拿給兒子看,他跟兒子低聲講解:這兩首詩,是兩種計算時間的標(biāo)準(zhǔn),反映了兩個人對時間的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把一生只當(dāng)作兩分半鐘的人,實際上是游戲人生,只能一輩子碌碌無為,浪費寶貴的時光,等到老去的時候,除了徒然后悔,還能擁有什么呢?而用每一分鐘的時間來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踏踏實實地去學(xué)習(xí)、去思考、去工作,將會擁有豐富的時間,比那些用年月日來計算時間的人,能做出更多有實際意義的事,更何況那些把長長的一生看作只有兩分半鐘的人呢?
歌德通過這首詩表達(dá)了對兒子積極向上的人生的期望。他這樣教育兒子,而且他自己就是這樣一個珍惜時間、勤奮上進(jìn)的人。他在另一首詩里寫道:
我的產(chǎn)業(yè)是多么美,
多么廣,多么寬!
時間是我的財產(chǎn),
我的田地是時間!
他直到將近84歲那年,在臨死前,還伏在桌子上寫作。這位偉大的詩人用自己的詩歌教導(dǎo)兒子,也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對兒子的教導(dǎo)。
像歌德這樣的大詩人,用詩歌教育孩子,真是恰如其分。珍惜時間,這是一個多么古老的話題,古人為我們準(zhǔn)備了很多詩句和諺語,孩子們可能早就聽得厭倦了。當(dāng)你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老話時,他(她)可能馬上就會皺起眉頭捂耳朵。這個時候,為什么不可以換一種貼切又有趣的方式呢?或許你覺得寫首詩太為難了,那么,和孩子玩一種游戲,搜集一些歌曲,畫一幅畫……通過這些新鮮的方式,把珍惜時間的道理寄寓其中,他們應(yīng)該會更樂意接受。時間之寶貴在于它易于流逝,往往年幼的孩子體會不到這種流逝,因為他們經(jīng)歷的時間不多,也無法深刻認(rèn)識時間之寶貴。所以我們要開動腦筋,找些巧妙的方法去告訴他們--珍惜時間。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jì)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其成名作為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1863-1869年創(chuàng)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這是其創(chuàng)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1873-1877年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shù)已達(dá)爐火純青。長篇小說《復(fù)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shù)探索的總結(jié),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xué)不朽名著之一。
俄國文學(xué)家列夫·托爾斯泰對于子女的教育十分關(guān)注,他像對待自己的作品一樣認(rèn)真地對待孩子的成長,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孩子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啊!在寫作之余,他十分熱衷于兒童教育。
在教育家里幾個孩子的時候,像其他父母一樣,他對于他們的學(xué)習(xí)抓得很緊。十分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學(xué)習(xí)興趣,大家都知道,他一生完成好多部長篇巨著,他寫作的時間是非常緊張和寶貴的。但是,他從來沒忘記盡可能多地奉獻(xiàn)給孩子們一些時間。在孩子們的眼中,父親是那么慈愛和藹,有時候吃完飯后,父親坐在壁爐前,一邊抽著煙,一邊給他們講故事,父親不用照著書來讀,他的腦子里好像裝滿了故事,他用低沉的嗓音把他們帶到一個遙遠(yuǎn)神奇的世界,那里的人物總是新鮮又有趣,情節(jié)離奇又吸引人。有時候,父親給他們講許多大自然中的有趣故事;有時候,又給他們講發(fā)生在俄國、他們身邊的窮人們的悲慘故事。不管是哪一種故事,孩子們總是會依偎在父親身邊,個個睜大眼睛凝神聽著,常常聽了還想聽,纏著父親再多講一個。不僅給孩子們講故事,天氣好的時候,托爾斯泰會興致勃勃地帶上孩子們?nèi)ヒ巴?,或者在自家花園里,給他們畫畫,然后教他們畫。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跟著父親,在他們心目中,沒有什么是父親不知道的。他們的小腦瓜中裝滿了問題,總是拉著父親的手問這問那,托爾斯泰呢,盡管時間不多,有時還正在為作品苦思冥想著,但是,他從沒有對孩子們千奇百怪的問題表示不耐煩,總是盡力去給他們解釋、回答。
后來,托爾斯泰不再只是給孩子們講故事。他們大一些的時候,開始認(rèn)字了,父親就引導(dǎo)他們讀書,并不是去讓他們讀什么大部頭,強(qiáng)行地給孩子灌輸什么知識,而是根據(jù)他們的愛好和興趣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書籍。--在這方面,托爾斯泰毫無疑問是十分擅長的。他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很感興趣,就一本又一本地給他們講解,引導(dǎo)他們?nèi)プx。他發(fā)現(xiàn)《環(huán)球旅游80天》這本書沒有插圖,孩子們認(rèn)字不多,看得很吃力,就不太感興趣,但他知道這本書多么有趣,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鵝毛筆親自為這本書描制插圖。雖然他不是十分擅長畫畫,畫得不是那么精致,但是孩子們卻爭著搶著看,看得津津有味。托爾斯泰的時間多么寶貴??!但是,他覺得為孩子們多花一些時間,能夠提高孩子的學(xué)習(xí)興趣,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是值得的!
繁忙的大作家犧牲一些寫作的時間,卻換來孩子記憶豐富的童年,健康快樂的成長。誰說這是一種犧牲呢?孩子的童年不是只需要芭比娃娃和玩具汽車的陪伴,也不是只需要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兒童的成長需要父母的直接參與,這樣不僅能夠使他們的智商得到及早的開發(fā),培養(yǎng)想像力和思維能力,而且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正常地發(fā)展情商。無論你有多少文件要處理,多少業(yè)務(wù)要談判,多少朋友要應(yīng)酬,請不要忘記家里的小寶貝,他(她)也需要你的時間。講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是不需要花費你多少時間和精力的。即使你沒有托爾斯泰那樣的滔滔不絕編故事的才華,也不會畫什么插圖,你的孩子也一樣會用崇敬的眼神看著你,覺得你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爸爸或媽媽!
時間是我的財產(chǎn)
歌德(1749-1832),德國著名詩人,歐洲啟蒙運(yùn)動后期最偉大的作家。曾短時期當(dāng)過律師,但主要志趣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是德國"狂飆突進(jìn)"的中堅,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和長篇小說《威廉·邁斯特》。作品也因而跟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并列為歐洲文學(xué)的四大古典名著。
歌德是非常珍惜時間的一個詩人。他一生勤奮,爭分奪秒地創(chuàng)作和思考,寫了大量詩作與小說。
歌德有個兒子,受父親影響,也十分喜歡詩歌。十幾歲的年紀(jì),總喜歡抄抄寫寫,歌德有時候看著兒子抱著本不知誰的詩集搖頭晃腦地念,很想和兒子"切磋討論"一番,但兒子似乎總是沉浸在自己的那個世界里,很少和父親討論詩歌。有一次,在客廳里,他看到兒子捧著一本紀(jì)念冊陶醉地念著,就走過去問:"有什么好詩?能和爸爸分享嗎?"兒子歪頭想了一下,倒沒有拒絕。歌德一看,原來是兒子不知從哪兒摘抄了別人寫的一段詩:
人生在這里有兩分半鐘的時間,
一分鐘微笑,
一分鐘嘆息,
半分鐘戀愛,
因為在愛的這分鐘中間他死去了。
歌德看完后,眉頭不覺一緊。年輕人啊,為什么會這樣玩世不恭地對待人生呢?整首詩彌漫的是一種頹唐、迷惘的情緒。正想著,兒子得意地問到:"爸爸,怎么樣?說得很有道理吧?而且,您看這用詞,多簡練,多精確?。『迷?!好詩!"歌德聽罷,說道:"給我拿回房間好好琢磨琢磨好嗎?"兒子以為父親深深喜歡上這首詩了呢,大手一揮,爽快地說:"沒問題!"
回到房間后,歌德不禁憂心忡忡,兒子受這種人生觀的影響,長久下去,豈不是要墮落?不行!我也來寫一首詩奉勸兒子!他思索了一會,攤開兒子的紀(jì)念冊,提筆寫道:
一分鐘有六十秒鐘,
一天就超過了一千。
小兒子,要知道這個道理,
人生夠有多少貢獻(xiàn)。
他又來到客廳,把自己的詩拿給兒子看,他跟兒子低聲講解:這兩首詩,是兩種計算時間的標(biāo)準(zhǔn),反映了兩個人對時間的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把一生只當(dāng)作兩分半鐘的人,實際上是游戲人生,只能一輩子碌碌無為,浪費寶貴的時光,等到老去的時候,除了徒然后悔,還能擁有什么呢?而用每一分鐘的時間來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踏踏實實地去學(xué)習(xí)、去思考、去工作,將會擁有豐富的時間,比那些用年月日來計算時間的人,能做出更多有實際意義的事,更何況那些把長長的一生看作只有兩分半鐘的人呢?
歌德通過這首詩表達(dá)了對兒子積極向上的人生的期望。他這樣教育兒子,而且他自己就是這樣一個珍惜時間、勤奮上進(jìn)的人。他在另一首詩里寫道:
我的產(chǎn)業(yè)是多么美,
多么廣,多么寬!
時間是我的財產(chǎn),
我的田地是時間!
他直到將近84歲那年,在臨死前,還伏在桌子上寫作。這位偉大的詩人用自己的詩歌教導(dǎo)兒子,也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對兒子的教導(dǎo)。
像歌德這樣的大詩人,用詩歌教育孩子,真是恰如其分。珍惜時間,這是一個多么古老的話題,古人為我們準(zhǔn)備了很多詩句和諺語,孩子們可能早就聽得厭倦了。當(dāng)你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老話時,他(她)可能馬上就會皺起眉頭捂耳朵。這個時候,為什么不可以換一種貼切又有趣的方式呢?或許你覺得寫首詩太為難了,那么,和孩子玩一種游戲,搜集一些歌曲,畫一幅畫……通過這些新鮮的方式,把珍惜時間的道理寄寓其中,他們應(yīng)該會更樂意接受。時間之寶貴在于它易于流逝,往往年幼的孩子體會不到這種流逝,因為他們經(jīng)歷的時間不多,也無法深刻認(rèn)識時間之寶貴。所以我們要開動腦筋,找些巧妙的方法去告訴他們--珍惜時間。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以辛勤勞動為榮 以好逸惡勞為恥 [2007-05-18 17:08:00]
-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2007-05-18 20:28:00]
- 寶寶怎么說臟話了? [2007-05-18 20:35:00]
- 糾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xí)慣 [2007-05-18 20:3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