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希望孩子“聽話”,老師希望學生“聽話”,所謂“聽話”其實就是自覺遵守必要的規(guī)則。但是,規(guī)則不應當是被強制執(zhí)行的,只有享受了足夠的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人才會自覺自愿地“聽話”。成人如此,孩子亦如此。
女兒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去一家超市里玩,一出門哪兒都不去,直奔那里。當時是夏天,里面空調開得很冷,衛(wèi)生情況亦不甚好,奶奶怕她生病,反對她去玩,覺得在花園里玩更好。
本來我覺得溫度低點關系不大,再說,在哪里玩應該由孩子決定,所以我經常晚上帶她去。
但后來女兒的確病了一場,這讓我在她奶奶面前有些氣短,便也開始想辦法讓她忘記那個超市,盡量不讓她想起。雖然從來沒有嚴厲禁止過,但我們躲閃的態(tài)度顯然是讓女兒感覺到了。人的需要的確有似彈簧,價錢壓得越有力,它就彈得越高。之后,女兒對于這家超市形成了一種焦慮,一旦想起必去不可。
我知道是我壓抑了孩子的自由,其實沒有什么理由不讓她去,我必須把選擇的自由還給她。
于是我在家人面前立了一個規(guī)矩,從此之后,女兒想去就去,家人不得面露難色,也不要想辦法轉移她的注意力,而是高高興興地帶她去,里面冷就帶件衣服。
在一個多月的自由選擇之后,結果是——平靜,并且愿意遵守規(guī)則。女兒仍然喜歡去,但不焦慮,也不會非去不可。有時,她想去的時候天色已晚或者正逢中午就要吃飯,我就和她商量明天再去,她都會欣然答應。這就是自由的結果,是相信孩子的結果,孩子得到自由后不是為所欲為,而是更愿意遵守規(guī)則。
這件事讓我想到,如何讓孩子遵守規(guī)則,首先讓孩子體會到尊重和自由,讓孩子充分地自主,其次才是規(guī)則。孩子得到了足夠的自由,對自由不感到饑餓,對規(guī)則也就不會有逆反心理,那么遵守規(guī)則就會容易很多,即使是對于特殊情況下要遵守的不合理規(guī)則也會具備更強的承受能力。
女兒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去一家超市里玩,一出門哪兒都不去,直奔那里。當時是夏天,里面空調開得很冷,衛(wèi)生情況亦不甚好,奶奶怕她生病,反對她去玩,覺得在花園里玩更好。
本來我覺得溫度低點關系不大,再說,在哪里玩應該由孩子決定,所以我經常晚上帶她去。
但后來女兒的確病了一場,這讓我在她奶奶面前有些氣短,便也開始想辦法讓她忘記那個超市,盡量不讓她想起。雖然從來沒有嚴厲禁止過,但我們躲閃的態(tài)度顯然是讓女兒感覺到了。人的需要的確有似彈簧,價錢壓得越有力,它就彈得越高。之后,女兒對于這家超市形成了一種焦慮,一旦想起必去不可。
我知道是我壓抑了孩子的自由,其實沒有什么理由不讓她去,我必須把選擇的自由還給她。
于是我在家人面前立了一個規(guī)矩,從此之后,女兒想去就去,家人不得面露難色,也不要想辦法轉移她的注意力,而是高高興興地帶她去,里面冷就帶件衣服。
在一個多月的自由選擇之后,結果是——平靜,并且愿意遵守規(guī)則。女兒仍然喜歡去,但不焦慮,也不會非去不可。有時,她想去的時候天色已晚或者正逢中午就要吃飯,我就和她商量明天再去,她都會欣然答應。這就是自由的結果,是相信孩子的結果,孩子得到自由后不是為所欲為,而是更愿意遵守規(guī)則。
這件事讓我想到,如何讓孩子遵守規(guī)則,首先讓孩子體會到尊重和自由,讓孩子充分地自主,其次才是規(guī)則。孩子得到了足夠的自由,對自由不感到饑餓,對規(guī)則也就不會有逆反心理,那么遵守規(guī)則就會容易很多,即使是對于特殊情況下要遵守的不合理規(guī)則也會具備更強的承受能力。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家庭教育為什么總顯得有些被動 [2007-05-22 13:27:00]
- 莫給孩子播種惡 [2007-05-22 13:31:00]
- 女大學生出軌心態(tài)揭秘 [2007-05-23 14:58:00]
- 青春期的"異性效應" [2007-05-23 15:0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