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疼愛孩子,就要重視孩子生命的直接表現(xiàn),那就是他的情緒,尤其是他的負面情緒,諸如憤怒、哀傷、失望、害怕等。孩子基本上是不說謊的,所有的情緒都能真實反映他生命的存在狀況。
他喜悅快樂時固然需要有人分享;憤怒憂傷時尤其需要及時的分擔。當孩子壓抑他的情緒到放學回家見到媽媽才大膽釋放出來(如哭、鬧、生氣)的時候,媽媽的最大功能就是不計較孩子的無理、忤逆,而在第一時間把他的情緒接過來,并且把它化掉。直到孩子的情緒平靜了才去和他檢討事情的是非對錯。原來孩子是要在真實感受到被愛,而且因被愛而感到安全之后,才聽得進教訓的。一個因真實感到被愛的幸福,而及時恢復生命健康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一直無理取鬧下去呢?至于用功念書,對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來說,就更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所以,繞過成績分數(shù),先去照顧孩子的情緒,才是愛護孩子的根本方式。同時,在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觀察孩子飲食。吃飯時,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如有的孩子可能產(chǎn)生厭食,拿起筷子不想吃,皺起眉頭來。這與吃零食、偏食有關。出現(xiàn)這種情況,決不能強迫孩子進食,尤其是在你上班或要出去辦什么事時,可不要急躁強迫孩子進餐。孩子不想吃某種食物,他就會情緒不佳,影響身體健康。孩子食欲不佳,絕大多數(shù)情況是因為硬要他吃下定量的食品,使其情緒過分壓抑。這會引起他強烈的生理反應,使他感到惡心,拒絕進食。到了上學后的兒童期,市區(qū)學童因為活動量不足,或攝取太多糖分高的飲料,或有偏食習慣,都可能出現(xiàn)厭食問題。
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以從減少零食的量,培養(yǎng)專心進食的習慣,配合孩子餓的時候進餐做起。若還是無法改善厭食癥狀,可求助于兒科醫(yī)師的幫助,開一些藥物,調整孩子腸胃排空的時間,加強腸胃蠕動,或補充維生素,改善厭食癥狀。
二是經(jīng)常與孩子交心。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如果你工作特別忙,也可在就寢時,與自己的孩子交心,這既拉近了母子、父子的距離,增進了感情,也能看出孩子在談到某一事情時的情緒和心理反應。交心時,要有一個 “聽你傾訴”的時間,在這時間內不許看電視,也不許看報紙,只能彼此相對而談,對孩子在學習中取得的好成績,要進行鼓勵,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要采取適當?shù)姆椒ㄟM行開導。
三是讓孩子感受被愛與自愛。父母要大膽地給予孩子愛的語言、愛的動作,經(jīng)常撫摸孩子、親親孩子。讓孩子能實實在在地感受愛,時時刻刻沐浴在愛的春風之中,并與父母共同分享愛與被愛的喜悅,使孩子從一出生就有被人愛的心理感受,這是讓孩子學會做人的心理基礎。當孩子得到了父母和周圍人的愛,也懂得要以自己的愛給予周圍的人和物后,這還不夠,還要教會孩子懂得自愛。自愛,不是對自身盲目的愛,它更多地體現(xiàn)在要珍視自己,珍視自己的情感、言行,珍視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珍視他人對自己的尊重等等。而這一切要從自理、自立開始。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助孩子克服依賴感,培養(yǎng)責任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
他喜悅快樂時固然需要有人分享;憤怒憂傷時尤其需要及時的分擔。當孩子壓抑他的情緒到放學回家見到媽媽才大膽釋放出來(如哭、鬧、生氣)的時候,媽媽的最大功能就是不計較孩子的無理、忤逆,而在第一時間把他的情緒接過來,并且把它化掉。直到孩子的情緒平靜了才去和他檢討事情的是非對錯。原來孩子是要在真實感受到被愛,而且因被愛而感到安全之后,才聽得進教訓的。一個因真實感到被愛的幸福,而及時恢復生命健康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一直無理取鬧下去呢?至于用功念書,對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來說,就更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所以,繞過成績分數(shù),先去照顧孩子的情緒,才是愛護孩子的根本方式。同時,在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觀察孩子飲食。吃飯時,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如有的孩子可能產(chǎn)生厭食,拿起筷子不想吃,皺起眉頭來。這與吃零食、偏食有關。出現(xiàn)這種情況,決不能強迫孩子進食,尤其是在你上班或要出去辦什么事時,可不要急躁強迫孩子進餐。孩子不想吃某種食物,他就會情緒不佳,影響身體健康。孩子食欲不佳,絕大多數(shù)情況是因為硬要他吃下定量的食品,使其情緒過分壓抑。這會引起他強烈的生理反應,使他感到惡心,拒絕進食。到了上學后的兒童期,市區(qū)學童因為活動量不足,或攝取太多糖分高的飲料,或有偏食習慣,都可能出現(xiàn)厭食問題。
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以從減少零食的量,培養(yǎng)專心進食的習慣,配合孩子餓的時候進餐做起。若還是無法改善厭食癥狀,可求助于兒科醫(yī)師的幫助,開一些藥物,調整孩子腸胃排空的時間,加強腸胃蠕動,或補充維生素,改善厭食癥狀。
二是經(jīng)常與孩子交心。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如果你工作特別忙,也可在就寢時,與自己的孩子交心,這既拉近了母子、父子的距離,增進了感情,也能看出孩子在談到某一事情時的情緒和心理反應。交心時,要有一個 “聽你傾訴”的時間,在這時間內不許看電視,也不許看報紙,只能彼此相對而談,對孩子在學習中取得的好成績,要進行鼓勵,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要采取適當?shù)姆椒ㄟM行開導。
三是讓孩子感受被愛與自愛。父母要大膽地給予孩子愛的語言、愛的動作,經(jīng)常撫摸孩子、親親孩子。讓孩子能實實在在地感受愛,時時刻刻沐浴在愛的春風之中,并與父母共同分享愛與被愛的喜悅,使孩子從一出生就有被人愛的心理感受,這是讓孩子學會做人的心理基礎。當孩子得到了父母和周圍人的愛,也懂得要以自己的愛給予周圍的人和物后,這還不夠,還要教會孩子懂得自愛。自愛,不是對自身盲目的愛,它更多地體現(xiàn)在要珍視自己,珍視自己的情感、言行,珍視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珍視他人對自己的尊重等等。而這一切要從自理、自立開始。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助孩子克服依賴感,培養(yǎng)責任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孩子反復感冒,警惕哮喘 [2007-07-30 09:56:00]
- 躺著喝奶弊處多 [2007-07-30 09:58:00]
- 幫孩子躋身“贏家類型” [2007-07-30 18:23:00]
- 當心家庭“精神污染” [2007-07-30 18:2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