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的滋味首當其沖的是苦。讓你操心的煩惱事從清晨他睜開睡眼開始。早上他不肯起床,然后是不肯吃牛奶,晚上回來不肯吃飯,在床上他讓你給他做馬騎,還要學(xué)馬叫;家里讓他變成了奧特曼的世界,一會兒要你裝怪獸,一會兒又要你扮恐龍,不如意時,他還會說"我不跟你玩了";故事講了一個又一個,還要纏著你"再講一個"。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于是只好絞盡腦汁胡編亂造,編了一個,兒子仍不過癮,還要"再來一個",可憐我哈欠連天,強撐著眼皮,而兒子尚無一點睡意。
教子的滋味更多的是甜。看著兒子一天天地長大,叫喊誰時喊誰,人見人愛,我心里只覺得美滋滋的,感到四年多的辛勞沒有白費。他會在你疲勞了一天后,在你面前給你背首兒歌,跳上一段舞蹈,你一天的疲憊便消失殆盡;他會在紙上畫上小刺猬、小貓和西瓜,說"西瓜給爸爸解解渴",一句話便滋潤了你干渴的喉嚨;他會將防盜門上的野廣告紙當作報紙送到愛看報的你面前,說一聲"爸爸看報",讓你不好的心情即刻多云轉(zhuǎn)晴……而在這時,所有的苦都不足掛齒了,都被教子的甘甜沖淡了。
教子過程中,亦充滿了太多的酸澀,讓你在酸溜溜的滋味中體味著教子更多的快樂。他見到別的小朋友有好吃、好玩的東西,便纏著你要。人家不給,他便說"好東西大家要一起分享"。但他自己有好吃、好玩的東西,別的小朋友想要時,他卻又說:"別人的東西不能要。"弄得你是哭笑不得。
和大多數(shù)小朋友一樣,兒子也有一些缺點,比如說,一段時間,我們教兒子自己用筷子吃飯,但他常常弄得滿桌飯粒。我左思右想,靈機一動,決定"借詩教子"。講完后我啟發(fā)地問他,每一粒米飯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苦勞動種出的,可不可以浪費?兒子還真懂道理,即刻就說出"不可以",隨即又迅速地撿起了掉在桌上的米粒。
事后不久的一天,我和老婆去兒子的幼兒園時,見兒子自己飯吃了一半,卻去吃桌上其他小朋友吃剩的飯菜。我問他為何要吃其他小朋友吃剩的飯時,兒子說:爸爸,這是農(nóng)民伯伯種的大米,粒粒皆辛苦,不能浪費!
岳風(fēng)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激勵孩子要有辦法 [2007-03-02 20:04:00]
- 五“過”中你占有幾種? [2007-03-02 20:10:00]
- 兒子,其實你也是一個小數(shù)點 [2007-03-02 20:42:00]
- 成功的秘訣很簡單 [2007-03-02 20:4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