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媽媽!我要出去玩了,幫我穿鞋鞋?!?、“爸爸!我肚子餓了想吃飯,你喂我!”、“阿婆……我找不到玩具,你幫我拿?!比绻慵业男氊愊翊罄蠣敚鲜恰安鑱韽埵?、飯來張口”,凡事都得要旁人代勞,那么您可能遺漏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訓(xùn)練。
什么是生活自理能力?它很重要嗎?簡單來說,生活自理能力就是寶寶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即寶寶從仰賴成人的幫助,到學(xué)習(xí)認知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歷程。對孩子來說,這是踏出家庭保護的第一步,絕不能馬虎。
通過對中國家庭的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通常都很弱。專家解釋,原因可能在于父母沒給孩子學(xué)習(xí)的機會。以中國人的傳統(tǒng)價值觀而論,多數(shù)父母對待子女會采取寵溺的態(tài)度,再者受到會念書才有出息的觀念影響,許多父母會認為:“孩子只要念好書就好,生活瑣事自然有長輩代勞。”久而久之,導(dǎo)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低落。在父母們“周到”服務(wù)、“嚴密”保護中,孩子的自主行為大大減少,對成年人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父母,當孩子遇到困難,不是鼓勵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而是無原則地包辦代替,將困難、問題一一代勞排除,讓孩子不費腦筋地步入坦途,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起了“拐杖”作用,而孩子一旦離開了這把“拐杖”,便寸步難行。
相鄰博客
- 三個月改正寫作業(yè)拖拉習(xí)慣 [2007-03-04 19:26:00]
-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2007-03-04 19:28:00]
- 面對深度燒傷:日常生活自理訓(xùn)練 [2007-03-04 19:30:00]
- 孩子上了大學(xué)也要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 [2007-03-04 19:3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