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九歲,怒氣沖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級本來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 他的父親決定用一種新的方法。以前他總是說一些讓事情變得更糟的話:“天氣不好,哭是沒有用的。以后會有玩的時候。又不是我讓它下雨的,你為什么要沖我發(fā)火?”
但是,這一次,埃里克的父親沒有這么說,他心里想:我的兒子對錯過了野餐反應(yīng)很強(qiáng)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氣向我表現(xiàn)他的這種失望,我可以幫助他的,只要對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對埃里克說:“你看上去很失望。”
埃里克:我當(dāng)然很失望了。
父親:你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一切,該死的卻下雨了。
埃里克:是的,正是這樣。
這時,出現(xiàn)了短暫的沉默,然后埃里克說:“哦,不過,可以以后出去玩。”他的怒氣看起來消失了,在下午余下的時間里,他都很合作。通常,只要埃里克生氣地回家,一家人都會心煩,遲早他會激怒家中的每個成員,直到深夜他終于睡著了,家里才能重回寧靜。這個方法有什么特別之處呢?它在哪些地方產(chǎn)生了作用?
當(dāng)孩子處于強(qiáng)烈的情感中時,他們聽不進(jìn)任何人的話。他們不會接受任何意見或安慰,也無法接受任何建設(shè)性的批評。他們希望我們能夠理解他們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們明白在那個特別的時刻他們的心情。而且,他們希望不用完全說出自己的遭遇,我們也能夠理解他們。他們的情緒只會透露一點點,我們必須猜出剩下的部分。
如果一個孩子跟我們說:“老師沖我嚷嚷?!蔽覀儾槐卦賳柛嗉?xì)節(jié),也無需說:“你干了什么事讓老師這樣對你?如果老師沖你嚷嚷,那你一定做了什么。你做了什么?”我們甚至不必說:“哦,我很抱歉?!蔽覀冃枰蛩砻?,我們理解她的痛楚、她的尷尬和氣憤。
安妮塔,八歲,一天回家吃午飯時生氣地說:“我不要回學(xué)校了?!?/font>
媽媽:你看上去很煩,能告訴我怎么了嗎?
安妮塔:老師把我的卷子撕了,我那么努力地答題,她居然只看了一眼就撕了。
媽媽:沒有得到你的允許嗎?怪不得你這么生氣呢!
安妮塔的媽媽沒有發(fā)表任何評論,也沒有提出任何疑問。她知道,如果她想幫助女兒消除怒氣,就必須帶著理解和同情跟她說話。
還有一個例子:九歲的杰弗里從學(xué)?;貋恚瓷先ズ懿婚_心,他抱怨說:“老師讓我們的日子很難過?!?/font>
媽媽:你看上去很累。
杰弗里:兩個孩子在圖書館里吵鬧,她不知道是哪兩個,于是就罰我們所有的人站在大廳,幾乎站了一天。
媽媽:全班同學(xué)一天不上課,就那么靜靜地站在大廳里?怪不得你看上去那么累了。
杰弗里:但是我跟她說了,我說:“瓊斯小姐,我相信你能找到吵鬧的那兩個學(xué)生,所以你不用懲罰我們所有的人。
媽媽:天哪,一個九歲的孩子來幫助老師認(rèn)識到,因為少數(shù)人的行為不端而懲罰全班的人是不公平的!
杰弗里:我沒有幫上什么忙,不過至少她笑了,那是今天她頭一次笑。
媽媽:嗯,你沒有讓她改變主意,不過你確實改變了她的情緒。
通過聆聽、尊重兒子的感覺,承認(rèn)他的想法,并且對他試圖解決問題的努力表示贊賞,杰弗里的媽媽就這樣幫助兒子平息了怒氣。
我們怎樣知道孩子的心情呢?我們應(yīng)該看著他們,聽他們說話,還可以利用自己的情感經(jīng)歷。我們知道孩子在人前感到羞愧時的感覺,我們要告訴孩子我們理解他們的感受。下面的任何表達(dá)都會起到作用:
“那一定非常尷尬?!?/font>
“那一定讓你很生氣?!?/font>
“那個時候你一定很恨老師?!?/font>
“那一定很傷你的心?!?/font>
“對你來說真是糟糕的一天?!?/font>
但是,不幸的是,當(dāng)遇到孩子行為不當(dāng)時,家長往往意識不到是因為不安的情緒導(dǎo)致了那樣的行為。在糾正他們的行為前,一定要先處理他們的情緒問題。
十二歲的本的媽媽講述道:“昨天我下班回到家,還沒來得及脫掉外衣,我的兒子,本,就從他的臥室里沖出來,開始向我抱怨他的老師:‘她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太多了,我一年也做不完,我怎么可能在明天早上之前寫完這首詩呢?我還有上個星期的一篇短文沒有完成呢,她今天朝我高聲嚷嚷,她一定恨死我了!’
“我馬上失去冷靜,沖他喊道:‘我的老板和你的老師一樣可惡,但是你聽到我抱怨了嗎?怪不得老師沖你喊,你從來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你就是懶,不要再抱怨了,趕緊開始做作業(yè),不然你一定會不及格。’”
“你發(fā)完火之后發(fā)生了什么?”我問道。
“唔,我兒子怒氣沖沖地上樓去了自己的房間,鎖上門,不肯下來吃晚飯。”
“那么你感覺如何呢?”我問。
相鄰博客
- 不可不讀的10句良言 [2008-01-27 13:52:00]
- 想想昨天看看今天 [2008-01-27 13:53:00]
- 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幾種技巧[2] [2008-01-27 14:20:00]
- 40%的家長缺少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2008-01-27 14:2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