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可以鍛煉孩子的書面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然而家長們總是對孩子下命令:“該寫日記了!”開始孩子還愿寫,時間久了便因缺乏耐性或熱情遞減而不愿寫了?,F在不是提倡語文老師要寫“下水”作文嗎?如果家長也來“下水”,和他在日記中“同游”,就能有效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那么讓孩子堅持寫下去不是很難的事。好處有二:
一、渲染了家庭民主氣氛。使他覺得眼里的成大變成了和他平起平坐的、一同學習的“同學”,增加了民主氣氛,活躍了學習氛圍,融洽了感情。從而也利于家長指導孩子的日記。
二、增加了寫日記的積極性。當慣學生的孩子當起小老師,行使教師“權力”來批改日記,能讓他感到自己被重視、被尊重,能激發(fā)她對日記本身的興趣。
一、比較法寫日記。
和孩子一起寫同一題材的日記,能為孩子提供參照物和范本。當孩子寫完日記,自己不知寫得如何,總希望能知道別人怎么寫的,而家長寫的日記,就成了最便利的樣本。學習上講究比較法,通過比較,更能發(fā)現問題所在和自己的不足,通過取長補短,參考借鑒,能更快地提高寫作水平。但有的家長也許會有顧慮,怕自己水平有限寫不好,其實這種顧慮完全是多余的,不管寫得如何,都對孩子利。為什么呢?因為可以讓孩子讓小老師,來批改家長的日記,一起討論兩篇日記哪兒寫得好,哪兒寫得不好,把好詞佳句劃出來,把病句、不通順句改過來,互寫評語、互想打分等等,既提高了孩子寫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欣賞、鑒別能力。
二、接龍法寫日記。
源于故事接龍法。日記內容不只限于記事、寫人、描景等,編寫故事也是一項日記內容。同用一個日記本,今天孩子寫幾段,明天家長接下去寫幾段,如此輪流寫下去,就成了長篇“小說”。如果能一直堅持下去,加之孩子文學素質較佳,有可能就成了孩子走向文學路的起點。這種方法即增添了寫日記的樂趣,又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鍛煉孩子的想象力,而要寫出好文章是離不開豐富的想象的。家長在寫的過程中要注意情節(jié)的生動有趣,語言的豐富變化,構思的奇麗巧妙,有意制造些懸念、疑問,好讓孩子有興趣接續(xù)下去,并鼓勵孩子異想天開,多動腦筋,把故事編得更好。
相鄰博客
- 信任,是因為愛 [2007-03-03 09:43:00]
- 孩子為什么不懂事(原創(chuàng)) [2007-03-03 09:46:00]
- 寓教于樂——生活小景處處美(1) [2007-03-03 10:02:00]
- 泥土無語 [2007-03-03 21:5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