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就要成為一名小學(xué)生了。第一天早上我和妻送她上校車。我替她拿著沉甸甸的書包,心里老在琢磨如何“減負”。用得著這么大的書包嗎?每天要帶這么多書嗎?妻說,老師要求用這些書。
目送校車遠去,我想起了女兒畫的小鳥:女兒在沒有上幼兒園的畫畫課之前,畫的鳥都是胖乎乎的,像小企鵝一樣可愛;上過畫畫課之后,全變成一個個“V”字。我說鳥為什么要畫成這樣,她說,老師教的。
憑什么鳥要畫成“V”?其實那是一個被社會認可的符號,因為要被人認可,所以要畫成那樣。就好比“心形符號”,其實和雞心、豬心和人心的樣子都相差甚遠?!胺柣辈皇敲佬g(shù),而是“社會化”的標(biāo)志。我可以反對女兒把鳥畫成“V”,并可以帶她去觀察真正的鳥;但是我無法永遠阻擋“符號化”。
“小鳥”要開始練習(xí)社會生活了,系統(tǒng)的符號化過程開始了。有些東西離我遠去,失去了,回不來了;再也看不到胖乎乎的可愛的“小鳥”了,只能看到一個個“V”了。
我忽然明白了三點:一、符號化是必要的。否則無法學(xué)會怎樣與人相處;二、符號化對人的“聰明”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孩子能夠通過符號理解社會;但另一方面,孩子的心靈也隨著符號化開始鈍化與生俱來的感受能力和思辨能力;三、我的家庭教育理念就是“去符號化”,在哲學(xué)上叫做“去蔽”。這是為了讓孩子的心靈保持一種張力,頭腦保持澄清。方式就是和孩子聊天。
如果世界不得不是一堆符號,女兒,我希望,你是精靈躍動的音符。
相鄰博客
- 咨詢019:如何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醉梅) [2007-03-14 09:29:00]
- 女兒,狡猾狡猾的 [2007-03-14 23:08:00]
- “分寸教育”方法談(二)——怎樣助子成長 [2007-03-14 23:39:00]
- 教育者的手決定學(xué)生學(xué)習(xí)態(tài)度的走向 [2007-03-14 23:5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