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答——
提高注意品質
你提供的這個案例很值得研究?!?/span>400-(214-17)=440-197=243”,我分析如下:孩子在做題時,先讀了400這個數,注意力集中在400上,這時是純粹的注意并伴隨瞬間記憶,還沒有思維;當孩子的注意從400這個數轉移到后面的“-(214-17)”上時,注意的指向性發(fā)生了轉移,同時又伴隨著思維的產生,這就弱化了前次注意所引起的瞬間記憶。當孩子寫第二行時,我們來研究這時她的大腦里是什么,那應該是“197”這個結果對她最重要,因此,這個“197”是瞬間記憶的主體了,“400“這個數這時已很弱了,同時“214”中的那個4又對前次的瞬間記憶產生了干擾,那就“馬虎”地寫成440吧!多數家長認為這是孩子學習基礎不扎實,這類“馬虎”也的確存在,但主要表現在公式記錯、概念不清、方法搞串這幾個方面。還有家長認為,這是行為習慣不好,學習態(tài)度不好,其實“馬虎”是每個人多少都會有的,只是強弱程度不同,而行為習慣好、學習態(tài)度好只能克服“馬虎”,使“馬虎”減輕,而注意品質不好,則“馬虎”依然如故而已!以上案例分析表明,只有加強注意品質和瞬時記憶力的訓練,才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根本途徑!方法見下:1、圖片觀察訓練――強化注意的集中與持久性。比如,選用一張孩子感興趣的斑馬彩色圖片,讓孩子先觀察,提問孩子圖片中有什么?再問斑馬的身上有什么?斑馬身上的條紋是怎樣的顏色和形狀?這樣不斷深入的對細微環(huán)節(jié)追問下去,使孩子的注意指向點越來越小,持久性越來越高。經過多次訓練,最終讓孩子看到東西能集中注意力,從整體到細微的觀察下去;2、圖片對比訓練――強化注意的轉移與分配。孩子小時可選用兩張簡單的幾何圖片,這兩張圖片要相似,但要有一定的差別,讓孩子在兩張圖片中觀察比較,找出不同點。隨著孩子長大,可再選擇復雜一些的對比圖。以訓練孩子注意的轉移、分配和比較能力,這對孩子諸如區(qū)別“6”和“9”、“烏”和“鳥”、“b”和“p”等有很大的幫助;3、記數擴展訓練――提高瞬時記憶長度。用一組無意數字,讓孩子在1秒內觀看,再復述??捎?/span>5位數慢慢增加到6位、7位,直至到12位,以擴長學生瞬時記憶的長度;4、式子閱讀訓練――增強注意廣度。注意的廣度是指在一瞬間(0.1秒)人的意識所能指向并集中的客體(即注意對象)的數量”。上述案例中,400-(214-17)可能對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可能長了點,廣度達不到要求,只能分段注意,分段瞬間記憶。在這方面我們可以用式子結構對孩子訓練,如26-(645+21)讓孩子閱讀1秒,再讓孩子復述式子結構,由短到長,慢慢增加。這不但能訓練孩子的注意廣度,更能有效地訓練孩子的瞬時記憶力。5、抄式回顧指導――提高自我糾錯能力。當孩子在做題時,家長可在孩子做完一步時,立即指導孩子檢查抄寫的正確情況,慢慢讓孩子形成回顧的習慣。這樣開始時雖然做題慢點,當成為習慣后,形成條件反射,所花的時間不過在0.1~0.3秒內。(無為老師:蘇州語言專修學院副校長、數學老師)
“對癥下藥”是關鍵
“粗心”的原因各有不同,要找到孩子的真實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別人的建議只能是參考?!按中摹钡脑虿煌夂酢翱沙C正的”和“不可矯正的”兩種。 “可矯正的”原因舉例:孩子的感覺記憶屬粗線條的,不注意細節(jié),當感覺記憶轉化為短時記憶時受各種干擾產生“信息失真”。對策一:加強感覺記憶的細致化訓練。比如看過一個圖形后,要求其盡可能地回憶圖形的細節(jié);對策二:減少干擾源。比如學習時周圍比較異常的聲音、光線強弱變化以及周圍人的語言刺激等等;策略三:人為控制感知時間與強度,比如要求其做題前先復述一遍題再做。總之,深入分析原因才有可能找出合適的對策?!安豢沙C正的”原因舉例:偶然的疏忽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不要把個別的偶然當成必然。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孩子認為自己“天生”的粗心,也就是說不要時刻強化他的錯誤感覺,比如孩子一粗心出錯就埋怨“你怎么又粗心了”、“你怎么老是這么粗心”等等,這類話語除了強化其對“粗心”的“無助感”之外,沒有任何作用。對“不可矯正的”原因應采用“淡化”策略,不必把它當一回事。事實上,把它當一回事也沒有用,只會產生負面作用,而不會有好的正面作用。另外,即便對“可矯正的”原因的對策,也最好以一種不被其明顯感覺到的方式進行(不要他覺得是針對粗心的矯正),讓他不知不覺地改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龔雷)
改變不良習慣
孩子學習上粗心,有一部分是由于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要在改變不良習慣上下功夫。1、教會孩子自己檢查作業(yè)。家長經常給孩子檢查作業(yè),在短時間內看似效果不錯,作業(yè)正確率大大提高,但容易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認為馬虎一點沒關系,反正爸媽會檢查簽字,這就助長了馬虎、不負責任的壞習慣。而考試時沒有了家長的檢查,就容易出錯。因此,應教會孩子自己檢查作業(yè),即使不放心,也要等孩子檢查完后自己再看一遍,發(fā)現錯了也不要直接告訴他哪道題錯了,而要讓他自己找出錯在哪里。2、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家長如果經常陪讀,去做孩子的“拐棍”,或處處代勞,那么孩子會認為學習是父母的事,或一定與父母有關的事,當父母成了第一責任人,孩子成了第二責任人的時候,孩子便容易形成依賴心理,對學習缺乏責任感,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3、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如果持續(xù)性地保持在學習狀態(tài),會導致注意品質、思維能力下降,學習效率降低,錯誤率增加。所以學習要有時間間隔,以減輕疲勞感。低年級的孩子建議作業(yè)做半小時就休息10分鐘,之后再繼續(xù)做。孩子做作業(yè)時要盡量避免受干擾,比如家長不要在孩子做作業(yè)時突然插話,不能讓孩子邊做邊擺弄桌上的東西,這樣都容易養(yǎng)成不專心、做作業(yè)出錯的壞習慣。(于金星)
減少低級錯誤
要注意分析因粗心造成錯誤的不同性質,有的錯誤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會自己解決的,如果夸大其錯誤的嚴重性,主觀上想引起孩子注意并希望克服之,而客觀上不僅不能解決粗心問題,還會使孩子產生緊張情緒,強化了孩子的內疚、自我否定的心理。但孩子對錯誤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是應該重視的,因為這種態(tài)度的沉淀會導致大的錯誤。所以我們既要重視這些錯誤,又要心平氣和地正確指導孩子如何對待錯誤、改正錯誤,盡量減少低級錯誤。
1、 不要依賴橡皮。橡皮容易給孩子的“認真”放松警惕。過多地依賴橡皮,不能養(yǎng)成三思而后行”的好習慣,要想好了再做,爭取一次做對。要看清題意,已知了什么,求什么,分析透徹,錯誤就會少一些。(田銳)
2、準備一個糾錯本。無論是由于粗心答錯了還是不會答,都可在糾錯本上寫一遍題目,寫出答錯的原因,比如是審題不清、計算錯誤、公式寫錯等,再寫出正確的解題步驟和答案。最后要求孩子把寫錯的地方多抄幾遍。過一段時間后可讓孩子自己統(tǒng)計數量,看看因粗心做錯的題占了多少,讓孩子對粗心的危害有個認識。(高建雨)
注意力訓練
低年級孩子的感知籠統(tǒng),不精確,注意力的發(fā)展不成熟,有隨意性、不穩(wěn)定性及短時性的特點,在做題時不能長時間的高度集中。且注意范圍不廣,注意分配有限,在同一時間把注意分配到多個對象上時,往往顧此失彼,丟三落四。對于這種心理特點造成的粗心,可在生活中試采用以下的方法加以訓練:
1、抄號碼與穿珠子。找一本電話號碼本,用秒表計時1分鐘。左手指,右手抄,速度越快越好。一次最多不超過10分鐘。當然也可根據孩子的表現,決定訓練時間。此外就是穿珠子,買一些中間有孔的珠子,讓孩子一手拿珠子,一手拿線繩穿,這樣每天鍛煉10到20分鐘,直到很熟練為止。(席忠華)
2、對比辨別與寫字。找容易混淆的事物或圖形,讓孩子比較,找出其細微差別,或讓孩子快速找出畫中隱藏的一些內容。也可通過子練習寫字培養(yǎng)孩子耐心細致的習慣。專門讓他寫相近的字,“日”與“曰”,“斑”與“班”,“己”與“已”,觀察獨體字“木”與作偏旁時的“木”,等等,還有注意筆劃的區(qū)別,如捺與點的區(qū)別,寫“一”時藏鋒與收鋒的不同等等。(范康康,王璽玉)
3、玩堆骨牌游戲。把“多米諾”骨牌一塊塊堆起來,排成一條長龍,一旦不小心碰倒其中一塊,就會起連鎖反應,全部倒下。這個游戲看起來挺容易的,但在實際做時,如果不能全神貫注地去做,一不小心很可能前功盡棄,這是對孩子的挑戰(zhàn)。(張常海)
4、有意干擾游戲。
有意制造干擾源,讓孩子在有干擾的環(huán)境下,鍛煉其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比如,我與孩子玩乒乓球游戲,讓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在房間走一圈,而我則在旁邊故意搗亂(但不能碰到孩子的身體),或有意喊叫:“掉了!掉了!”或跺腳制造聲響。這樣,孩子既要高度集中思想把游戲進行下去,又要不受大人的干擾,可謂高難度的訓練。(醉梅)
找些小技巧
1、女兒有一次考試因粗心而丟了很多分。我問她原因,她承認是因為馬虎,我沒有立刻教訓她。吃晚飯時,我把故意沒有炒熟的菜端給她吃,她如我所料發(fā)現了問題,我解釋說是粗心了,然后我趁熱打鐵給她講了好多因為粗心馬虎導致的災難性事件。(賢哲)
2、讓孩子檢查家長的錯誤。比如,讓女兒出題考我,孩子很感興趣,她就成心出些容易錯的題,我故意馬虎將結果寫錯,讓她來檢查,當她發(fā)現我的錯誤后,高興得很,有很大的成就感。慢慢的她也學會了自己檢查了。 (歐文)
來源:成長雜志 策劃人:醉梅
相鄰博客
- 推薦:給孩子做事磨蹭的父母(轉) [2007-03-18 21:30:00]
- 為何自己的孩子數學不行? [2007-03-22 10:43:00]
- 經驗分享:“禮貌”冠軍 [2007-03-22 11:20:00]
- 別給孩子的靈魂留下指紋 [2007-03-22 11:2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