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獨生子女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緣故,現(xiàn)在的孩子做事沒有恒心毅力,缺乏自信心,害怕困難和失敗。一有點小困難就想打退堂鼓。我的孩子也不例外,為這事我真?zhèn)噶四X筋。一直想不出什么能讓他成功一次、增強信心的辦法。
機會終于來了。一次,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咨詢我:“媽媽,我要參加校運會,報什么項目好呢?”我一聽頗為高興,可不,自他上學以來還從來沒參加過什么運動項目呢。我忽然想起跳繩,這項目容易學,見效快,也許是體驗成功的一次好機會。他卻一臉沮喪地說:“我可不會呀,跳三下就死了”。我極力鼓勵,并搬出榜樣,告訴他上哈佛大學的劉亦婷姐姐當年如何在運動會上成為跳繩冠軍的。在我的“慫恿”下,他勉強接受了我給他安排的跳繩計劃。
為增加跳繩的趣味性,我不顧自己身體疲勞,和他輪流跳。開始,他顯得手腳不靈活,跳了幾個就斷了,泄氣了。我說:“萬事開頭難,什么事一開始由于不熟練,當然難些,可是練到后面就容易了,這叫‘熟能生巧’?!痹谖也粩嗟墓膭钕?,第一天總算堅持下來了?!皥猿志褪莿倮绻隳芴焯靾猿?,一定會成功的。”末了,我沒忘記加上這句話。
以后,我們輪流給對方掐算時間,看一分鐘能跳幾個,并記錄下來,我偷偷地虛報數(shù),讓他覺得下一次總是比上一次跳得多,我規(guī)定當天的跳繩次數(shù)要打破記錄。這樣,既保證了練習時間,又讓他實實在在地看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八天過去了,他從一分鐘只能跳10個到一分鐘跳170多個。突飛猛進的成績讓他驚喜不已:““媽媽,我真的跳了這么多嗎?”,看來孩子當初確實是缺乏信心,害怕困難。在我的不斷鼓勵下,他更有信心了,跳得更勤了。終于,終于拿回了全校跳繩比賽第二名的獎狀。
一張小小的獎狀,在大人眼里并不算什么,然而對于一個從未親自體驗過成功的孩子來說,則是莫大的激勵,是對他付出努力的最高獎賞。其意義遠遠超出了跳繩本身。親身實踐比空洞說教來得更有說服力,通過這次跳繩,鍛造了他的恒心、毅力、培養(yǎng)了他的信心、耐心。每當他在學習上、生活上遇到困難、畏縮不前時,我就搬出他的業(yè)跡勉勵。漸漸的,我他比以前更自信了,學習也更努力了,遇到困難也敢于去克服了……
“什么事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比缃?,這句我告誡他的話貼在了他的床頭,成了他的座右銘。
相鄰博客
- 三個月改正寫作業(yè)拖拉習慣(高壽巖) [2007-03-22 08:52:00]
- 家庭教育的幾個誤區(qū)(原創(chuàng)) [2007-03-22 19:21:00]
- 培養(yǎng)孩子興趣三步曲(原創(chuàng)) [2007-03-22 19:23:00]
- 注重德育 有效溝通(原創(chuàng)) [2007-03-22 19:2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