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放了幾次都沒放成功,并沒有泄氣,一定要堅持把風箏放上去,說明他有主見,有契而不舍的精神,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闖勁。應該看到這是好品質。當這種勁頭用到學習上時,將是一種多么可貴的品質。
怕就怕孩子不堅持,沒有闖勁。
2、而為什么孩子不聽你的呢?那是因為孩子自信,他自信能放飛成功,確認自己的感覺是正確的,所以才這么堅持。就算有人提醒他,預言不可能成功的,但他還想親自嘗試一下,這不是很可貴的品質嗎?
怕就怕孩子不自信,事情還沒有做先預言失敗。怕就怕不敢去或不想去嘗試。
3、孩子的成長是通過自己不斷的積累生活經驗來成長的。因為誰也不能代替他成長。別人的間接經驗不如自己的直接經驗來得更有深刻的體會和真實的感受。要自己去找答案,要自己去證實成敗,這樣的親身體驗,這樣的機會不是比成人簡單地告訴他更有意義嗎?
正確的不是別人告訴他怎么做,而是讓他去嘗試過程。失敗了就尋找失敗原因,吸取教訓。
4、我來個預演吧,這樣可能更能一目了然。如果是我,會這樣做:
媽媽說——
錯誤說法:兒子,風很小,不可能放起來!(說教慣性思維)
正確說法:今天風很小,我認為這風箏放不起來。(用“我認為”,表示個人的主觀認識,有和孩子民主地探討的意思,沒有以家長的權力去決定事情該不該做)
兒子說——
不,我就要放。
媽媽說——
錯誤說法:怎么這么固執(zhí),講都講不聽。(責備的意思)
正確說法:為什么你要堅持放呢?你覺得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呢?(尋根問底找原因)
兒子最終還是放了。風箏果真沒放飛起來,并掛在了樹上。
媽媽說——怎么辦呢?(把球拋給孩子,引導孩子思考)
兒子想了很多辦法,最終沒成功。
媽媽說——
雖然沒有拿下來,不過也沒關系,你能想出這么多辦法,真不簡單啊,想象力很豐富喲。要是我可不一定能想出這么多辦法。我們可以來找找原因,為什么今天沒放成功?(引導孩子去反思,去找原因)。
最后的話:
3、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教育孩子不是居高臨下地說教,指揮。不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哪怕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教育孩子是讓孩子去體驗生活,體驗成長。引導孩子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
相鄰博客
- 咨詢040:孩子沒有自信怎么辦?(醉梅) [2007-04-13 00:21:00]
- 咨詢042:我什么方法都試過了 [2007-04-15 15:40:00]
- 咨詢044:如何養(yǎng)成良好作息習慣(原創(chuàng)) [2007-04-19 00:05:00]
- [轉帖]父親10萬元請專家救“頑劣子” [2007-10-14 10:4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