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來的姿態(tài)》
[經(jīng)典故事]
假期,媽媽帶優(yōu)優(yōu)來到了熱鬧的商場,看著琳瑯滿目的兒童玩具,媽媽給優(yōu)優(yōu)看這看那。媽媽興趣盎然,可是優(yōu)優(yōu)卻嚷著要回家。媽媽只好蹲下來給寶寶講道理。這才發(fā)現(xiàn),以優(yōu)優(yōu)的視覺角度來看,看到的全部是大人的腳。媽媽明白孩子為什么要回家了。
[輕巧評說]
當我們站著對孩子說話的時候,那不僅是身高上的幾十厘米的距離,而且是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的距離,是一顆心與一顆心之間不能溝通的距離;而當我們蹲下來同孩子說話的時候,體現(xiàn)了尊重與平等,真愛與關(guān)懷。這種蹲下來的姿態(tài),展示了現(xiàn)代父母的風度,蘊含了親子關(guān)系的平等,打開了家庭教育新視角----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將會有別樣的收獲。
那么,如何真正做到蹲下來,給孩子真正的幫助?
★秘技一:先接納后糾正
媽媽:老師說你上課小動作特別多,不好好聽講!怎么總讓我操不完心?
孩子:我不喜歡聽他講課!
寬容,一方面體現(xiàn)了父母的心胸,另一方面意味著父母的關(guān)愛。當孩子犯了錯誤或失敗時,成人不要一味地斥責或處罰,而是先要試著接納孩子的現(xiàn)狀,再根據(jù)現(xiàn)狀分析原因,找到癥結(jié),再制定方案,進行糾正。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是在不完美中成長的,而在這過程中肯定會有失敗和錯誤。父母只有坦然接納孩子的失敗和錯誤,才能讓孩子重獲得信心,勇于糾正。
★秘技二:多欣賞少批評
媽媽:才考85分?隔壁的小佳都考97分!
孩子:可我比小亮多了考了2分,你怎么不說我比他考得好!
放下批評和說教的姿態(tài),蹲下來贊美孩子。贊美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陽光,可使喪失信心的孩子重燃自信。要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就要多用肯定的方式認可孩子,多加鼓勵、欣賞及接納,耐心與孩子溝通。還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孩子的心情,理解孩子。要看到孩子閃光的一面,不要老拿孩子與別人作對比,不要過多地批評,否則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秘技三:常聆聽少動怒
媽媽:今天你又和同學(xué)打架了,看爸爸回來怎么收拾你!
孩子:是他把我的電動卷筆刀搞壞了!
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令父母懊惱,請不要象個判官似的急著給孩子下判決書,先來當個聆聽者,聽孩子把話說完,引導(dǎo)孩子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要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情感上的安慰和關(guān)懷,孩子才愿意向你表白心中的喜怒哀樂。在此之前,你一定要理順你自己的情緒,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動怒只能使溝通阻斷。所以,用蹲下來的姿態(tài)傾聽,才能縮短彼此間的距離,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秘技四:給孩子精神愛
孩子:爸爸,你陪我下盤棋好不好?你好久沒和我玩了!
爸爸:爸爸很忙,不要纏我好不好,我明天給你買個MP3!
工作繁忙的家長為了彌補沒有時間陪孩子的缺憾,往往給孩子提供優(yōu)裕的物質(zhì)條件作為補償,以撫慰未盡到父母責任的愧疚。孩子的要求并不高,或只是要你下班后陪他玩上半小時,或只是希望你陪他說說話兒,而那些昂貴的玩具或物質(zhì)永遠不能填實孩子的情感真空。家長應(yīng)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需要什么,哪怕再忙,也要擠出時間給孩子精神愛。另外,這樣的“物質(zhì)愛”對孩子其實是一種害。因為有補償心理,所以只要孩子想得到的東西,父母都會盡量予以滿足,從而讓孩子以為自己可以掌控父母,最后成為無人能管的“小霸王”。嚴重點說,也可能培育出一個只懂得物質(zhì)享受、而不注重開拓精神領(lǐng)域的孩子。
所以,以蹲下來的姿態(tài),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而不是以成人的標準和處事方法來對待孩子,就會了解孩子 ,理解孩子,感受孩子,就能找到問題背后的原因,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問題或缺點,并幫助孩子改善;以蹲下來的姿態(tài),就能使孩子意識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與成年人是平等的,有利于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自尊的人格;此外還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樂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讓孩子產(chǎn)生置若罔聞的逆反心理。
相鄰博客
- <不輸>樣稿12: 側(cè)重父親的教育方法 [2008-12-06 13:53:00]
- <不輸>樣稿13 怎樣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2008-12-06 13:55:00]
- <不輸>樣稿15:你“惹”孩子頂嘴了嗎 [2008-12-06 14:05:00]
- <不輸>樣稿16: 誤區(qū):單親家長教育四大誤區(qū) [2008-12-06 14: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