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咨詢14
我們很多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孩子只要學習好,其他的事情怎么著都可以”的想法,很多家庭就出現了一種生活上盡量滿足,學習上嚴格要求的教育情形。這樣的做法其實很有害的。因為一個孩子學習的意義其實更多的來自學習和生活的聯系,是感到自己學習的好壞和自己的當下的生活緊密相關的,所以才有了學習的必要。特別是孩子的學習同孩子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相聯系,才能真正的給孩子自信。我們常說:人的一生是干 出來的,或者是走出來的,其實就是在表達這個意思。學以致用,在用中體會學的,學的也才會牢固,變成自己真正的生活的經驗。所以脫離了生活的教育和學習是沒有意義和危險的教育。
在對孩子生活的教育中,如何為了一個目的去分析當下的情況,為未來目標的實現去做準備,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這個內容很多時候涉及到孩子欲望如何實現的問題。下面的咨詢就是在表達這個意思。
家長:
中午回家,我看小松鼠,兒子說別煩它。我和小松鼠說“我給買吃的來了,一會兒讓哥哥喂你。”兒子當時在廁所,不知兒子聽到沒聽到。我說:“我買了核桃、和菜,有小核桃給松鼠磨牙,大的你可以偶爾給它們砸著吃。“查的東西呢?”“忘不了,在這兒呢,給你拿過去呀,”我給兒子遞進廁所。后來兒子切了兩片胡蘿卜給了小松鼠。
吃過飯,我到臥室開始兒子寫信。后來兒子到臥室拔掉他的手機充電器。說給我買手機去,“怎么你的不能用了?”“剛才你來電話,我說接呢,就沒電了,查未接電話也沒顯示你。"在我回家前曾給兒子打電話,想告訴兒子,爸爸中午不回家,我也回去的晚,讓兒子先幫我煮點面條(當然兒子不一定答應),但兒子沒接電話,我回家問兒子,我打電話怎么沒接,兒子當時沒說話??磥韮鹤舆€是想接我的電話的。
兒子的電話的確不好用了。也曾讓我買,但我說買個二三百的,兒子說那樣的能聽MP3,看MP4嗎?能上網嗎?我當時就說,那么好的得兒子自己掙錢買?,F在兒子又提到買手機。我當時在寫信,沒說買不買,我寫完信已經過了上班時間,我邊往外走,邊說:“電話的事,我考慮一下。”兒子在后面說“考慮個屁。”
我是否給兒子買手機,買什么樣的呢?我覺得不該給他買太高檔的。
何老師:
“考慮個屁?!币簿褪钦f兒子在想,你考慮半天也是不買的。 兒子看來想買的手機功能很多。能上網,能聽歌,還能看視頻。
家長:
是的,我是在想買什么樣的。怎樣和他說?現在不能給他一種想要什么就買什么的感覺。
何老師:
你說的很對,如果不能給他買的話;如何來做到拒絕他;就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了。 你和他爸爸每個月的工資是多少 ?
家長:
不到3000,接近。
何老師:
那么吃飯要花多少呢?
家長:
我沒算過,我們兩個都不理財,我曾想算算,但一直不行動,反正以前差不多是花我們倆一半的工資,現在用錢的地方多了;從沒細算過。我們的手機也才六七百元啊。
何老師:
那么你可以和兒子來算算,其實每個月吃飯下來,需要800以上。那么每個月電話的費用你們兩個需要2百左右。那么兒子如果在學校學習的話,每個月需要花的錢,不會少于300。
家長:
我想兒子不會聽我們算這個的,他只要結果。
何老師:
是的,如果你覺得他不聽的話,那么也就是說,你們家從來沒有讓兒子操過心的。
家長:
是
何老師:
所以他覺得你們能辦到,就是不辦到。
家長:
可能因為我們沒有理財觀念,兒子也沒有想過吧,因為兒子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給他零花錢,他有時會一次花掉買畫片(其實想想也很少,一個月五塊)而我一個朋友的兒子和他一樣大,一塊錢也舍不得花,說我花一塊錢,還不如去贏別人的呢。
何老師:
所以孩子就不知道,哪些錢應該化在什么地方更好?滿足自己什么更好?孩子才會胡亂的,不考慮承受能力的提要求。
家長:
嗯,但兒子從來都是買玩兒的,不買吃的。以前不,他很少要買東西。
何老師:
他以前很少要買。但是我能從孩子的話中聽出來,孩子不是象其他的孩子一樣糾纏你們去買,而是你們不答應,他也就算了,不再說了。進而向你們提的要求越來越少,所以這次我希望你能這樣和兒子說:
第一、兒子,你想要的手機,媽媽也想要,功能多,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第二、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來準備,因為咱們家的收入就是3000多,媽媽去看了你要的手機,價格是多少。
第三、在你等待這個時間中,媽媽準備給你換一個至少你可以發(fā)短信,接聽電話的手機給你,等到媽媽攢夠了錢,就給你賣。
第四、要攢夠的話,媽媽準備每個月怎么來做。比如每個月存多少錢,為了這個手機大概需要的時間是多少。
第五、是這樣存錢,可以請兒子來監(jiān)督。
你這樣說,看看可以不可以?或者,把這個變成一個信件,給兒子。
家長:
他哥哥的手機800多,我想他是不是要那樣的?
按您說的做,一個月存100元,不到一年,就夠了,那我真的要給他買嗎?孩子用這樣的手機是不是有點兒過呀?
何老師:
最終的結果也不一定會買,因為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欲望會發(fā)生變化。我現在的意思是:讓孩子感到,媽媽對待他的要求很認真,而不是搪塞。
家長:
如果兒子提出現在拿出錢來買呢?總不能說一點積蓄也沒有啊。
其實我們沒讓孩子知道我們的狀況,兩邊老人都在農村,以前老人都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費用也越來越多。孩子以后也會花的更多,我們現在壓力變大了,以前沒覺得。
何老師:
是的,這些都是需要讓孩子知道的。
我這些情況,在兒子小學的時候都告訴他了。需要給爺爺奶奶、需要給姥姥姥爺、需要給你和媽媽爸爸留下醫(yī)藥費用,和其他的應急費用、需要安排吃飯等生活、需要交通和信息費用、需要一點應酬、還需要家庭設施的更新等;我都會和孩子說。
家長:
我以前沒說??!
何老師:
以前沒有說,現在也可以說;只是要找到一個機會;也需要你先考慮好,每項具體化的錢是多少?而且最好是,你和丈夫在兒子面前討論一下你們大概的各項開支。
對了,前面的還包括以后兒子要結婚、要上學或者要做什么投資的一點費用等,不要說手機的問題,而是說我們家的花費如何保證目前的使用,和以后預防風險的問題。
如果兒子要插話,你們就聽著;這是對兒子的一個教育。
家長:
兒子會不會反對我們說?聯想到自己的要求 。
何老師:
兒子反對,你也可以說;我們要想辦法在考慮你的要求,這是需要認真的謀算一下的。
家長:
那如果說每月存一點的話,多少合適?
何老師:
我看150元比較合適,這樣等的時間短一些,照顧到兒子的情況,或者200元。
家長:
時間短比較好?
何老師:
是,不能太長了,太長了,就沒有了意義;那就等于拒絕了兒子。
家長:
好的,我明白了,兒子的要求也不是很過分,現在的孩子條件好了,在他這人年齡拿的手機都比我們的好。
好吧,我今天和兒子談談,明天見!
何老師:
明天見!現在你是愿意見兒子了:)快去吧!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