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今年40歲了,在媽媽的青少年時期,媽媽雖然很多行為是叛逆的,但是媽媽的學習成績很好,媽媽當時因為好的學習成績,是男生和女生的核心。媽媽也樂意當這個核心,她會努力的幫助其他的同學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也樂意幫助同學解決其他的問題,甚至有時會采用讓家長持反對意見的行為。媽媽自己評價自己:“我是一個學習很好,用工不多的壞孩子?!?/p>
她的兒子今年13歲,是初一的學生。據(jù)媽媽說,從上幼兒園開始,他的學習成績就讓家長和老師都很頭疼。在學校聽課時,他是要鉆在桌子下面的。學校的老師拿這個孩子沒有辦法,只有媽媽到了,才會讓這個孩子做些事情。這個孩子我已經(jīng)接觸過兩次了。對他出現(xiàn)的問題有了初步的認識。
第一個問題是孩子等待著別人對他的生活作出安排來。
在吃飯的時候,我問他:喜歡吃什么呢?他說:隨便。我說:隨便在我這里就是不想吃。他接著說:隨便,餓就餓著,我反正以前也餓過很多次。但當我真的不管他了,他會發(fā)牢騷,但是聲音很小。當我提供給他要吃的東西,他會吃的很多。
第二次我要他自己點東西吃的時候,雖然還有一絲的不樂意,但是會把自己不喜歡吃的告訴我,讓我?guī)退麃睃c。第三次吃飯的時候,他自己就開始點了,不好吃,我也不說什么,也不再為他再提供其他的吃的東西,除非他自己說出來。
第二個問題是這個孩子對學習很抵觸。他自己知道要寫作業(yè)的,但是他會把作業(yè)故意的變成最容易的,和最簡單的,可以很快完成的,然后放心的去玩自己的游戲。對他的媽媽讓自己去補課,學習的行為,他感覺到很氣憤。為此在家庭中經(jīng)常發(fā)生劇烈的爭戰(zhàn)。幾乎每次學習都變成了母子兩個爭戰(zhàn)的過程。我讓他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他基本上只做了作業(yè)的很少的一部分,簡單的計算和選擇題做了,還有預習只是在哪里看了一下,就說自己做完了。不過,他所做的簡單的計算題還是基本上都做對了。
第三個問題是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他只要一個玩不過去,就會轉(zhuǎn)換一個游戲來玩,所以他玩的游戲基本上都是很簡單的,和他這個年齡相比有些幼稚的游戲。我要求他,玩紅警的游戲,不允許換,如果換,就意味著不玩,他第一關不斷的在說“太難了,太難了,我玩不過去。”但是在總結(jié)之后,堅持了過去,他自己就過了第二關,牢騷也沒有那樣多了。
從這些問題中,我能感覺到這個孩子內(nèi)心的依賴感很強,對經(jīng)常媽媽強迫他進行的學習充滿了挫折感和厭惡感,同時他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作為和想法,所以基本上不負責任,也不去關心。他對痛苦基本上是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只要能暫時的緩解就可以。
從孩子的表現(xiàn)和媽媽的敘述中,我能感覺到,這個孩子在學校上基本上是采用著一種:消極的不做主義,用此來打敗他的媽媽。但是同時,對媽媽保持著一種很復雜的感情。比如家里有人來了,媽媽要給別人打電話,他就要趕緊過來和媽媽說話,對媽媽的心不在他的身上這點,很敏感。而他的媽媽和他在一起一樣是很矛盾的。他的不做主義,和做的時候滿腹的牢騷和做不好的時候?qū)寢尯推渌说闹肛?,讓媽媽很痛苦,所以媽媽很想和他分開。但是一旦媽媽和他分開了他,媽媽又感覺到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行,離開了她什么都做不到,學習不行,生活不行,也不會交朋友,然后媽媽又很快的把孩子拉到自己的身邊。拉到自己的身邊后,他又和媽媽之間形成這種既依賴又對抗的關系,而在媽媽那里是處處要管理他,而他卻是處處和媽媽對抗讓媽媽感受到挫折。在學校中他會不斷的出些問題,比如不寫作業(yè)等,這樣不斷的讓媽媽感受到:只有媽媽對他負責,管著他,他才會學點東西,才會不被其他的人欺負。于是在這個過程中基本上形成了媽媽不得不管,如果不管媽媽放心不下,兒子又對媽媽的管對抗,但是又創(chuàng)造條件讓媽媽管這樣一個奇怪的循環(huán)。
這個循環(huán)是病態(tài)拖累的典型特征。
相鄰博客
- 壓力不是來自于他人,而是來自自己對自己的否定 [2008-10-08 00:28:00]
- 媽媽和兒子的感覺如此的不同 [2010-03-27 11:59:00]
- 孩子在學校被打之后 [2010-03-28 15:24:00]
- 很無聊 [2010-03-29 16: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