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什么恨自己的父母?
這是一個初三的孩子寫出的一段話“蒙蒙,小藝,還有我,從小便一起長大,不折不扣的發(fā)小。小時候一起闖禍,一起被罵,一起玩耍。長大后,因為相同的性格,沒有彼此離開。我們的共同點,就是缺少親情了……小藝父母離異,母親與后爸一起,后爸對他很不好……蒙蒙從小父母離異,甚至沒見過自己的生父,現(xiàn)在與后爸生活在一起……比起他們,我是比較幸運了,至少父母沒有離異。但是因為我有個弟弟,他的父親因犯法進監(jiān)獄了,關愛他,便成了所有親戚的共同任務。于是,他又有了父親,同時,我也失去了父親……我跟父母的關系相當差,有一次甚至差點殺了他們。于是我們走在了一起,互相關照,互相舔傷?!?span lang="EN-US">
這個孩子的父母很困惑,為什么他如此的嫉妒自己的父母對弟弟的愛呢?為什么他一點感受不到父母對他的愛呢?
他曾經給我,還有父母多次講過他8歲的時候一件事情,從這個事情中可以看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那是夏天的一個晚上,弟弟也在他家,媽媽在單位里值班。爸爸一直在和弟弟逗著玩,他寫著作業(yè),自己玩自己的。這時他一直希望爸爸可以對他夸獎一下,但是爸爸沒有,他有些失望,心里就覺得爸爸不喜歡自己,就是好好學習,爸爸似乎也感覺不到自己有多好。該睡覺了,他躺在床上聽著外面的雷聲,感覺到害怕,要和爸爸一起睡覺。爸爸說:“你這么大的孩子了,怕什么啊,自己睡覺?!比缓蟀职趾偷艿茉诹硪粋€屋子里睡下了。他害怕,也有些對爸爸生氣,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了,出了一身的汗,他要開開空調,爸爸說:“又不是很熱,外面下個雨,你還開空調?”他生氣的哭了起來。他覺得自己的爸爸一點都不愛自己。
他的媽媽從小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家庭中,嫁給他爸爸之后,感覺到突然窮了起來,因為他爸爸那時大學畢業(yè)不久,工資收入很少,媽媽也剛上班,收入也不多。所以媽媽覺得自己失去了優(yōu)越的生活,一直就和爸爸生悶氣。從他出生開始,媽媽經常的沉浸在自己失去優(yōu)越生活的悲傷中,沉浸在丈夫無能的怨恨中,而且媽媽對錢控制的很嚴,就怕家里的錢不夠花,自己會遭難。所以從小他雖然跟著媽媽,但是媽媽對他的關注很少,他看到媽媽不高興的樣子,自己也不敢提出什么要求。爸爸雖然和善一些,但是爸爸工作很忙,很少在家,所以大部分的時間,他都是自己一個人乖乖的在家里的。
在一個孩子的心里,他是很難去理解爸爸媽媽當時的情況的,他從潛意識中會覺得:爸爸媽媽愛我是天經地義的。如果媽媽不愛我,就是我不好,如果爸爸媽媽不高興,那一定是自己做錯了,是自己做的事情不好,讓爸爸媽媽不高興了。所以他從小就很乖,從不向別的孩子一樣要求爸爸媽媽做這個做那個,而是自己和自己玩,或者找小朋友玩,自己用心的學習,他希望自己能做到很完美,然后爸爸媽媽就會喜歡自己。他做一個事情,會很留意爸爸媽媽的反應,如果爸爸媽媽高興,他就會快樂,如果不高興,那他就會心里覺得很沮喪。用他自己的話說:“從小以來,我一直都以為自己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人,算不上完美卓越杰出,但,至少也會比揀廢柴的人要強多了?!卑职謰寢尪己芸蓱z弟弟的遭遇,所以只要是弟弟來,爸爸媽媽都對弟弟幾乎是有求必應,他看到弟弟能輕易地獲得爸爸媽媽的愛,心里很不平衡,就會拿話來羞辱弟弟,比如:“你是個笨蛋,什么都不會做?!倍@時爸爸媽媽一定會教訓他,要他愛護弟弟。他沒有因為貶低弟弟,讓爸爸媽媽喜歡上自己,反而還被爸爸媽媽教訓,所以他就特恨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有這個弟弟了。
但是平時這些怨恨都壓抑在心理,是說不出去的。他上初三之后,因為一直以來學習比較好,所以老師覺得他只要努力可以考上當?shù)刈詈玫母咧?,爸爸媽媽也用這個來要求他,他自己更覺得只有考上這個高中才能證明自己優(yōu)秀。他變的越來越不能看到自己有缺點和問題,所以在一次爸爸給他講題的時候,父子兩個人因為理解的不一樣發(fā)生爭吵之后,他突然感覺到自己再也無法學習好,無法做到優(yōu)秀了,他把自己這么多年積壓起來的怨恨一股腦的發(fā)泄了出來.
在孩子的心中,他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是圍繞他的快樂和需要而轉的。在這個基礎上,孩子逐漸的發(fā)展出來照顧他人的需要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孩子從小難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愛,那么他就會一直把心用在爭取這個愛上,爭取而不得,就會怨恨自己的父母。而父母是以成年人的想法去看孩子的,覺得孩子應該知道愛父母,愛自己身邊的人。所以父母就不能理解孩子的狀態(tài),也無法明白孩子的怨恨來自什么地方。
相鄰博客
- 媽媽和兒子的感覺如此的不同 [2010-03-27 11:59:00]
- 很無聊 [2010-03-29 16:26:00]
- 還要教孩子做老實人嗎? [2010-04-03 20:20:00]
- 轉變 [2010-05-29 19:1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