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單親家庭所遭遇的問題--社會關系篇
每個人都需要朋友。交朋結友,除了可以交流經驗,互表關懷外,還可以互相鼓勵和幫助。和諧的人際關系亦可同時增強自信,保持心境開朗,精神健康,又可增廣見陣,不與外界脫節(jié)。
部份單親封閉自己,以為可以避開是非免受別人騷擾;亦有些單親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子女身上,忽略自我需要。待子女較為長大,有自己的生活,向外發(fā)展后,單親家長便感到寂寞無邊,生活失去意義。封閉的生活除了局限自己外,還剝削了孩子接觸朋友的機會,影響他們的人格發(fā)展。
重建社交圈子,當然需要從頭適應和磨練社交技巧。當生活圈子擴大,家長可能要面對再與異性相處的問題,甚或再婚。以往婚姻的經歷,只宜作為參考,并非表示以后仍會重蹈覆轍。有充份和審慎的考慮,自然的去認識、結交、相處,吸取過往的教訓重新去愛,仍然會有美好的姻緣。
幾個例子,幾個分享
CASE1 與前夫、前妻關系的困擾
CASE2 走出自我封閉的轄制,以免危及自己和子女的人際交往
CASE3 擺脫婚變的負面情緒,積極勇敢地開拓未來的人生
CASE4 重建自信,走入人群,再覓姻緣
給單親家長的話
關于社會關系的建議 對于再婚的建議
CASE1──與前夫、前妻關系的困擾
美鳳已離婚二年,可是前夫家對美鳳的批評仍舊在親友間流傳著,令美鳳不得不考慮重新整理她的人際網絡
分享:
離婚,常是男女雙方、甚至是雙方家庭沖突后的結果,而離婚女人卻常必須獨自承擔沖突后果,如前夫家庭對其言行的指責,常造成離婚女性及其子女開始新生活的困擾。
但這卻是離婚女性必須面對的課題,學習如何坦然面對此一事實是必要的,會有想逃避、憤怒的感覺也是正常的,要跨越這樣的心理障礙, 是極為困難的??墒侨绻约簾o法面對事實,又如何走出畏縮、指摘,而重新接受人生的挑戰(zhàn)?
許多舊的觀念需要去改變,來自他人的議論或指摘,會不會影響到你跟孩子的生恬,端看你的內心如何對待?真的要去面對的是自己的內心,想想自己所真正需要的,試著去在人際關系上做一些取舍,例如先建立起最基本的人際網絡,從找?guī)讉€親密的好友開始吧!因為他們將是妳最好的支持伙伴,幫助妳容易走出過去,同時,子女也可以在妳的人際關系逐漸穩(wěn)定后,獲得正面的鼓勵不再被傳統(tǒng)的聲音所箝制,勇敢的迎向未來。
CASE2──走出自我封閉的轄制,以免危及自己和子女的人際交往
如茵因丈夫外遇而主動提出離婚,丈夫自動放棄子女監(jiān)護及撫養(yǎng)權,言明每月支付一萬元,于是如茵成為單親家長。孰料,女兒卻因成績不佳,慘遭退學,賦閑在家,平常沉默寡言、沈溺連續(xù)劇、接電話沒禮貌、態(tài)度不耐煩……
分享:
如茵個性內向,加上離婚的打擊,使她更顯退縮,又將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在女兒身上,卻不自覺其所造成的剝奪與傷害,女兒也畏縮在母親的護翼下,像這種表面沒事,底下暗潮洶涌危機四伏的單親家庭,不在少數。
不論是離婚或喪偶,單親家庭都必須肩負起極大的責任和壓力,直接面對是痛苦的,因而許多人不自覺地選擇了逃避的方式,而使狀況更形惡化。若無法調適自己以開放的心態(tài)面對家人和社會,極容易走向自我封閉的死胡同里:既以自己的家庭破裂為恥,而羞于啟齒;又因情感上確實受過傷害,遂筑起一道自我防衛(wèi)的墻,不愿再花心思經營自己新的人際關系。
其實懂得善用社會資源,懷抱一顆健康的心,也是可以建立一個甜蜜又溫馨的單親家庭,隨著親子互動及個人生活拓展而有變動的可能。
離寡單親本身最需要的是相信:以人助自助度過難關。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開放進取的精神與樂觀的態(tài)度,接受及運用社會資源,來幫助自己及家人,趕走沮喪,迎向新生。
CASE3──擺脫婚變的負面情緒,積極勇敢地開拓未來的人生
鳳萍在45歲時與先生離婚了?;叵胪?,她與丈夫辛苦奮斗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番局面,不料丈夫卻在有錢有閑的情況下,背叛了她,另結新歡。走出婚姻后,鳳萍卻無法弭平自己憤怒的情緒,終日嗟嘆,她真的不知道,到底要被這種負面情緒新磨多久?……
分享:
一件破碎的婚姻,是生命中很大的傷痛,而目前社會上對于離婚者,普遍抱有一些偏見,這更無形地增加了當事人心理上的負擔。但是,如果從積極的意義來看,能夠結束一段不愉快的感情,重親站起來,開創(chuàng)人生新的契機。不也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嗎?
一個人剛離婚時,往往會焦慮不安,甚至會否定自己,他(她)必須以新的眼光去看先前的婚姻,也許不全是對方的錯,自己也須負一些責任,其次,離婚者應該要愛自己,照顧自己,學習一些工作技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她才可以去跟周圍的人互動,最重要的是先肯定自己,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拓展自由的新生活;其次,要鼓勵自己多參加活動,不一定要再找第二個伴侶,而是去尋找新的生活,這樣人生才會更開闊,更有意義。
CASE4──重建自信,走入人群,再覓姻緣
小莉在極年輕時,奉兒女之命成婚,之后才知和先生個性上諸多不合,時起沖,昔日溫存的白馬王子竟對她拳打腳踢,不得已而結束了這段孽緣,而今小莉雖未滿 30,身邊還帶著個10歲的女兒,但經過打拼,經濟上也還過得去,只是芳心寂寞,極渴望能擁有第二春,但女兒卻反應激烈,她該怎么辦呢?……
分享:
過去單親族,二度單身者,多不敢奢望再覓姻緣,如今隨著社會開放,思想開明,二度單身者的婚姻路已不若過去坎坷,專為二度單身者牽紅線的機構也越來越多。
但邁向再婚之路時,應第一優(yōu)先考慮子女的態(tài)度,包括:我的孩子能接受嗎?對方的孩子可以接納嗎?會不會反彈呢?因此最好早早給孩子們心理準備,常讓對方與孩子來往,接納孩子,讓孩子與新爸爸、新媽媽間建立感情是很重要的。
給單親家長的話:
成為單親家庭,是許多家長及子女始料未及的人生遭遇,在這個心情最低潮,感覺最無助的時候,往往更需要朋友和家人的關懷和協助,才能讓自己盡快面對創(chuàng)傷,重整步伐。所以,千萬不要疏遠真正關心你的人,也不要吝于踏出腳步,多向外尋找支持,你會發(fā)現,單親之路其實可以更加繽紛而亮麗。
關于社會關系的建議:
交朋友以友誼為出發(fā)點,不要一開始就擺出擇偶的姿態(tài),情感的流露才會愈加自然而誠懇。
千萬不要為了麻醉自己而縱情聲色場所,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也盡量不要去惹有婦之夫。
一次的婚姻失利已夠折磨人了,所以在交異性朋友時一定要有寧缺勿濫的心理。
多參加一些支持性、成長性的團體,不但能使自己過得更充實,心態(tài)更豁達,而且也較容易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心理建設中,首要去除離婚后的不安定感,通常得給自己半年至3年的療傷期,在療傷期中,不給自己壓力,一切隨緣。
建立自信,除前次婚姻的恐懼,對工作生涯前程,有一個重新的思考及計劃,也不要太急于論及婚嫁,以免再一次挫敗,或是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結中而無法自拔。
坦然面對過去, 除離婚帶來的恐懼,如果要再婚,應做最健全的心理建設和婚前溝通。
對于再婚的建議:
不要匆匆再婚,尤其是半年內再婚,因為人在重大的情緒中,決定的事情往往是會后悔的。
不要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態(tài)。
再婚時需要多一層深思熟慮,因為再婚的「人際關系」將更形復雜。
婚后的居住環(huán)境對自己子女有否影響要先考慮。
彼此對金錢、財產的看法,可能要先小人后君子,言明在先。
對彼此以前的姻親關系,要坦白溝通,決定如何交往,彼此交換意見。
了解彼此的看法,對孩子的教養(yǎng)有無意見分歧。
再婚后,自忖會不會造成比第一次婚姻要付出更多的包容和忍耐,而過得更不快樂。
有無可能讓兩個家庭保持原狀,而大人間保持親密的關系,滿足身心的健康。
來源:網絡
相鄰博客
- 女性單親家庭所遭遇的問題---經濟篇 [2009-03-23 21:49:00]
- 母親離異找男友 26歲兒子揚言跳樓 [2009-03-24 19:17:00]
- 女兒可以見媽媽嗎? [2009-04-08 23:31:00]
- 單親家庭的明星們 [2010-07-23 11:2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