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單親家庭子女健康成長的八把“尺子”
堅強不堅硬。一些單親家庭特別是喪偶家庭,由于生活狀況差,家庭負擔重,家長常教育孩子要堅強,并著意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個性。在逆境中成長的孩子常把一些負性情緒埋在心里,“男兒有淚不輕彈”。一味強調“堅強”,缺少溫情教育使他們心腸變得堅硬,所以有些單親家庭子女不懂關心家人,冷漠自私讓人震驚。因此單親家長朋友在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他們溫情的一面,剛柔并濟更為有效。
獨立不獨處。與雙親家庭相比單親家庭的孩子得到呵護的機會較少,許多事情家長讓他們自己去做,由于生活的磨煉,這些孩子自理自立能力、適應能力都比較強。但是有的單親家長認為獨立就是獨處,不和其他人打交道,不依賴他人,自己解決自己問題。這種理解有失偏頗,獨立并不一定獨處,尤其在當今社會,在共處中培養(yǎng)獨立人格更為重要。要教育孩子學會與人共處,在共處中學會做人做事,在合作中提升獨立能力。單親家庭子女獨處機會較多,與人共處的機會較少,家長要引導他們多和親戚朋友鄰居中同性別的成人交往,這也有利干孩子性別角色社會化。
嚴格不嚴厲。單親家庭對子女教育比較嚴格,一些家長由干喪偶、離異、失業(yè)、生病等原因生活艱難,他們往往把改變逆境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期望值過高,有些單親家長認為嚴格就是嚴厲批評、懲罰、體罰孩子。有的單親家長把孩子當作出氣筒,把對對方的不滿發(fā)泄在孩子身上,這不僅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對孩子嚴格要求沒錯,但要以尊重孩子人格為前提,以積極有效的方式為手段。過分嚴厲不會取得什么理想的效果。
關愛不溺愛。單親家庭由于親人亡故或離異,出于一種補償心理,有的家長溺愛孩子,導致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自我為中心,好逸惡勞,驕縱放肆,社會適應能力差。過度的愛會淹沒孩子,真正的關愛孩子要做到關愛有度,既不是溺愛,也不是愛的缺失,過分冷淡過分呵護都不利干孩子的成長,因此關愛孩子要做到愛之有度愛而不嬌。
破碎不破摔。單親家庭破裂不完整,家長沒足夠的時間來管教孩子,孩子一旦受挫,家長沒進行有效引導,易形成破罐破摔心理。孩子自尊心逐漸喪失,照著壞習慣往下走,在泥潭中越陷越深,不可自拔。單親離異家庭,有的撫養(yǎng)一方疏干管理,而另一方不愿承擔責任,結果讓孩子成了“多余人”,孩子的自尊心遭到挫傷,也易形成破罐破摔的自卑心理。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喚醒其自尊,以美好的前途來引導他,以榜樣的力量來鼓舞他,家長也不能放棄希望。
談心不攻心。單親家庭要經常和子女談心,加強親子間溝通,消除隔閡,增進親情。談心的目的是交心做朋友。單親離異家庭有的撫養(yǎng)方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對孩子進行攻心。說對方壞話,讓孩子疏遠對方。離異父母要避開雷區(qū),不要把不滿仇恨埋在孩子心中。真正愛孩子就要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困惑,盡量不談雙親之間的矛盾,盡量給孩子一個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
期望不厚望。單親家庭生活困難,經濟條件差,常遭人歧視,家長迫切要求改變現(xiàn)狀,對孩子期望值普遍過高,望子成龍有之,逼子成龍也有之。過高的期望難以實現(xiàn),這對孩子心理造成較大的壓力,孩子會引發(fā)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家長要降低期望值,要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成長,欲速則不達,望子成人比望子成龍更重要。
自信不自大。單親家庭情感條件欠缺,生活困難,大多單親家庭子女比較自卑。培養(yǎng)其自信心是戰(zhàn)勝其不良心理的重要武器。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家長卻鼓錯了勁,讓孩子自信過了頭,讓孩子變得自我為中心,自高自大,自私自利。
單親家庭子女教育歷來是一個難題,有效解決這個難題,家長要把握好適度的原則。生活中意想不到的變化對他們產生何種影響,并不取決于這些變化本身,而取決于我們對這些變化的態(tài)度和應對策略。單親家長要進行自我調適,正視家庭變故的現(xiàn)實,積極解決子女教育問題,讓單親家庭也能成為孩子快樂成長的沃土。
來源:http://www.chinababy365.com/yuerzhuanti/index.php?do=view&id=61
金麗莉收錄
相鄰博客
- 向他們學習如何去好好愛 [2010-06-21 21:24:00]
- 再婚的挑戰(zhàn)和藝術 [2010-06-21 21:37:00]
- 單親家庭孩子同樣快樂成長 [2010-06-23 22:57:00]
- 談談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 [2010-06-24 10:3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