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遷:單親家庭的不等式
雖然單親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單親群體也在不斷壯大,并用自己的生活來證明單親同樣有幸福和希望,但是,客觀地講,在很多的時候,單親和離異還會被人們躲在角落里“竊竊私語”。而這種糟糕的輿論和落后的價值觀,給單親部落帶來了很多的煩惱和壓力。要想做一個幸福、成功的單親媽媽,必須對自己和現(xiàn)狀有一個健康、科學(xué)的認識,對那些輿論中的偏見有一定的過濾能力。在此,我把幾種常見的偏見集中討論一下:
1。離婚不是失敗
失敗的不是現(xiàn)在的離婚而是當初的選擇。離婚不是感情的失敗而是失敗的結(jié)束。相反,離婚意味著覺醒和堅強,只有擁有健康人格的人才不會無原則地委曲求全,離婚意味著對自己的尊重和對自由的追求;擺脫婚姻的慣性、打敗內(nèi)心的妥協(xié)、忍受別人的評價、獨自擔起生活的重擔,做到這些決非易事,離婚需要勇氣和決心。所以,離婚其實證明了我們不將錯就錯的覺醒和堅強,即便它不能讓我們?yōu)榇俗院?,也至少讓我們?yōu)榇烁凶饑溃荒切┰缇蛻?yīng)該離婚,而始終沒有勇氣改變現(xiàn)狀的人,才是最可憐的,她們不僅是糊涂的,而且是懦弱的。
2?;橐鼋怏w不等于不幸
婚姻破裂并非不幸,真正的不幸是我們不能擺脫痛苦的婚姻。不良婚姻的破裂就仿佛從自己身上做一次癌癥切除手術(shù),雖然很疼很疼,但是這種痛苦是噩夢后的警醒的痛苦,這遠遠好過噩夢的繼續(xù)。舊生活的結(jié)束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離開那個糟糕的兩人世界,讓我們重返自我,更自由、更瀟灑;消除那種造孽般的彼此依賴,我們可以更像一個真正的人那樣活著。
3。單親不是殘缺
單親的家庭不是殘缺的家庭,而是家庭的一種。衡量一個家庭是否殘缺的標準不應(yīng)該是人數(shù)和性別,而應(yīng)該看它是否具備充足的愛、歡樂,以及它能否給家庭成員提供支持、歸屬感。同床異夢的夫妻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夫妻。感情冷漠的家庭,即便父母雙全,也不過是一個旅社。
4。單親家庭未必對孩子不利
單身媽媽們經(jīng)常為這樣一件事憂心忡忡:擔心自己的孩子因缺乏男性的影響而導(dǎo)致成長不利。當然,單身爸爸們則擔心孩子因缺乏母愛而出問題。其實,這種擔心雖然不無道理,但并非盡然。孩子的成長,是由遺傳因素、環(huán)境刺激、個人選擇共同決定的。父母是環(huán)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并非無以取代,孤兒也可以成長為一個出色的人。也就是說,沒有父親或者母親,孩子未必發(fā)展不良。但是,如果孩子生活始終接觸不到男性的榜樣或者女性的榜樣,那才將會影響孩子發(fā)展。事實上,許多事例都證明了這一點,孟子、成吉思汗、歐陽修都是
生活在單親家庭,而孔子則索性是一名私生子。這都說明,單親家庭未必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5。單親成員不是弱勢群體
發(fā)達國家離婚率遠遠高于發(fā)展中國家,大中城市離婚率遠遠高于小城市和農(nóng)村,高知家庭離婚率高于文化低層次家庭,經(jīng)濟富足的家庭高于經(jīng)濟貧困家庭。許多人之所以不離婚是因為傳統(tǒng)觀念束縛、性格軟弱或者離了婚生活無以為繼??陀^來講,除了一些特殊原因外,離異是一種“奢侈”的選擇,它需要當事者有能力承擔自己的生活、能夠沖破世俗和傳統(tǒng)觀念、有更為獨立和成熟的人格,所以,單親成員不僅不是弱勢群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在經(jīng)濟和精神上比普通人更為優(yōu)越,尤其是那些主動選擇離婚的女性們。
6。單親媽媽并非與幸福無緣
顯而易見,許多單親媽媽感覺自己年齡偏大,還帶著一個孩子,回首此前的婚姻或許還心有余悸,更加之擔心未來的配偶對自己的孩子不好,從而對婚姻望而卻步。事實上,這并不是單親媽媽唯一的選擇,障礙與其說來源于年齡和孩子,不如說來自于自己那顆缺乏自信、前怕狼后怕虎的優(yōu)柔的內(nèi)心。女人的每個年齡段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越是自信、自重,就對異性越有吸引力。放下包袱、坦然面對,幸福永遠都在。著名演員宋丹丹、著名作家羅琳就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相鄰博客
- 單親的孩子需要“魚爸爸” [2010-07-01 23:47:00]
- 單親寶寶的心理暗戰(zhàn) [2010-07-01 23:54:00]
- 陽光單親媽媽的修煉心經(jīng) [2010-07-02 00:08:00]
- 鏈接:讓人驚嘆的單親精英群 [2010-07-02 00:1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