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斌;董建勤
你是我?guī)Т蟮?,不也挺好?(來信?/strong>
編輯同志:
您好!
我女兒今年3歲,還未上幼兒園。我在學校教書,妻子開了個復印店。我們忙不開,就把孩子送到老家跟祖父母一起生活。從此,女兒染上不少壞習慣:動不動就哭哭啼啼要錢買零食,吃零食上了癮,幾乎代替了主餐;鞋帶松了,把腳一伸,旁邊的爺爺奶奶趕快蹲下來給她系上……
看到孩子被嬌慣成這樣,我們就想有意識地讓孩子吃點苦,鍛煉一下她的能力和意志,可一邊的老人心疼了,又是哄又是摸又是嘆,好像遭了天大的罪似的;孩子做得不對了,訓斥幾句吧,老人們就不依不饒;假期在家,孩子學會了自己穿衣服、穿鞋襪,可一到爺爺奶奶家,就又恢復原樣……
我急了:“這樣做,對孩子將來沒好處!”
那邊一句:“你是我?guī)Т蟮模灰餐??”頓時讓人無言以對……
面對可親可敬的爺爺奶奶,您有啥高招?我們究竟應該怎么面對“隔代親”,如何面對“隔代教育”?
江蘇省江都市樊川中心小學 范建斌
揚長補短爭主動(編輯點評)
董建勤
城鎮(zhèn)雙職工家庭中的隔代教育是一個頗令人無奈的話題。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趨酷烈,年輕父母一般缺少時間精力進行親子教育。調(diào)查顯示,上海目前約六成的兒童由祖輩為主養(yǎng)育,北京、廣州近一半。這個比例和全國各城市大致相當。隔代教育有利有弊,但社會急劇變化,老人育兒往往謹守陳規(guī),加上四個老人一個孩子的特殊家庭結(jié)構(gòu),弊便常常大于利。如何興利除弊,充分發(fā)揮隔代教育的優(yōu)勢,成為祖父母和年輕父母及所有關(guān)心孩子健康成長的人們所共同關(guān)注的問題。
信中發(fā)生的故事比比皆是。如何提醒上一輩人,不再給孩子無度的、沒有理智的愛?如何提醒年輕父母,想方設(shè)法使隔代教育揚長補短、牢牢把好孩子的品行關(guān)?如何使祖輩的教育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使兩代人的教育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不要讓只有一次童年的孩子成長中有缺憾……這一系列問題確實值得探討,也亟待解決!不過,為人父母無論多忙,都要抽點時間給孩子,切不可完全把對孩子的教育權(quán)、撫養(yǎng)權(quán)交給老人;同時要多與祖輩溝通,明確愛孩子,但不能溺愛;用知識和經(jīng)驗澆灌孩子,別用舊習慣、不良習性影響孩子!這樣才能贏得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主動權(quán)!
祖父母,請掌握“孫子”兵法(專家視野)
趙忠心
有人說,“隔代撫養(yǎng)教育”有害無益,會把孩子給毀了。這話說得太絕對,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領(lǐng)導人李大釗是由伯祖父撫養(yǎng)長大的;英國的哲學家羅素是奶奶帶大的、俄國文學家高爾基是外祖母對他實施的早期啟蒙教育……事實表明,祖父母不單能帶好孫子,也能把孫子培養(yǎng)成材,成大材。能不能帶好孩子,關(guān)鍵不在于誰帶,而主要在于教育思想觀念是否科學。
中國的老年人到離退休時,一般身體還是硬朗朗的。有個孫輩在身邊,既支持兒女工作,也能排遣失落和孤寂,給空巢家庭帶來歡樂。這是個一舉兩得、兩全其美的事。
老年人是過來人,撫養(yǎng)、教育孩子有著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對孩子也耐心細致,照顧周到。但孫輩畢竟不是自己的兒女,中間“隔”一輩。可不要小看這“隔輩”!過去對自己的兒女能嚴格要求、訓練和教育,而面對“隔輩人”,一些老年人卻往往變了一個人,就連性格、心態(tài)都不知不覺地在發(fā)生變化。特別是面對這獨一無二的孫子孫女,怎么也“愛不夠”!昔日在兒女面前,有的是“尊中至極、威嚴十足”,誰也不敢冒犯;而今在孫子孫女面前,往日那種令兒女敬畏的家長架勢和威嚴卻蕩然無存,個別的老年人甚至對孫子孫女“俯首稱臣,惟命是從,百依百順,有求必應”。有人戲言:“現(xiàn)在是有了兒子當兒子,有了孫子當孫子?!边@種變化,根在“責任”二字!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F(xiàn)在的孩子不比過去的孩子:出生盛世,享受著比前輩優(yōu)越得多的生活條件:大多是獨生子女,天然處惟我獨尊的特殊地位;生活在以交通、通訊高度現(xiàn)代化的信息社會,成年人壟斷信息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孩子們的頭腦變得越來越復雜。對此,不少老年人覺得“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深感費力不討好。可見,要做合格祖輩,帶好孫輩,還真的要學習新知識,更新舊觀念,研究教養(yǎng)學問,掌握現(xiàn)代的家教“孫子”兵法。這樣才可能引領(lǐng)孩子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人才。
?。ㄗ髡邽楸本煼洞髮W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人物頭像作者為羅雪村)
爸爸媽媽:借你們一天行不行?(童言傳真)
安徽省濉溪縣南坪小學一年級 朱凱歌
自我記事起,就一直過著“流浪”的生活,不是在爺爺奶奶家,就是去姥爺姥姥家。本想著上學后,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和你們一起吃飯、看電視、睡覺??赡銈兛傉f忙,還是由爺爺奶奶、姥爺姥姥輪換接我上學放學??粗鴦e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開心的樣子,我就直恨你們!好不容易到了“五一”,老師讓我們在假期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一次,到學校后說說自己的想法,可你們還是忙起了總也忙不完的工作……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對我也好,可不知為啥,我就想跟你們在一起……
爸爸媽媽,地球離了你們真的就不轉(zhuǎn)了嗎?我向你們借一天,就借一天,好好地陪我玩一次,長大后,我會還你們一百天。好嗎?
爺爺奶奶:
把我當大孩子吧
江蘇省盱眙縣城南小學五(5)班易安琪
近幾年,爸媽不在身邊,我就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他們對我疼愛倍加。我都上五年級了,上學放學還要接送。這倒沒什么,可自從去了縣德育教育基地后,我深感自己自理能力太差:被子第一天就讓林老師幫著疊了,辮子也是林老師給梳的。我下決心要做個大孩子!可爺爺奶奶連水都不讓我倒,說怕燙著,媽媽回來不好交待……唉!
這還不夠,他們連一點自由空間都不給我留,一個雙休日,上“奧數(shù)”,做作業(yè)擠掉一天。第二天上午復習功課,下午看課外書也就過去了。每次同學來叫我出去玩,都不被允許。
爺爺、奶奶,我多么希望你們給我一點空間,把我當大孩子吧!要知道,小鳥只有在寬廣的樹林里才能自由翱翔,魚兒只有在寬廣的大海里才能暢游啊!
隔代教育實屬無奈(專題調(diào)查)
八成家長更愿自己帶孩子
“大家談”專題組與成長網(wǎng)對近1000個面臨隔代教育問題家庭所進行的問卷調(diào)查表明———
結(jié)論之一:隔代教育弊大于利。由老人帶孩子,76%的家長表示對孩子的生活及安全很放心,但在學習和行為習慣上不放心?!案鶕?jù)你的觀察,孩子在老人身邊形成了哪些性格或習慣?”雖然有58%的家長認為孩子“可以學到尊老愛幼、禮貌、謙讓、節(jié)儉等傳統(tǒng)美德”,但95%的家長認為孩子和老人在一起養(yǎng)成了一些不好的性格或習慣,孩子在家里“變得任性嬌氣、惟我獨尊、霸道蠻橫、懶惰散漫”,其中57%的年輕父母同時覺得孩子在外面“變得膽小、過于聽話、無主見,偏于內(nèi)向”。
有87%的家長認為自己長期不在孩子身邊,會對親子關(guān)系造成負面影響。有83%的孩子“(相比爺爺奶奶)更怕爸爸媽媽”,可雖然爺爺奶奶在身邊,41%的孩子仍感到孤單,92%的孩子表示特別想父母多一些時間和自己在一起。絕大部分家長是因工作忙才不得已將孩子交給老人帶,81%的家長表示如果有時間會選擇自己帶孩子。(調(diào)查設(shè)計:阮芳,練麗丹)
結(jié)論之二:年輕父母和老人溝通有問題。
幾乎所有年輕父母與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產(chǎn)生有或多或少的矛盾。和老人出現(xiàn)分歧和沖突時,82%的年輕父母想極力說服老人,但其中有36%不能說服;有18%的年輕父母則不愿影響和老人的關(guān)系或礙于情面不說出來。當父母和祖輩因為自己的事而爭論或吵架時,有73%孩子表示不知道該聽誰的。
結(jié)論之三:隔代教育指導很有必要。
老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jié)構(gòu)、教育方式等與現(xiàn)代社會存在不小差別。89%的家長認為很有必要通過一些渠道對他們進行隔代教育指導,更新教育觀念與方法,同時促進自己與他們之間的溝通,共同對孩子進行有效教育。
在回答“您最希望教育機構(gòu)、社區(qū)或大眾傳媒等進行哪種方式的隔代教育指導”時,希望老人能參加教育機構(gòu)組織的“隔代教育培訓班”、“祖輩家長學?!钡鹊淖疃?,其次是社區(qū)組織的“雙休日祖孫俱樂部”等祖孫同樂活動及希望大眾傳媒出版、播放指導隔代教育的圖書、廣播、電視等。
八方熱議
隔代教育問題是中國的特色,其他民族似乎很少把教育孩子的天職旁移。原因很簡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最好的老師、最久的老師。
人民網(wǎng)網(wǎng)友
作為孩子的父母,作為老人的子女,我們要善于把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出來或從其他渠道學習過來的家教方法“奉獻”給父母。家庭生活中如果經(jīng)常出現(xiàn)兩代人為教育“第三代”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溫馨景象,家教一定會成功的,孩子也一定會從幸福的家庭中走出,朝氣蓬勃、矯健有力地走向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
成長網(wǎng)網(wǎng)友 馮衛(wèi)東
父母雙方中如有一方能夠“退而求其次”,來個折衷,多擠點時間出來,“隔代教育”現(xiàn)象就會大大減少。
浙江義烏外國語學校 丁德興
祖父母往往容易導致孩子良好精神氛圍的缺失。父母應該懂得,良好的精神成長環(huán)境對孩子健康成長的特殊重要作用。孩子的思想品質(zhì)、性格、行為習慣等形成都離不開父母提供的良好條件和環(huán)境。父母千萬不要以忙為借口,推卸對孩子培養(yǎng)和教育的責任。
江西宜豐二中 戴曉華
老年人疼愛孩子是毋庸置疑的“天性”。但在家教這個全社會都非常關(guān)注的問題上,老年人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shè),老年人和年輕父母都負有不可推卸的重任。
河北省唐山市國防教育辦公室 許貴元
注:本文系《人民日報》與《成長》合作,由《成長》雜志、成長網(wǎng)策劃。
相鄰博客
- 家有一老,帶出一寶 [2007-10-04 10:25:00]
- 新世紀的爺爺奶奶 [2007-10-04 10:29:00]
- 花園鄉(xiāng)創(chuàng)辦隔代教育家長學校 [2007-10-04 10:46:00]
- 分析隔代教育利弊 加強祖輩分類指導 [2007-10-04 10:4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