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調查顯示:
上海:目前0—6歲的孩子中有50-60%由祖輩教育
廣州:將近一半的孩子隔代教育
全國:近五成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
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換言之,隨著社會高齡化趨勢的形成,隔代教育現象愈來愈普遍。年輕的爸媽在生活、工作壓力下,該如何為孩子的家庭教育作最好的安排呢?且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隔代教育的利和弊
利:有利于培養(yǎng)下一代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觀念,而這正是現今一代年輕人所欠缺的。
弊:老年人容易溺愛孩子,由此可能造成下一代性格上的一些缺陷:比如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寬容別人,再者老年人思想相對比較局限和保守,因此也會使得下一代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不到很好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
父母親自帶孩子和隔代撫養(yǎng)之間是有很大差別的:
·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
一般而言,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父母趨于理性,而祖父母則趨于感性。當父母教孩子一種知識,給孩子買一樣東西,滿足孩子的一個要求時,往往會考慮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益,著眼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品格;但老人家對待孩子卻往往出于寵愛,凡事盡量遷就,以滿足孩子的愿望為出發(fā)點,較少理會這種滿足會對他們有益還是有害。
·生活方式的選擇
兩代間的生活方式一定會有較大的差異,年輕的爸媽往往傾向于現代的生活方式,而老人家卻是延續(xù)多年不變的傳統(tǒng),甚至于有些落后的生活方式。而現在的孩子面對未來變化迅速且不可預知的世界,必須具有極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倘若他從小就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習慣于老人們的生活,而祖父母和父母的生活方式又落差極大,當他們回到父母身邊時,就會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甚而產生沖突,這對親子感情是極大的傷害。而且,幼年時期是孩子各方面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許多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將來是很難改過來的。
良好的隔代教育關鍵在于由什么樣的祖父母來教育和怎樣教育。有一些祖父母之所以能把孫子女教育得很好,乃是因為他們具備了以下一些條件:
1、身體健康,精力較好,心態(tài)年輕,樂于養(yǎng)育孫子女。
2、心理健康,情緒穩(wěn)定,沒有精神障礙或偏差。
3、家庭和個人衛(wèi)生習慣良好,不吸煙,不酗酒。
4、了解幼兒的飲食營養(yǎng)和生活護理等常識。
5、性格開朗,人際交往能力強,不固執(zhí)偏頗,對孩子有耐心。
6、喜歡外出活動,常帶孩子外出去認識周圍的世界。
7、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能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
8、待孩子慈愛寬容,但不縱容、不溺愛,善于引導教育。
9、能細心觀察孩子的身心變化,及時與孩子的父母交流溝通。
10、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識、新觀念,以現代化的方式育兒。
隔代教育是一種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只有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發(fā)揮其教育優(yōu)勢,認真克服負面影響,才能使孩子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同時快樂、健康地成長。因此,選擇隔代教育的家庭,祖父母和父母之間要互相理解,經常溝通,年輕的父母要向長輩傳達現代育兒的觀念和知識,而祖父母也要勇于吸收新知識,雙方在教育上達成共識,才能為孩子的家庭教育扎下良好基礎。“易貝兒”中國早教聯盟易貝兒中國
相鄰博客
- 隔代教育是一篇“大文章” [2008-06-30 15:28:00]
- 更新“孫子”“兵法” 隔代教育樂無窮 [2008-06-30 15:33:00]
- 隔代教育不能取代親子教育 [2008-06-30 15:56:00]
- 長大就知道了嗎? [2008-07-03 14:4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