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迫切需要老師耐心友善的家訪
丁洪海
為什么有
如果本著了解學生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學生的經(jīng)歷、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孩子的生活學習習慣等非常多樣的影響孩子的因素,如果本著尊重孩子和家長的態(tài)度,做一些交流或者有針對性的指導或是建議,“精誠所至”,他們會無動于衷?我每一次的家訪都未曾有這樣的經(jīng)歷。
高偉告訴我,要家訪的是他任教的高一(3)吳小軍(化名)同學家,吳小軍期末考試門門掛了紅燈,數(shù)學、外語成績只有二十幾分,語文58分,期末家長會上家長沒有參加,吳小軍自己參加開了家長會并說父母要跟他斷絕關(guān)系,不理他了…….
吳小軍家住在一個單門獨院里,上下兩層至少各五間屋,樓下一部分出租給外地人住。吳小軍媽媽在樓下的飯廳里招待我們并講述了自放暑假至今二十多天張吳小軍一直沒叫過他爸媽和爺爺奶奶一聲,原因就只是期末考試后家長說過要跟他斷絕關(guān)系,以前很少罵過他,從來都沒打過他。我問:“家里的飯他吃嗎?”。吳小軍媽媽說,他只是一聲不吭地吃飯,然后就上樓去……
吳小軍媽媽談了很多鄰居家、親戚家哪個小孩成績怎么不錯,跟吳小軍講要他去向人家請教等,他都只是簡單地“奧”一聲…….我想,總是拿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較,很多情況下起不到激勵的作用,往往是對他們的一種壓抑、打擊,使之自尊心受到挫傷,使之不愿意與人家交往……
高偉談了吳小軍在外語課上已經(jīng)聽不懂,數(shù)學學
怎么幫他?我一下子也很困惑這個話題,然而,還是覺得要看吳小軍有什么打算和想法,自己是一種什么態(tài)度。
我們讓吳小軍走下樓,問:“放假以來在家里怎么度過的?”他說:“做做作業(yè),看看電視…… ”不出料想,一個非?;\統(tǒng)的回答。我說:“時間怎么分配的呢?作業(yè)用多長時間,看電視占多長時間?”他說:“做作業(yè)大概四、五個小時?!备邆枺骸岸紩鰡??”還是我料想的回答:“會做的做了,不會做的就沒做?!?/span> 高偉咂了一下嘴:“會做的其實不用多做了,而不會做的倒是需要做卻沒做!”我接著問道:“現(xiàn)在吳小軍需要的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補課,你們
談到補課,他們開始考慮找哪位老師補課?要不要到華東師大參加補習班……我直言道:“都沒有用的,有哪位老師能專門為你一個人補那么多課呢?你到老師那里去還不是跟平時在學校里一樣很多內(nèi)容還是聽不懂,最后一個暑假很快就流失了!” 吳小軍說英語自己還是不能獨立復習。高偉說:“老師只能起點撥作用,你必須要自己先學習,碰到問題再去問老師,印象會更深?!?/span>
我說:“求人不如求己嘛!還是自己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從頭開始。你以前的書都全嗎?比如,從初一開始的英語書、磁帶等。” 吳小軍媽媽說;“我都幫他收起來了,用繩子捆好放在柜子里?!蔽艺f;“要他自己收拾,這些書平時都用嗎?吳小軍自己知道到那里取么?一分鐘之內(nèi)能取出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料嗎?”默然!我說:“把以前的書拿出來讀,磁帶拿出來聽,會的就快進,不會的可以重復、返回,翻來覆去多聽,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把握?!?/span> 吳小軍媽媽說:“磁帶從來沒聽過。”我做吃驚狀,其實也在意料之中,一般學得不好的學生自學習慣都不理想。高偉根據(jù)我兒子的經(jīng)驗,建議自己看看視頻資料《走邊美國》、《洪恩環(huán)境英語》《神奇英語》等,我插話說:“資料很多,關(guān)鍵要從基礎(chǔ)開始,把手頭的資料使用好,滿足不了時可以添加一些,但目前他的關(guān)鍵問題是能否埋下頭來用好教材。”
我提議去上樓到吳小軍的房間看看學習的空間。我們脫了鞋進了樓上吳小軍單獨一個還算干凈的寬敞的房間,窗簾布遮擋著,一張床,一張雜亂地堆滿了書本的小桌子,一個不知道放了些什么的老式衣櫥,地板上有幾雙鞋子。我說;“需要一個書櫥,象圖書館那樣地整齊排放自己的書本。”高偉似乎覺得我說話不太客氣,于是想轉(zhuǎn)移話題說:“不過他們家要動遷了?!蔽艺f;“書櫥是可以搬動的,不過沒有書櫥也沒關(guān)系。床頭柜里,地板沿著墻壁都可以排放,只要分類有序,自己查找取悅方便即可。”我向他們講述了我自己在大學期間,一個宿舍八個同學都是睡高低雙人床,每人床上沿墻用磚頭包上報紙支撐起一塊長木板做書架…….需要拿什么書,基本在一分鐘之內(nèi)搞定……
我們建議吳小軍在當天盤點整理好自己的所有學習用品,制訂一份暑期每日的作息時間表,在第二天就按照這張作息時間表操作,經(jīng)過一天的學習回顧一下一天的進展和得失。我們約定在
返程途中,我和高偉感嘆,有許多個類似吳小軍的同學極其家庭需要老師不算很復雜困難但需要比較具體細致的幫助指導呀!老師的家訪可以說是“磨刀不誤砍柴功”這種觀察、了解、指導性地家訪有教育的針對性,融洽了學校和家庭的關(guān)系,使孩子和家長受到幫助,明白一些努力的目標和方法,這可要比那些隔靴搔癢的套話、空話、大話不知要強多少倍。
果然,
(2006年7月)
相鄰博客
- 靈活使用課本資料和課堂生成的資源 [2008-06-12 16:38:00]
- 《尋找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的課堂教學后記 [2008-06-12 16:42:00]
- “搞!”“死搞!”“往死里搞!” [2008-06-12 21:45:00]
- 深刻揭批應試教育的10大"罪惡" [2008-06-12 21:5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