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聽班級里的家長或者周圍的人說,孩子吃飯難是比較頭痛也是比較普遍的一個問題,在平時的日常帶班中也常??吹竭@樣的孩子,在我們的班級中,有80%的幼兒存在著吃飯難的問題。究竟是孩子的原因還是家長的原因呢?先來看幾個案例吧!
案例1.在家情況
天天小朋友在家不愿意坐下來吃飯,奶奶整天捧著飯碗追在后面喂,從東村走到西村,奶奶喂一口,孩子看看村邊的風(fēng)景,再喂一口,天天摸摸路邊的小狗。等到一碗飯吃完了,時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了。這情景真令人感到無奈。
案例2.在園情況
“偉偉,把碗里的魚吃掉?”
孩子看著我搖搖頭。
“魚很有營養(yǎng)的,多吃魚會聰明的?!?br /> “老師,你騙人,在家里我媽媽也不愛吃魚的,但是我媽媽也很聰明啊,會打電腦?!?br /> 聽了孩子振振有詞地辯解,讓我深深感到家庭環(huán)境對于幼兒的成長起到多么大的影響。
分析:
吃飯本來是人生存的一種本能的需要,但是現(xiàn)在許多孩子對于吃飯出現(xiàn)的問題卻越來越多。我們常常看到許多的爺爺奶奶端著飯碗追著他們的孫子跑,爸爸媽媽為了孩子能吃飯想出好多好多的方法。鼓勵法,激將法等等方式都用上了,但是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分析原因,發(fā)現(xiàn)如下幾點:
原因一:現(xiàn)在“四二一”的家庭模式,讓父母雙方的長輩對孩子特別溺愛,過分的順從孩子,孩子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么也不用做,連最基本的為自己服務(wù)都不用。要吃飯想坐著吃就坐著吃,想邊走邊吃,奶奶是心甘情愿的跟在孩子的后面,沒有一點的怨言,看著孩子玩的很開心,長輩露出燦爛的笑容。長輩的這種無私奉獻,在潛移默化下,影響著幼兒健康的人格發(fā)展。只會讓幼兒養(yǎng)成“小皇帝”“小公主”一樣的性格,不懂得關(guān)愛別人,只知道享受。
原因二:俗話說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樣的老子就有什么樣的兒子”。父母在家這樣不要吃,那樣不喜歡吃,久而久之,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理。也養(yǎng)成了這樣不吃,那樣不吃的壞習(xí)慣。孩子的行為習(xí)慣,吃飯習(xí)慣……
這些都是要求父母以身作則的警世格言。良好的榜樣就能使兒童學(xué)善,不好的榜樣則使兒童學(xué)壞。父母和兒童自幼相處,接觸時最長最密切,是最可接近的人,又有權(quán)威性,所以他們最先為兒童模仿的對象。家庭是兒童出生后的第一個生活環(huán)境,撫育者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兒童最早最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
措施1:家園互動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而言,良好的進餐習(xí)慣與指導(dǎo)方式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幼兒教育是一種很復(fù)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須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供效“。因此,幼教工作者應(yīng)試圖利用多種資源,提高家教工作實效,促進家長教育能力的提升。
家長走進課堂——專題講座
在我們班有位家長是營養(yǎng)師,我們請這位家長走進我們的班級,請他為班級中的父母講解幼兒飲食的問題。在課堂上為每位家長傳授了很的經(jīng)驗。第一:不要用刺激的辛香料使孩子吃得哇哇叫,下次他就不肯再吃那樣食物了。第二:變化食物的形狀,把孩子不愛吃的青菜或紅蘿卜剁碎,混在絞肉里,做成丸子,讓孩子也有機會吃到他不愛吃的食物,才不會營養(yǎng)不均衡。第三:吃飯時要求孩子在吃飯時間和大家一起做在餐桌前,如果他不想吃也不要強迫他,讓他離開餐桌,但是在下一餐飯之前,除了開水之外,什么吃的都不要給他,也不能喝牛奶。剛開始孩子會哭鬧,但是父母一定要堅持,餓他一兩餐不會有事的,不久之后孩子自然明白乖乖吃飯才不會挨餓。通過這位營養(yǎng)師家長的講解,各位家長受益良多。
班級家長會——暢所欲言
家長會是家長了解幼兒園,班級,教師以及幼兒情況的重要渠道。對此,我實行大膽改變,邊老師高高在上,家長旁聽為人人參與,人人發(fā)言的“參與式”家長會,讓家長也參與班級的管理,大家暢所與欲言,不再有忌諱。家長和老師成了無話不談的親密朋友,教師孩子的好伙伴。為了孩子的吃飯問題,我們召開了一次專題家長會,會上我就“孩子吃飯慢家長應(yīng)做什么?”“如何解決吃飯慢”等問題向家長廣泛征求意見。怡玲媽媽說:“為了孩子的吃飯問題,我想了很多辦法,最后以孩子的興趣點著手,沒有吃完飯,就不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然媽媽說:“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孩子講講故事,通過故事《珍珍的夢》,使幼兒形象地了解不吃飯就沒有力氣了,走路比烏龜還慢,唱歌比蚊子還輕,多難為情啊。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又使孩子懂得了吃飯時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會造成桌面,地面不干凈?!蓖ㄟ^開展故事,說教相結(jié)合的方式,使幼兒初步了解進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簡單的進餐習(xí)慣。笑笑爸爸在會后還寫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詳細介紹了他是怎么樣讓孩子積極主動吃飯的成功經(jīng)驗。我把這封信展示在我們的家園聯(lián)系欄供家長們學(xué)習(xí)和借鑒。
一次敞開心扉的家長會,讓我受益頗深,使我堅定了讓家長參與班級事物,遇事多征求家長意見的信念。通過共同切磋育兒經(jīng)驗。讓我們的家長了解更多的教育方法。
措施2:家家聯(lián)動
交流面對面
為了能讓我們的教育更加有實效性,讓每位家長都能得到育兒方面的知識,我班開展了一次家長與家長面對面的共同交流。根據(jù)主題活動開展情況適時地進行了一些活動。例如:《我最愛吃的菜》請每個家長做一份平時在家自己孩子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帶到幼兒園與其他幼兒共同分享,讓其他幼兒也喜歡吃這到菜,家長與家長之間交流一下,你是如何燒這到菜的,獲取一些經(jīng)驗回去燒給自己的孩子吃。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又喜歡吃了許多的菜,家長也學(xué)到了更多花樣的菜,讓孩子每天都能吃上不一樣的菜。對于幼兒感興趣的菜,吃的也更加快了。
經(jīng)驗共分享
“軒軒媽媽,請問你一下,你家孩子在家吃飯怎么樣啊?”淑婷媽媽焦急地問著軒軒媽媽。
“我們家軒軒從小吃飯都不錯?。 避庈帇寢屨f到。
“我們家孩子吃飯問題可把我搞的頭都大了,無論我用騙啊,打啊,物質(zhì)獎勵??!都不管用啊,你能告訴我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淑婷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我們家孩子從小讓他養(yǎng)成習(xí)慣,在他剛剛3歲多點,就讓他和我們一起用餐,全家人養(yǎng)成習(xí)慣吃飯不看電視,吃飯規(guī)定時間,我們吃完了,就把碗筷全都收起來了,孩子沒有吃完也收起來,到時獨子餓也不給他零食吃。我們?nèi)倚袆邮且恢碌?。時間長了孩子就養(yǎng)成自己獨立吃飯的習(xí)慣,不用大人在后面頂著吃飯了?!甭犃塑庈帇寢尩脑?,淑婷媽媽不停的點頭。并且說:“這個方法真好,今天晚上我就試一試?!?br />措施3:網(wǎng)絡(luò)媒介
溝通零距離
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現(xiàn)代化通訊工具涌入家庭,尤其是電腦的普及,讓家庭進入了一個嶄新交流時代。平時接送孩子的祖輩們,白天很少能碰見家長,我園建立了自己的網(wǎng)站,在網(wǎng)站了設(shè)立了班級主頁,班級組織的活動,針對孩子的各項活動及時上傳。并且我班開設(shè)了一個QQ群,我們每天在網(wǎng)上和家長有一個約定,每天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和家長溝通,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通過這樣一個平臺,為教師,家長提供了及時溝通和交流的空間,對家長提出的問題,孩子在家的發(fā)展情況,家長對班級工作的期望等一一回應(yīng)。在這一平臺上,我們每天會將幼兒園吃的飯菜上傳給家長看,并將幼兒每天的吃飯情況及時告之家長。有教育方面的資源,我們將會第一時間的傳給家長,家長有什么好的信息也能及時發(fā)送給我們老師,讓我們共同學(xué)習(xí)。通過零距離的交流,讓我們的溝通不在是困難。
成效:
通過以上3種措施,讓我班孩子在吃飯問題上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從以前80%以上的孩子存在吃飯拖拉,吃飯?zhí)羰车默F(xiàn)象。到現(xiàn)在達到90%的幼兒都能在家積極主動進餐。讓我更加堅信陳鶴琴老先生說的:“幼兒教育是一種很復(fù)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須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我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yīng)試圖利用多種資源,提供家教工作實效,促進家長教育能力的提升。讓我們的家庭教育更加成功。
紀王中心幼兒園
喬炯燕
2009.10
相鄰博客
- 河北滄州一父親稱無法與兒子相處將其殺死 [2009-12-11 13:09:00]
- 女研究生緣何自殺(騰訊評論) [2009-12-13 10:34:00]
- qq咨詢:女兒與我們很對立了(4) [2009-12-22 12:32:00]
- 江蘇無錫 上網(wǎng)被強行斷電 逆子砍死父親挖去母親眼睛 [2009-12-28 07:3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