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聽得懂還是看得懂
“兒子,你小時候可精得很!”我對兒子說。
“是嗎?”
“你要是醒了,就要用哭聲向媽媽宣告:‘我醒啦,快來抱我呀!’當你看到媽媽走到你睡床前時,你馬上就停止了哭泣,睜著眼睛等著媽媽抱呢!可發(fā)現(xiàn)媽媽沒有抱你的意思時,你就又‘哇’地哭起來了。”
“嘿嘿,誰讓你不抱我呀,我那是在提抗議呢!”
“你呀,就是讓媽媽給抱慣了。那時我請了一年假在家照顧你,常抱你出去。因為抱你,我的腕關(guān)節(jié)得了肌腱炎,嚴重的時候,一個空熱水瓶都拿不起來,先后進行了三次封閉治療。”
“可憐的媽媽!”兒子心痛地說。
“為了自己的孩子,做媽媽的再辛苦也愿意呀。接觸外界環(huán)境多的寶寶聰明。”我解釋道。
“所以我現(xiàn)在好聰明。”
瞧他那得意勁!
“我還常和你聊天,也不管你聽不聽得懂。”
“我聽不懂你還跟我聊什么?”
“雖然聽不懂,但你聽到媽媽在跟你說話,就會有很高興的表情,那雙看著***眼睛簡直在放光。”
“哦,原來是我看得懂。”兒子風(fēng)趣地說。
貼心建議:
媽媽底懷抱是嬰兒溫馨的港灣。嬰兒的哭聲是對親情的呼喚。多抱抱孩子吧,親切地撫摸孩子的身體,對孩子微笑,與孩子“對話”,可讓孩子感受親情,刺激孩子心智、生理的發(fā)育。
弟弟做爸爸了,看著剛出生的兒子,初為人父的喜悅油然而生。他盼望著自己的兒子能和毛毛一樣聰明,便學(xué)著我的樣子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
他用黃色的橡皮小狗在孩子面前捏著;把紅色的撥浪鼓在孩子面前搖著;把各種彩色的畫在孩子面前晃動著;還不時地在孩子面前放放音樂讀讀唐詩什么的,學(xué)得像模像樣的。
一天,我回到娘家,弟弟正對兒子讀著唐詩,手上拿著個撥浪鼓,臉上泛著愛的光輝。懷著對嬰兒特有的柔情,我走了過去。呵,孩子的眼皮正在打架呢,他是要睡了。我不禁笑了。
“你也不看看孩子現(xiàn)在要睡了,”我說,“才剛滿月的孩子,必須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我是讓你在孩子醒著的時候,別讓孩子總看著天花板,要多給他一些外界的刺激。但進行早期教育時,你要觀察孩子的反應(yīng),當孩子疲倦的時候,你必須立即停止。”弟弟不好意思地笑了。
“因為我很勤快嘛!”他自我解嘲地說。
“但愿你永遠是這么勤快!”我衷心地說。
貼心建議:
欲速則不達。對嬰兒進行早期教育時,要觀察孩子的表情。當孩子疲倦時,請立即停止。
教育是細水長流的事,光憑一時的熱情是不行的,必須要有恒心,進行早期教育更是如此。年輕的父母們,你是不是做好了長期的心理準備呢?
毛毛有一個表姐,叫興興,比他只大20來天,可毛毛卻極不服氣稱她為姐姐,因為這個興興原本是他的妹妹,由于在媽媽的肚子里太不老實,提前了40天來到世上,才成了個姐姐。或許是覺得在媽媽的肚子里太舒服了,毛毛卻直到預(yù)產(chǎn)期過了5天才懶洋洋地來到了世上,結(jié)果只得委委屈屈地做了弟弟。唉,可憐的毛毛弟弟,別不服氣啦,誰讓你貪圖享受?
毛毛是吃一塹,長一智。自從來到世上,他就發(fā)誓再也不偷懶啦!小小男子漢,說到就做到,勤快不勤快,比比就知道。瞧,我們姐妹倆一起回到了娘家,這兩個小家伙便理所當然地會面了。這不,毛毛正憋著勁和興興姐姐比上啦!
毛毛和興興都躺在床上,毛毛的一只腳總是有節(jié)奏地打著床,兩只手時不時地舞動著,眼睛也不停地四處張望著,似乎正在尋找人來證實他的勤奮。另一邊的興興便安靜多了。
“你該和興興多聊聊。瞧她那么安靜,你平時是不是很少和她聊?”我對妹妹說。
“唉,上班太忙了,顧不過來。”妹妹很是無奈。
妹妹是中學(xué)老師,帶著個畢業(yè)班,也確實太忙了。我當時卻請假在家。
“早期是孩子的最佳教育期,千萬別錯過了。要盡量抽出時間和孩子多多交流,給孩子一些感官刺激,這對孩子的大腦發(fā)育有好處的。”說著,我們一起來到了床前,沖著興興“哦……哦……”叫了起來。興興擺出個姐姐的架子,還矜持著呢!卻聽得旁邊傳來了“哦……哦……”的回音,循聲一看,原來無人理睬的毛毛,正遠遠地沖著我們“哦”呢!
呵,可愛的毛毛,你是否在問:“我夠不夠勤快?”
貼心建議:
盧梭說:“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jīng)受到教育了。”早期是開發(fā)孩子智力、培養(yǎng)良好習(xí)慣的最佳時期。父母們千萬要把握好這一最佳的教育時機,工作再忙也不可忽視啊!
當抱著孩子的媽媽們聚在一起時,總愛互相問問孩子有多大,然后比比誰的孩子生長發(fā)育得好。
“瞧這寶寶,長得多好呀!奶水好嗎?”
“還行。”
“所以嘛,吃母乳的孩子就是長得好。”
“現(xiàn)在已添加輔食了。”
“吃些什么呢?”
“吃蘋果泥、粥、菜湯、蒸蛋、蒸魚,這兩天我還開始煮面條給他吃了。”
“他能吃嗎?”
“不知是不是胎教的結(jié)果,我懷孩子的時候特能吃,孩子出生后也十分能吃。看他那么能 吃,我妹妹管他叫‘七把叉’呢!”
“怪不得長這么大的個兒,能吃就能長呀!”人們無不羨慕地嘆道。
“他多大了?”
“你猜猜看?”讓人們猜我兒子的月齡是我最得意的事。
“該有1歲了吧?”
意料之中的答案!
“他才7個月呢!”
準備好了的回話!
“哇!”
驚訝的表情,驚嘆的聲音,羨慕的目光,于是便有了陶醉在幸福中的我。
貼心建議:
“母乳喂養(yǎng)好”這個道理誰都知曉,但卻需要媽媽們無私的奉獻。有的年輕媽媽因懼怕身材變形不給孩子喂奶,也有的媽媽在孩子出生后因節(jié)食而導(dǎo)致奶水不足,還有的因工作太忙而無暇顧及……哪個女人不愛美?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事業(yè)有成?問題在于你是否更愛你的孩子!
相鄰博客
- 《享受成長》前言與序言 [2007-06-02 14:04:00]
- 《享受成長》(1)(陳暉) [2007-06-02 14:08:00]
- 《享受成長》(3)(陳暉) [2007-06-02 14:20:00]
- 《享受成長》(4)(陳暉) [2007-06-02 14:3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