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自己的恐懼可能是孩子尋求幫助的一種途徑。孩子的恐懼會擊中父母的敏感地帶并通常會得到父母的安慰。如果孩子經常出現恐懼的情況,就應該注意孩子可能有更深層的不安全感,而父母可能不得不消除孩子內心不必要的壓力和緊張。 恐懼和害怕是兒童時期的一種正?,F象。它們表達了孩子對依賴的需要,尤其會發(fā)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階段。它們幾乎總是伴隨著孩子成長過程中某個或者多個方面—— 對陌生人的焦慮 一個孩子最初的恐懼可能表現為對陌生人的高度敏感,這會在孩子出生第一年的幾個可預料的時間突然出現。對陌生人的敏感和害怕是嬰兒辨認他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能力不斷增強的最初表征。學會在“其他人”中認出父母是嬰兒的一項重要工作,而且很早就開始了。例如,我們在波士頓兒童醫(yī)院兒童發(fā)展部的研究證實,嬰兒在4~6周大時就能夠辨認出父親,他們跟父親在一起時的行為與跟母親或者陌生人在一起時的行為不一樣。這個時候,他們也已經能夠辨認出陌生人。到4個月大時,他們對母親或者父親之外的人越來越警惕,并盡量避免和外人近距離接觸。即使是熟悉的“其他人”也會使嬰兒焦慮。正是在這個發(fā)育階段,嬰兒對他身邊的一切新事物都變得非常敏感。所有的景象和聲音好像突然之間變得更重要了。在嬰兒4個月大的時候,這種意識和良好的識別認知會迅速發(fā)展。 例如,經常有人跟我說,4個月大的嬰兒會很仔細地觀察她母親的姐妹或是父親的兄弟。經過長時間的審視之后,如果這個熟悉的“陌生人”抱起他,他會大哭起來。直到母親或者父親重新抱回他,他才會停止哭泣。這種“恐懼”是嬰兒自己的原因嗎?這代表了最初的覺醒,嬰兒開始意識到非常細微但是非常重要的差別。在這個年齡,如果熟悉的奶奶或者爺爺看著他的臉,他也會很煩躁,大聲地哭泣,以示抗議。 在我的辦公室里,我發(fā)現5個月大的嬰兒會隔著我的桌子沖我咧嘴笑或者咯咯地笑,但當我離他們太近或者近距離看著他們時,他們會受不了而嗚嗚地哭起來。在我看來,這表明在孩子5個月大的時候,眼神接觸和近距離接觸對他們來說比以前更重要了。嬰兒一定是把這種方式保留給像父母親那樣非常重要的熟悉的人了。當孩子對差別以及差別重要性的認識到了一個新的峰值時,“害怕”就出現了。 這種意識上的第一個峰值過后,隨之而來的是嬰兒在8個月大時對陌生人的焦慮更強烈的階段。可以看到,在這個年齡段,嬰兒對所有陌生的地方和絕大多數的陌生人都非常警覺。只要他能夠靠著母親并把臉藏在母親衣服后面,他就能應付新情況。但是,如果有人把他從母親的懷抱中抱過來或者很突然地出現在他面前,他就會發(fā)作起來。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突然的大笑或直接的眼神接觸會讓他大哭起來以保護自己。在恐懼的這個第二階段,嬰兒對平常熟悉的環(huán)境的意識也加強了,并且發(fā)展出了探索這些環(huán)境的新能力。嬰兒剛學會爬行,學會了離開母親自己爬來爬去,他似乎需要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來進行他的探險,在這個階段,環(huán)境的任何變化對他來說都太復雜了。他對“物體恒存性”的了解越來越多。也就是說,當物體和人不在視線之內的時候,嬰兒就以為它們不存在了,并且再也找不到了。而他剛剛才知道繞過一個拐角還可以找到他的母親。他對熟悉的人和物的消失與否有了新的控制。因此,他想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與熟悉的人一起練習這種控制。新出現的環(huán)境和人會威脅到這種控制。北卡羅萊納州的哈里特?雷因戈爾德指出,如果給嬰兒一段適應時間并由他自己來控制是否接近陌生人,他就不會感到焦慮。只有當陌生人的接近破壞了這種控制時,他才會感到焦慮和害怕。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保持控制的愿望的迅速增強,產生了一種不平衡,并使得他更容易受到任何改變的影響,受到對陌生人及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的影響。 在1歲的時候,這種不平衡會產生新的混亂。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嬰兒可能能夠平靜地對待陌生人和陌生的環(huán)境了。但當他站起來,學習走路并在房間里四處走動的時候,他會再一次對變化變得敏感和害怕。他討厭被帶到沒有去過的房子里。他害怕父母之外的大人靠近他。他不讓母親和父親離開他的視線。當父母走出房間或者背對著他時,他就會哭。這毫不奇怪,因為他發(fā)展出了新的能力,他對“人物恒存性”的意識也加強了。在這個年齡,孩子“恐懼”背后的問題似乎又回到了控制上。他想成為那個離開的人,他想成為那個走開或者轉過身去的人??刂频母杏X使得嬰兒能夠作出選擇:我要走開嗎?我要讓父母離開嗎?失去控制似乎威脅到了他新發(fā)現的運動技能以及與之相伴的敏感性。 有了白天的這些斗爭,你可以預料到晚上的混亂。這個年齡的嬰兒可能一個晚上會醒來并尖叫兩三次。他們站在嬰兒床里,迷迷糊糊,嗚嗚地哭著,好像被噩夢嚇著了。 在這個年齡出現半夜驚醒是有原因的。孩子的新行為給他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體驗。白天的挫折感會在晚上表現出來,恐懼就表現在他們求助的呼喊聲中。出生后第一年末夜間的恐懼,是對學習了那么多新東西的興奮勁兒的可預料的反應。 第二年的混亂 下一個恐懼的高峰可能出現在孩子出生第二年的末期或者第三年的上半年。孩子可能會突然變得害怕大的響聲——消防車,吸塵器,洗衣機。他很熟悉的人突然的大笑聲也可能會讓他發(fā)作。把他猛推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中可能會引起他的恐懼反應,而不是像平常那樣發(fā)脾氣。我們再來看一下背后的原因。 這種混亂在兩歲至兩歲半時達到高峰。孩子在是與非、進與出、要與不要之間會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通常,孩子周圍的人沒有誰在乎他如何選擇,但是,孩子在乎——他非常在乎,以至于他無法處理這種混亂。很大的響聲或者突然的變化讓他猛然間意識到自己內心正在經歷的混亂,以及他對此的無能為力。抗議性的哭泣是獲取支持的一種方式。在這種時候,突然間發(fā)脾氣是一種釋放。已經用發(fā)脾氣成功地表達過自己的外向而善于表達的孩子,也可能會用發(fā)脾氣來表達恐懼。安靜、內向的孩子可能會用不太明顯的方式表達害怕,以尋求大人的支援。在這兩種情形下,恐懼情緒的出現讓父母非常驚訝。父母必須把這種情況看成是孩子發(fā)育新階段的一部分。 當孩子的恐懼表露出來后,父母必須對情況進行判斷并作出適當的回應。對于外向、善于表達的孩子來說,父母可能能通過不止一種途徑看出他的恐懼,而且他很可能能夠獨立處理自己的混亂。而如果孩子是安靜型的,表達自己有困難,那么父母可以把他的恐懼當做促使他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的一個機會,幫助他更公開地表達自己。 孩子的恐懼和攻擊性 到三歲半或四歲的時候,孩子的恐懼會開始伴隨著攻擊性行為的出現。大多數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會開始產生攻擊性的情緒,這是成長過程的一部分,而且是對自己的一種鍛煉。心理分析學家埃里克?埃里克松已經描述過四五歲的孩子如何表現出攻擊性的情緒。但是,在承認這種情緒或者在這種情緒發(fā)生作用之前,它們只是在心里翻騰。當孩子看到玩具槍或者當他想象自己在使用玩具槍時,他開始體驗復雜的情感。當他想沖向某個人但又不敢的時候,沒有太多辦法能控制這種不斷涌上來的情緒??謶钟兄诩s束這些情緒。塞爾瑪?弗雷博格在《神奇之年》中為父母大致描述了3~6歲的孩子產生恐懼的一些原因。所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父母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這種恐懼:“我的三歲半的孩子突然開始害怕一切事情。他害怕消防車,害怕大的響聲。他特別怕黑,怕一個人睡覺。當我和丈夫出門的時候,必須讓他知道我們要去哪兒,為什么要去,以及要和誰在一起——而且他喜歡我一遍遍地告訴他。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不得不獨自去參加舞會或派對時感覺多么的害怕。他好像覺得和我們隔絕了。他沒事吧?我做了什么讓他這么擔心呢?” 在霍姆斯太太一臉認真地講述著的時候,她的兒子阿爾弗雷德睜著擔心的灰色大眼睛望著她。在她說到這個話題之前,他正吵吵鬧鬧、無拘無束地在我的觀察室里玩兒,拿著幾輛玩具小卡車撞來撞去,肩上扛著一把碼尺,神氣活現地走來走去,就好像扛著的是一支槍。他走著幾近精確的正步,喊著:“一,二,一,二?!甭曇艉艽?,我們不得不阻止他。我看著他的軍事表演,想起了我和他父母的一次談話,那次談話談到了小男孩的玩具槍。霍姆斯夫婦是和平主義者,不希望阿爾弗雷德?lián)碛邢笳髦粜缘臉屩惖耐婢摺R虼耍颐翡J地察覺到了霍姆斯太太阻止阿爾弗雷德的玩耍時的尷尬,她打斷了他的行為,認為他是在向我炫耀。她向我道歉說:“他肯定是從電視里學來的。” 在這個頗具爭議的行為之前,我記得這個健壯、吵鬧的小男孩在見到我并歡快地沖進辦公室,向我放玩具的角落“進攻”時,曾大聲喊:“嗨,醫(yī)生!”他打招呼時是那么開心、那么外向,讓我很難把他看成是一個非常焦慮的孩子。當然,對他的行為,最主要的解釋是他在身處醫(yī)生辦公室時,產生了自己易受“攻擊”的感覺,他用那些攻擊性的游戲把這種感覺表達了出來。在我看來,這很清楚,他這種表面上的虛張聲勢是在掩飾在這種情況下很正常的焦慮。 對我來說,在不需要打針或者有其他讓孩子的精神感到緊張的情況下,常規(guī)的身體檢查是個觀察孩子的好機會。到我這兒來必定是一件有壓力的事,因此,當孩子走進我的辦公室時,我總是會觀察他是否緊張或者擔心,以及他如何處理這種很自然的擔心。 我的病人知道我喜歡他們,知道每次見面結束后我都會給他們獎勵。但他們也知道我會向他們的母親或者父親詢問有關他們的事情——而且他們確實擔心我們對于他們的談論。他們通常會很認真地聽父母在跟我說什么。任何“不對的”事情在他們的意識里馬上都被認為是壞事,而且,如果他們病了或者身體有什么問題,他們會覺得在我眼里他們很淘氣。我必須一再向他們保證我沒有那樣想。 他們也知道必須脫掉衣服接受檢查。他們是否會認為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并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但他們確實認為脫衣服檢查侵犯了他們的私人空間。而且,在阿爾弗雷德這個年紀,孩子已經開始擔心我在他們身上發(fā)現什么不對的地方,需要“修理”。他們會當然地把看醫(yī)生等同于打針,而且很自然地擔心會受到傷害。孩子通常會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打針問題上,他們在進入我的房間時總是會問:“我需要打針嗎?”在我向他們保證不需要打針之后,他們能夠平靜下來的程度給我提供了一個標尺,可以檢測他們面對其他壓力時的焦慮程度。 在阿爾弗雷德脫衣服的時候,我觀察著他,想看看他的依賴性有多大,有多么不情愿離開母親身邊,想看看他如何對待我在他接受檢查時所說的安慰的話。他看上去對所有這一切都很放松,很信任地讓我抱他到體檢桌上。我檢查的時候,他平靜地躺在桌上,沒有畏縮。即使當我退下他的短褲檢查他的生殖器時,他似乎也很安心。 我感覺阿爾弗雷德一點不安也沒有。事實上他好像對我非常放心。他既表達了自己的獨立性又表達了對母親的依賴,而且表達得非常恰當。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放松的小男孩,完全沒有不正常的焦慮。因此,我很容易就減輕了霍姆斯太太對孩子的擔心,向她保證她這個母親什么也沒做錯。 不過,我意識到霍姆斯太太向我提出的問題反映了擔心孩子害怕的普遍現象。為了讓她不再強化阿爾弗雷德的恐懼,她需要了解恐懼背后的原因。 我試著向她解釋,我認為阿爾弗雷德的恐懼表明他正處在一個迅速了解自己的階段。他正在了解攻擊性感覺是什么樣子。這個成長階段通常需要孩子做出格外的調整。他怎樣學會控制他的攻擊性?在這個時候了解自己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當孩子意識到新的感覺時,他們會陷入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他們可能暫時會對身邊的東西和事件過度敏感。這種敏感可能會以害怕的樣子或者把害怕表達出來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都是對正常焦慮的表達,而這些焦慮產生于他們對攻擊性情感的想法和認識進行的重新調整。孩子感到害怕的樣子可以看做是向周圍的人尋求幫助——幫助他們看到這種新感覺的界限以及他獨自處理這種情形的能力的限度。 這就是我解釋給霍姆斯太太的關于阿爾弗雷德的恐懼的原因——恐懼有助于他學會控制自己的攻擊性。我向她保證阿爾弗雷德是個開朗的小男孩,他的攻擊性情感會在與我的玩笑中、與他的玩具或兄弟的玩耍中以及跟母親淘氣中釋放出來。但是代價肯定會很大,并且他肯定會感到內疚。承認自己的內疚感和混亂感似乎太冒險,因此,他通過害怕來表達。他的害怕會使自己進入更無助的狀態(tài),從而能獲得他渴望得到的父母對他的關注。他這么做時,會把所有這些嚇人的攻擊性情感施加到身邊的某個事物上。然后他就會害怕周圍其他人對他的攻擊。 我趁此機會極力勸她不要想方設法去控制阿爾弗雷德的攻擊性行為,因為那樣會使他更加害怕。拿棍子當槍玩兒是這個年紀的孩子玩的一種很正常的攻擊性游戲,而且我非??隙ǖ氖牵购⒆油孢@種游戲只會讓他把自己的攻擊性情感深藏起來。而這樣只會加劇他的恐懼。我建議她考慮一些可以接受的攻擊性游戲,使孩子能夠從中達到同樣的目的——了解自己。我向她保證,恐懼在阿爾弗雷德的發(fā)育中起著重要作用。 危險的是,父母可能會對這種跡象反應過度。就像霍姆斯太太一樣,父母們可能會覺得那些恐懼反映了孩子更深層的不安。當孩子出現害怕情緒時,父母的信心可能會動搖,覺得孩子發(fā)育不健康,而這個時候,正是孩子最需要信心的時候。父母對孩子那些害怕情緒的大驚小怪反而會使之得到強化。當孩子的恐懼讓父母們想起自己過去的恐懼時,尤其如此。如果他們能用理解的同情之心面對孩子的恐懼,并以一種使孩子放心的方式向孩子解釋恐懼的真相,那么孩子可能就會非常放心。但是,如果孩子聽了父母的解釋之后依然感到害怕,父母就會感到受挫并會加重孩子的恐懼感。這種時候,重要的是,父母要意識到他們的責任并不是幫孩子擺脫他的掙扎,而是要成為他的靠山。面對恐懼情緒 由于父母覺得孩子的恐懼來自于內心強烈的沖突或壓力,因此,他們可能會放松對孩子的紀律約束。他們可能會盡力讓孩子高興,討好孩子。這會使事情更糟糕。除非他們能夠一直如此,否則的話,孩子可能會變得對自己感到害怕——害怕自己的攻擊性,害怕自己將其付諸行動。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限制——即使他當時不喜歡——可以幫助他解決恐懼背后的問題。解決害怕情緒依然是孩子自己的任務,不過在父母堅定、可靠的支持下他可以處理得更好。 為了幫助自己的女兒或是兒子重拾信心,父母可能會發(fā)現他們必須直接面對孩子的害怕情緒。例如,如果他們的女兒怕狗,她可能需要有人告訴她更多的關于狗的信息。她可能需要知道狗叫是因為它們想說“你好”或者想說“別過來?!备改缚梢詫λf:“我們一起來了解狗,看看狗想說什么。它在搖尾巴嗎?我們敢拍拍它嗎?”但是,真正的問題不是認知問題。也就是說,害怕情緒不會因為孩子對所害怕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認識就輕易地消失。孩子還需要知道對狗叫感到害怕是無關緊要的。她需要知道她能夠應付自己的害怕情緒。 直接面對害怕情緒后,孩子還需要理解自己潛在的感覺。小孩子在家里看到一個新生兒會開始感到害怕,這不是巧合。新生兒讓他感到了競爭,這種感覺一定會激起憤怒和攻擊性的愿望。當孩子試圖控制這些抵觸情緒時,會以害怕的方式表現出來。 男孩子面對父親時肯定會有戀母情緒,四五歲的女孩子面對母親時也會有競爭情緒,這些感覺都很痛苦,無法直接面對。結果,小男孩晚上會幻想櫥柜里有怪物。小女孩會從有女巫出現的噩夢中驚醒,女巫要貪婪地吃掉小女孩或者把她們從家里吹走。這樣,隨同被禁止的愿望而生的罪惡感就有了一個出口。它被投射到“怪物”或者“女巫”身上,而“怪物”或者“女巫”可以在父母的保護下被趕走。 害怕和攻擊性的夢是4~6歲的孩子健康發(fā)育的一種表現。如果父母尊重它們,讓孩子放心并提供保護,那么,它們會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這個發(fā)育階段。試圖壓制或者消除孩子的攻擊性情緒會是個不幸的錯誤。把攻擊性情緒付諸行動的青少年,通常是在小時候被壓制了這種情緒。更好的做法是幫助孩子學會用可以被接受的方法來處理攻擊性情緒?!翱窗职中臒┗蛏鷼鈺r是怎么做的?他對我們所有的人大呼小叫,然后出去剪草坪,之后他就好多了?!薄皨寢屩皇前底陨鷼猓@不太好。當我生氣并且氣消了之后會說:‘對不起?!@會讓你輕松很多,我自己也感覺好多了?!边@些說法可能會讓孩子與對處理憤怒和攻擊性情緒的家庭方法取得認同。該年齡段正是孩子學習運動或學習怎樣處理競爭性情緒的年紀,運動對孩子很有幫助。 指 導 當孩子有害怕情緒時,我建議采取下列措施: 1.首先,把害怕情緒看成是孩子正常發(fā)育的一部分。對于稍大一點的孩子,害怕情緒可能伴隨著對學校及家庭壓力的調整而出現,或者出現在孩子努力應付攻擊性或競爭性情緒的時候。如果父母這樣看待孩子的害怕情緒,那么他們對孩子的癥狀就不會那么害怕,焦慮感也會隨之減輕。 2.讓孩子對自己放心并讓他對害怕的東西放心(更直接一些)。要努力做到誠實而直接地面對讓孩子害怕的東西,但不要指望一定會減輕孩子的恐懼情緒。對孩子為什么會害怕的更深刻理解才是最終的目的,但這種理解可能很難用言語來表達。間接的表達通常更好,要允許孩子把他的攻擊性情緒付諸行動或者說出他的焦慮、說出他的競爭性的情緒。讓他通過可接受的途徑將攻擊性表現出來,并讓他對這些途徑放心,這些做法可能會有很大幫助。 3.不要放松對孩子的紀律要求和限制,但要讓孩子知道對他進行限制的原因,讓他知道這些限制會幫助他控制可能讓他感到害怕的情緒。當他能夠遵守這些限制時,要公開祝賀他,如果他沒能遵守,也要有耐心去理解他。你要告訴他,這是一個需要花費時間的學習過程。沒有人真的喜歡學習這些限制。 4.讓孩子知道釋放消極或攻擊性情緒的可接受的途徑。坦率地談論家庭其他成員或者他關心的朋友是如何處理他們自己的攻擊性情緒的。向他介紹運動或者其他可接受的途徑來表達這些正常發(fā)育過程中的情感。 5.幫助孩子表達自己,幫助他理解他為什么會有這些消極、憤怒、攻擊性的情緒。這樣做的過程中,你將會建立一種珍貴的方式,分擔孩子稍大一點以及他青少年等時期無法避免的騷動。恐懼可以看成是一扇通向必然的調整階段的窗戶,這個階段是所有孩子都必須經歷的。 | |
|
相鄰博客
- 帶孩子不能教條主義 [2007-06-26 00:03:00]
- 用溫暖的語氣感染孩子 [2007-08-08 22:39:00]
- 你與孩子的面子和里子 [2007-08-08 23:21:00]
- 吮吸拇指和玩具寶貝 [2007-08-16 16:0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