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誕生:彷佛兄弟姐妹之間的入侵
和父母相比,孩子不會懷疑家庭里妒忌的存在,他們早就知道妒忌的含義和影響。不管他們作好了多么充分的心理準備,新生兒的誕生還是會讓他們感到妒忌和受傷。沒有理由可以讓一個首席女歌手優(yōu)雅地準備好和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一起分享聚光燈的榮耀。妒忌、嫉妒和競爭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沒有預(yù)計到它們,或者被它們的出現(xiàn)嚇一跳,是很不幸的、無知的表現(xiàn)。
對一個小孩子來說,第二個嬰兒的誕生是他最重大的危機,他的生活軌道突然改變,他需要有人來幫助他定位和導(dǎo)航。要幫助他們,而不只是感情用事,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真正的情緒。
當(dāng)宣布新生兒誕生時,最好避免冗長的解釋和虛偽的期待,例如:“我們非常愛你,你是這么棒,因此爸爸和媽媽決定再要一個跟你一樣的孩子,你會愛上新寶寶的,它也是你的寶寶,你會為它感到驕傲,你會一直有人玩了。”
這種解釋聽起來既不誠實,也沒有任何說服力,對孩子來說,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更符合邏輯:“如果他們真的愛我,他們就不會想要另一個孩子,我不夠好,所以想用我換一個更新一點的人?!?/span>
如果有一天,丈夫回到家宣布說:“親愛的,我非常愛你,你是這么棒,因此我決定帶另外一個女人來和我們一起生活,她會幫你做家務(wù),當(dāng)我工作的時候,你就不會那么孤單了,畢竟,我的愛足夠愛兩個女人?!比绻煞蜻@么說,做妻子的會怎么想?我想她不會對這樣的安排欣喜若狂的,她會奇怪為什么有她還不夠,為什么他會以為她渴望和另一個女人來分享丈夫呢?
分享父母或者分享愛人會讓人非常痛苦。在孩子的經(jīng)驗中,分享意味著自己所得的減少,就像分享一個蘋果或者口香糖。分享父母的前景已經(jīng)足夠讓人不安,但是我們對孩子會為新生兒感到高興的期待則是不符合邏輯的。隨著懷孕的開始,孩子的懷疑變得似乎更有根據(jù)。孩子注意到,即使嬰兒還沒有來,它已經(jīng)占據(jù)了父母的身心。媽媽跟自己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她可能不舒服,躺在床上,或者累了,在休息。焦慮的孩子甚至不能再坐到媽媽的大腿上,因為那兒被一個藏著的、還沒現(xiàn)身的入侵者占據(jù)了。父親跟媽媽待在一起的時間更多了,而和孩子玩?;蛘邊⒓悠渌顒拥臅r間越來越少了。
誕生:介紹入侵者
宣布新生兒的降臨時,對原來的孩子來說,不能太盛大、太夸張。這樣說就足夠了:“我們家又多了一個新生寶寶?!辈还芎⒆拥牡谝环从呈鞘裁矗覀兌夹枰涝谒麄兊哪X袋里還有很多沒有問出來的問題,在他們心里有許多沒有說出來的擔(dān)心。幸運的是,我們身為父母,有很好的機會幫助孩子度過危機。新生兒對原有孩子的安全是一個威脅,這個事實無可更改。對于頭胎的孩子,這也是對他的唯一性的威脅。這對于頭胎生的孩子特別痛苦,因為在他的經(jīng)驗中,沒有分享父母這一項。作為父母眼中唯一的蘋果,他不可能很開心地迎接新寶寶的到來,因為新寶寶的到來意味著他伊甸園幸福生活的結(jié)束。
但是,通過這次危機的壓力和緊張,孩子的品格是因此得到提高,還是因此扭曲,取決于我們的智慧和技巧。
下面的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樣介紹即將到來的兄弟姐妹,對原來的孩子會有幫助。
當(dāng)五歲的弗吉尼亞發(fā)現(xiàn)她的媽媽懷孕了時,她的反應(yīng)是非常開心,她畫了一幅畫,描述了有弟弟的生活,陽光、玫瑰等等。她的媽媽并沒有鼓勵這種對生活的單方面的看法,而是對女兒說:“有時候他會很好玩,不過有時候他會很麻煩,有時他會哭,讓我們所有的人都很討厭;有時候他會尿床,或者把尿布弄得骯臟不堪。我必須給他洗,喂他吃奶,照顧他。你可能會覺得被遺忘了,你可能會感到妒忌,你甚至可能會對自己說:‘她不再愛我了,她愛寶寶?!?dāng)你那樣想時,一定要過來告訴我,我會給你特別的愛,所以你就不會太擔(dān)心,你會知道我愛你。”
有些父母在用這種方法時會有所顧慮,他們擔(dān)心會把“危險”的觀念輸入孩子的腦中,這些父母可以放心,這些想法對孩子來說不算新奇。我們的話表現(xiàn)出對孩子情緒的理解,它能消除罪惡感,帶來親密和交流。對于新生兒,孩子一定會感到憤怒和厭惡,最好的方法是要讓孩子能夠不受拘束地、公開地表達出苦惱,而不要讓他們暗地里郁郁不樂。
表達妒忌:話語好于病癥
下面的例子說明了一位媽媽如何幫助她三歲的兒子喬丹表達他對于新生兒的不安情緒。寶寶還有三個星期就要出生了,一天,喬丹突然哭了起來:
喬丹:我不想家里有一個新寶寶,我不希望你和爸爸跟他玩,愛他。
媽媽:你對新寶寶感到不安。你希望沒有新寶寶。
喬丹:是的,我只想要媽媽、爸爸和喬丹。
媽媽:你只要一想到新寶寶就生氣。
喬丹:是的,他會拿走我的玩具。
媽媽:你還有一點害怕。
喬丹:是的。
媽媽:你對自己說,媽媽和爸爸不會像以前一樣那么愛我了,也不會有那么多時間來陪我了。
喬丹:是的。
媽媽:喬丹,記住,你永遠都是我們唯一的喬丹,你永遠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對你的愛永遠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
喬丹:即使寶寶也不會嗎?
媽媽:即使寶寶也無法奪走我們對喬丹的愛。親愛的,只要你感到傷心和生氣,不管什么時候,你都要過來告訴我,我會給你特別的愛。
當(dāng)寶寶出世之后,喬丹用捏、拽腳、舉止粗魯表達了他對寶寶的厭惡,媽媽警告他說:“寶寶不是用來傷害的,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畫一張寶寶的畫,然后把畫撕成碎片?!?/span>
當(dāng)孩子壓制他們的妒忌時,就會產(chǎn)生一些偽裝的癥狀和不端行為。舉個例子,當(dāng)孩子厭惡他們的兄弟姐妹,但是又不準說出他們的情緒時,他們可能會做夢把弟弟妹妹推出十層高的窗戶,做夢的人可能會嚇一跳,甚至可能會跑到弟弟妹妹床邊看看他們還在不在那兒。當(dāng)發(fā)現(xiàn)他們好好地在那兒時,他們會十分高興,而對于他們這樣的表現(xiàn),父母可能會將他們的解脫誤認為是愛。惡夢是孩子對用言語不敢表達的畫面的一種表達方式。跟可怕的惡夢相比,用言語表達出妒忌和憤怒對孩子更好。
小妹妹誕生后不久,五歲的沃倫會不時地發(fā)作哮喘,他的父母以為沃倫很愛護他的妹妹,以為他“愛死她了”(可能“死”字是一個很適當(dāng)?shù)淖盅郏?。對于沃倫的哮喘,醫(yī)生找不到身體上的原因,于是建議他去看心理健康門診,在那里,他可能會學(xué)會用言語表達他的妒忌和憤怒,而不是用喘息。有些孩子用咳嗽和皮疹表達妒忌,而不是用言語。有些孩子則是尿床,用身體的某個器官表達本應(yīng)用另外的器官表達的情緒。有些孩子會變得很有破壞性:他們打碎東西,而不是說出自己的厭惡。有些孩子咬指甲或者拔自己的頭發(fā),以此掩飾他們希望咬、希望傷害他們的弟弟妹妹的心理。所有這些孩子都需要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情緒,而不是用上面這些癥狀。父母在幫助孩子釋放他們情緒的過程中具有關(guān)鍵作用。
妒忌的各種表現(xiàn)
為了安全起見,父母需要假定在孩子當(dāng)中存在妒忌心理,即使未經(jīng)訓(xùn)練的眼睛看不到這種心理。妒忌有許多表現(xiàn),有許多偽裝的方式。它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自己表現(xiàn)出來:不斷競爭或者避免所有的競爭;充滿進取心或者局外人的溫順;不顧后果的慷慨或者毫不留情的貪婪。孩童時代沒有解決好的競爭的苦果在成年人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說,在路上不停地趕超每一輛車,就是一種失去理智的競爭意識;或者輸了一場網(wǎng)球賽就認為失去了體面,或者隨時為了證明某個觀點就用生命和財產(chǎn)做賭注,或者捐獻時一定要超過別人,哪怕已經(jīng)負擔(dān)不起。還有另外一種表現(xiàn),比如,總是躲避所有競爭,競爭還沒開始,他就覺得失敗了,或者總是退居次要位置,即使合法的權(quán)益也不爭取。因此,兄弟姐妹間的競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超過大多數(shù)父母所能意識到的程度。它可能會對人格造成永久的傷害,使性格扭曲,它也可能成為一生中麻煩不斷的主題。
妒忌的源頭
妒忌起源于孩子希望成為父母唯一“摯愛的人”的愿望。這種占有欲如此之強,以至不能容忍任何競爭對手。當(dāng)?shù)艿苊妹贸錾?,孩子會和他們競爭,以獲得父母唯一的愛。這種競爭可能是公開的,也可能是隱蔽的,取決于父母對妒忌的態(tài)度:有些父母對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很生氣,他們會懲罰任何公然的競爭行為。有些父母則小心翼翼地避免任何引起妒忌的理由,他們努力讓孩子相信父母公平地愛他們每一個人,因此沒有必要妒忌。禮物、夸獎、假期、喜愛、衣服和食物都經(jīng)過計算,平等、公正地發(fā)放給每個孩子,盡管如此,所有這些方法還是無法避免嫉妒的發(fā)生,不管是平等地懲罰還是平等的夸獎都無法抑制想要得到唯一的愛的欲望。既然這樣的欲望無法實現(xiàn),妒忌也就無法完全避免。但是,妒忌之火是安全地搖曳,還是危險地突然燃燒,取決于我們的態(tài)度和做法。
處理妒忌:語言和態(tài)度很重要
在正常的情況下,年齡和性別差異可能會導(dǎo)致兄弟姐妹之間產(chǎn)生妒忌。哥哥遭到妒忌是因為他有更多的特權(quán),更獨立;寶寶遭到妒忌是因為她受到更多的保護。女孩嫉妒哥哥是因為他似乎有更多的自由,男孩嫉妒妹妹是因為她似乎受到更多的特殊照顧。如果父母根據(jù)孩子的性別差異,給予特惠照顧,而不是出于孩子自己的需要,那么就會產(chǎn)生危險。
那些受到父母特別關(guān)愛和禮物的孩子經(jīng)常成為受害者,就像下面這個故事一樣。在生了幾個男孩之后,父母不但毫不掩飾對期待以久的女孩的偏愛,而且他們堅持認為幾個哥哥應(yīng)該有責(zé)任照顧他們的妹妹。男孩子們不但沒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樣喜愛妹妹,反而責(zé)備她享受特別權(quán)利,因此他們處處為難她,使她的生活變得十分可憐。不幸的是,哥哥們沒有處理好的妒忌心不但毀了他們的童年生活,而且直至成年,都沒有相親相愛的兄妹關(guān)系。
如果父母偏愛弱小無助的小寶寶,而不是相對獨立的六歲的孩子,或者情況反過來,妒忌就會加強。同樣,如果一個孩子因為性別、長相、智力、音樂才能,或者社交能力而得到特別重視時,妒忌就會產(chǎn)生。天賦可能會導(dǎo)致嫉妒,但是父母對孩子某個特點或者天分評價過高就會導(dǎo)致孩子之間無休止的競爭。
對待不同年齡的孩子一視同仁,這種做法并不應(yīng)提倡。相反,隨著年齡的增長,應(yīng)該帶來新的權(quán)利和新的責(zé)任。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比起年紀小一點的孩子,自然應(yīng)該有多一點的零花錢,晚一點的就寢時間,以及有更多的自由,可以出去和朋友一起玩。這些權(quán)利要公開地、得體地給予,這樣,所有的孩子都會渴望長大。
小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嫉妒年長孩子的權(quán)利,我們可以幫助他們處理這種情緒,不要解釋事實,而是要理解他們的情緒:
“你希望你也能晚一點睡?!?/span>
“你希望你能大一點。”
“你希望你不是六歲,而是九歲?!?/span>
“我知道,但是現(xiàn)在該睡覺了?!?/span>
父母可能在要求一個孩子要為另一個孩子作出犧牲時,無意識地助長了妒忌心理的產(chǎn)生:“寶寶需要你的嬰兒床?!薄皩Σ黄?,今年我們不能給你買新的冰鞋,有了寶寶,我們需要額外的錢?!?/span>
這樣做的危險是,孩子可能會感覺不僅被剝奪了財產(chǎn),還剝奪了父母的慈愛。所以這樣的要求應(yīng)該用關(guān)愛和感激來緩沖一下。
相鄰博客
- 《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連載之十八 [2007-04-30 17:51:00]
- 《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連載之十九 [2007-04-30 17:54:00]
- 《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連載之二十一 [2007-04-30 18:00:00]
- 互動,親子教育的核心 [2007-04-30 18:1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