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知錯不改
我兒子現在五歲多,在幼兒園中班,他活潑好動,自尊心強,因為淘氣、做事不計后果,大人總愛說他。說輕了,他不理;說重了,他馬上會哭著說:“媽媽,我以后再也不這樣了?!笨蛇^后他還做同樣的事,說同樣的話。我能感覺到他很想做個好孩子,很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特別在乎我對他的態(tài)度,經常問我:“媽,你愛不愛我?”“我是不是好孩子?”犯了錯誤不讓說,只要一說他的缺點,就表現得很不耐煩,或者干脆說媽媽不愛他。他還會表述內心的矛盾,說:“我心里有兩個人,一個讓我做這件事,一個又不讓我做這件事?!?br />
幼兒園規(guī)定不讓把小朋友捐的書帶回家看,他就偷偷地放在內衣里帶回家,對我說是他的好朋友送的。第二天我才知道,他的那位好朋友那天根本就沒去。道理給他講了不少,他也明白這樣做不對??蛇^了幾天,又把這本書放在內衣里帶回了家,還說是那位小朋友送的。在家里喜歡上了他哥的東西也總是掖掖藏藏的。因為經常給他講這樣做不對,有一次,他問我:“媽媽,我長大了會不會變成小偷?”對于他的這些表現,我也常常反省自己,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呢?孩子這樣我真的好擔心,他這樣知錯不改,我該怎么辦?
五歲的孩子處在價值自我評價階段,他們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如果父母、老師讓孩子做好孩子不做壞孩子,那么孩子就會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到底屬于好孩子還是壞孩子。三到五歲是自我意識的萌芽階段,孩子喜歡想象自己屬于哪一類的孩子,但他們并沒有判斷的標準與能力。他們不能抽象地判斷未曾做過的事是好還是壞,必須嘗試著做,并通過父母、老師、同伴的語言評價去獲得判斷。不讓五歲的孩子犯一些被大人看起來是明顯的錯誤是不現實的,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基本上都在錯誤中成長??梢韵胂螅鍤q孩子的心在這兩種評價中起落跌宕,有時自豪有時挫敗。這樣的心境會一直延續(xù)到學齡期,在那里他們可以獲得一些行為指南。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更聰明懂事一些,很多家長試圖提前讓孩子知道更多的正確行為方式,并天真地以為孩子被告知以后就應該記得。遺憾的是,這個時候孩子的記憶更多是指向父母的情緒,很少關注父母的言語,更少關注父母的價值標準。所以,孩子讀出母親的表情,知道自己這一次又錯了,至于為什么是錯,心里還是糊涂。五歲孩子的思維是發(fā)散的,當父母用對與錯這種二律背反的觀念去引導他時,他的思維方式慢慢地會變得狹隘,以為世界就是兩極分化的,不是對就是錯,以后除了對錯他不再能感知其他的東西。他內心的快樂、創(chuàng)造力、幻想與興趣被壓制,同時外部世界的豐富性、色彩和內涵也變得單調簡單。為了成為好孩子,快樂和興趣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定要正確。
這種單調的價值判斷系統(tǒng),會限制孩子的思維發(fā)展,直到青春反叛期到來。如果很多信息告訴他世界并非如此簡單清晰,處在正確與錯誤之間的邊緣地帶過分地大,他就會處在長久的困惑中。在青春期他可以通過反向的情緒、行為來修正孩提時期被大人種下的謬誤,重新整合自己的價值系統(tǒng)。常常是青春期前越規(guī)矩的孩子,青春期折騰越厲害,因為過于極端的信息要整合必然要伴隨強烈的情緒。很有幽默意味的是,父母給予孩子價值觀方面的教育越多,孩子成年后越可能出現反叛,盡管是一種充滿內心掙扎的反叛。為什么會這樣?心理學的解釋可能是,孩子在成長中有一種背離父母的傾向,要獨立,要通過否定父母的形象來擺脫內心對父母的依戀。而父母教導的價值觀與父母的形象密不可分,教導孩子時容易像潑洗澡水一樣把孩子好的價值觀也給潑出去。
像這個母親面對孩子拿書回家的事,為了避免教育的困境,最好的辦法是改譯孩子的行為,可以說:“老師是不允許把書拿回家看的(不是想占有,而是想繼續(xù)閱讀),你要把書還回去,明天在幼兒園里接著讀?!蹦赣H可以收起書,在第二天上幼兒園的時候托付孩子把書帶著,并微笑著讓孩子在自己面前把書交還給老師,給予及時的表揚,并說放學后媽媽要聽孩子講書中的故事,看他是否把這本書看完了。
處理孩子的破壞行為或出錯,只有兩個原則。一是要孩子自己承擔責任:讓他把書交還老師。二是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仔細閱讀這本拿來的書并回家給父母講述。要實現這兩個目的,有兩種方法。一是避免說孩子錯了,更不能說“偷”這個字眼。因為這樣的詞極容易引發(fā)孩子的焦慮,感覺媽媽不喜歡自己。要說“不怎么好”,或“這樣不太好”,可以隱含一種委婉的責備。當然,首先還要把他的行為導向一個良好的動機,而非一種糟糕的動機,使他好的意愿被強化。二是要在孩子改變的過程中給予及時的鼓勵與表揚,讓孩子覺得雖然自己干了件不太好的事,媽媽仍舊是愛自己的。本篇求助中,我沒有讀到母親是如何糾正孩子行為的,只看到簡單的批評和擔憂,如果孩子用不當行為獲取別人的書,父母雖然批評,卻容許他繼續(xù)擁有這本書,結果是非常糟糕的,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
相鄰博客
- 做一??Х榷?故事) [2007-05-02 16:31:00]
- 親子關系研討小組綜合心得報告(臺灣) [2007-05-03 09:10:00]
- 寶貝心理恐懼的八件事 [2007-05-05 10:58:00]
- 《陪孩子長大》親子關系36講(6) [2007-05-05 23:0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