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跟孩子說話》(獎勵)(8)
(2007-05-14 23:26:00)
[編輯]
第五節(jié)
|
為什么獎勵無用
南京有個叫周弘的著名家長,是非常了不起的,在那么大的困難和壓力下(女兒是聾兒),把女兒培養(yǎng)成了一個出色的孩子。他提出一個很有感召力的口號,就是要學會欣賞孩子。這在教育實踐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
許多家長非常興奮地聽周弘的報告,看他的書,學習他的做法,但不知道為什么效果就是不理想,心里還直納悶:我的孩子起點和基本情況比他的孩子強多了,為什么怎么做都不如人家呢?其實很簡單,欣賞孩子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一門很講究技巧的藝術(shù)。如果抱著現(xiàn)世現(xiàn)報的想法,其實不是真正的欣賞孩子,是勢利的慫恿,怎么期望得到您想要的結(jié)果呢?
有一位家長跟我說起一件事情。有一次父親帶孩子開著車在街上行駛著,孩子突然看見一個剛開業(yè)的很漂亮的餐廳,說道:“爸爸,這次我要是考好了,你就帶我到這里吃飯。”這位父親趕忙應答:“沒問題,兒子,別說一次,就是兩次也可以!”后來成績不理想,“請孩子吃飯”這件事也就作罷。
這時候這位父親與我談起這件事,問道該怎么辦?該不該帶孩子去吃這頓飯?我說:“其實你一開始就錯了,想去什么地方吃飯、游玩等,只是生活內(nèi)容,沒有必要也不應該把吃頓飯當做獎勵的措施和學習成績掛鉤?!边@樣做有三個不好的結(jié)果。
一是讓孩子把去這個地方吃飯當成學習的目的,學習成績成了滿足個人欲望的手段,成了實現(xiàn)個人目的工具,這樣理解和看待“學習”無疑是非常糟糕的。
二是如果對這個飯店不感興趣了,那么對學習的投入和努力便會懈怠下來。對此,孩子也有很好的解釋,“反正我也沒有吃那頓飯,所以你們也不要對我的成績有太多要求”。或者“我已經(jīng)不想去那家飯店了,所以也沒有必要再那么刻苦學習了”。
三是孩子會以為只要學習好了,就什么都可以做了,這是非常錯誤的,也將導致無限放縱自己的認識。為什么有的孩子會有這樣的念頭,只要我成績好了,干什么都可以,即使是錯誤的事情,家長也會原諒的。這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我們經(jīng)常會聽說,誰誰的孩子學習那么好,結(jié)果卻干出了令人發(fā)指的事情來,“劉海洋潑熊”的事情就很有代表性!
我便又跟家長講道,正確的做法是:當時您就應該和孩子說,今天沒有時間了,星期天爸爸帶你來你吃,好嗎?孩子一定會很開心地答應,把學習和個人欲望滿足分開,是為了避免孩子以此作為砝碼和家長對立、要挾。
有很多家長經(jīng)常與我談起給孩子零花錢的問題,不知道該不該用錢作為鼓勵孩子學習的方式……實際上,提出這樣問題的家長的金錢觀可能就有很多問題。
很多人在很小的時候?qū)﹀X就很有感覺了。許多孩子因為家長給的零花錢松,結(jié)果是變得大手大腳亂花錢;而有些家長對此管理就很嚴,可是許多孩子卻學會了偷錢;出于對錢的復雜情感,在錢的問題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各行其是。
有人喜歡參考國外的某些辦法來做:比如孩子做了什么家務就給多少錢,事實證明這樣做的弊端是越來越多。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之一為什么不能盡應盡的義務?還要通過本來應該做的事情來索取這不該的報酬;為什么要讓孩子學會用金錢來衡量而不是用思想、道德、價值等方式來評價一件事情的意義呢?我實在無法想象這種教化方式對孩子到底有什么好處!其結(jié)果只能培養(yǎng)——貪婪。
過早錯誤地理解錢的功能,很容易使孩子對錢的認識走向極端。導致孩子以為錢是那種萬能的東西,產(chǎn)生了金錢至上的錯誤認識,這只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影響。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時,總以為用錢就能解決,只要有錢就可以搞定,當然也無所謂學習啊努力之類的。所以就有了花錢雇同學做作業(yè)、考試的事情發(fā)生,而這樣的尷尬常常出現(xiàn)在那些經(jīng)濟情況比較好的家庭。
有這樣一個教育孩子的故事:國外有個大富翁為了不讓孩子被富裕的生活影響,干脆詐稱自己破產(chǎn)了,大房子換成小房子,上班也變成徒步了,為什么要這樣做?就怕因為安逸使孩子喪失了生存能力。我想這樣的父母一定不會因為孩子做家務而給賞金的。但許多家長盲目地搬照某些做法,只要孩子做了什么事情就給錢來鼓勵。實際上沒有搞明白什么情況下該給而什么情況不該給。許多事情是孩子分內(nèi)的,肯定不應該通過金錢的刺激才做。尊老愛幼,拾金不昧,洗自己的衣服,幫助家長做點家務,難道需要給錢嗎?千萬不能讓孩子成為金錢的奴隸!
但是,也有一些富翁給孩子規(guī)定了許多“做人的原則”以及要達到的“目標”。但行之過頭就適得其反了。美國的億萬富翁老巴菲特就是一個典型的徹底失敗者。
老巴菲特的兒子從他那里借了400英畝的農(nóng)場。老巴菲特卻規(guī)定了一個很殘酷的條件,土地的使用費根據(jù)兒子的體重增減來決定。而以前老巴菲特也對他的女兒要求過,“如果體重維持一年不變,30天之內(nèi)可以隨便購物”。不過他附加了一個條件──因妊娠體重增加是允許的。他女兒果然鉆了這個空子,她懷孕了,并同父親公司的一位職員結(jié)婚了,但后來很快就離了婚?,F(xiàn)在老巴菲特的兩個已經(jīng)50歲左右的兒子和女兒至今尚無能力從他那里獨立出來。
錢真是個奇妙的東西,沒有錢的人總是想象有錢的日子一定很美好,有錢的時候往往卻想起沒錢的日子。人只有在沒有錢的時候,才更明白該干什么了!錢多了,反而就忘了該干什么了!
實際中,我見過許多人,沒有錢的時候還不錯,一旦有了錢,就什么問題都來了。當然,說這些,不是不讓你掙錢,只是說有的人就是掙那點錢的本事,如果沒有本事駕馭錢,反而成了錢的奴隸,被錢給壓迫死了!錢是很厲害的,多少人因為錢走上不歸之路。金錢是那么難以把握,成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乎?就好比一個人的本事就是騎自行車,而你給他一輛摩托車,他卻只能還當自行車騎,很快就要出事故了!有許多曾經(jīng)掙過大錢的人,注意,我說的是“曾經(jīng)”,為什么變成了“曾經(jīng)”?因為玩不動太多的錢!太多的錢是一把雙刃劍,讓有的人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也讓有的人迷失了自我。
當一個人眼中只有錢的時候,那他已經(jīng)是窮途末路了。盧梭說的好:“我們手里的金錢是保持自由的一種工具,我們所追求的金錢,則是使自己成為奴隸的一種工具?!彼詴赍X但不會因為錢而失去自我才是真本事。
只有土財主才喜歡晚上在被窩里數(shù)錢,而真正的富翁更關(guān)心的是自己的思想值多少錢。當然所有的事情不是只用錢來衡量的。喜歡錢不是壞事,關(guān)鍵是如何看待錢!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以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晚一點對錢有感覺,關(guān)鍵是不要總把錢和別的事情簡單地聯(lián)系起來。錢自然可以換來許多的喜愛,但如何得到錢卻要付出思考和行動。
有道是:“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侯,權(quán)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編民不讓王公?!闭^:“貪者亦貧,知足亦富?!保ㄒ悦鞒閼鞯摹恫烁T》)。講的就是:對于貪得無厭的人,分給他金銀他卻恨沒有得到珍貴的珠玉,封他為公爵他恨封不到具有實權(quán)的諸侯,明明是有權(quán)有錢之人卻甘心成為乞丐一樣;對知足常樂的人,藜草做的羹湯比膏粱做的菜肴還感覺鮮美,穿著布衣比狐貉皮還暖和,雖然身為平民卻比王公貴族都還快樂)同一件事物,不同的認識,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做法,感覺和體會也不同,結(jié)果也不同。
泰戈爾有句話說的非常好:鳥翼系上了黃金,就再不能在藍天上翱翔了。許多人知道“欲速則不達”,但很少注意緊跟這句后面的話: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其實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和錢是一樣的,對錢的認識和態(tài)度少點功利和崇拜的結(jié)果是越掙越多也越有意義。錢只是完成你生活的一個工具,而不是生活的目標。越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功課而做功課的,雖然成績暫時可能不錯,但由于缺乏真正的學習目標,對學習認識的偏差,學習成績就會越來越不如意,后勁不足而導致最后的遺憾。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本來很安靜平和的街區(qū),不知道從哪里來了一幫很調(diào)皮的小孩子,總愛用腳踢垃圾桶,大家都很頭痛,可又沒有好辦法攆這些孩子。于是有個老頭對這些孩子們說,只要每天不斷地踢垃圾桶,他可以給一塊錢。孩子們欣然應允,老頭便很守信用地付錢給小孩,但很快事情出了點變化,老頭和孩子們商量說:我的錢不多了,能不能從每天一塊錢降低到五角錢。孩子們對此深感憤怒,對老頭叫道:“什么?憑五角錢就要我們給你費勁嗎?哼!”然后,小孩子們就四散而去了。實際上,我相信,即便是不調(diào)價格,孩子們也會很快離開的。只要把由興趣驅(qū)使的行為調(diào)整為由物質(zhì)驅(qū)使的行為,誰也都很快會厭倦的。不知道您從這個小故事里領會到了什么?
我們前面講了關(guān)于錢的問題,其實所有的物質(zhì)獎勵,包括錢、玩具、游戲時間等都可視作物質(zhì)獎勵,這些都應該根據(jù)生活的實際需要來做,而不應該和學習聯(lián)系起來,不能把物質(zhì)獎勵作為學習的前提,更不能把學習當成調(diào)整與孩子關(guān)系的根本!哲學家蘇格拉底說:“不要靠饋贈來獲得一個朋友。你須貢獻你摯情的愛,學習怎么用正當?shù)姆椒▉碲A得一個人的心。”
精神鼓勵怎么最有效
有一位前蘇聯(lián)的教育家曾說過:如果問我為什么可以成功,我想我教育成功的哲學基礎就是完全建立在鼓勵上??催^幾本書的家長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平時的表現(xiàn)實在是不大妥當,對此也甚感不滿,是啊,為什么老要批評孩子呢?為什么不鼓勵表揚?好多書上講了,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也暗下決心想以后一定要在這方面多加注意!
多鼓勵孩子這個做法是沒有錯的,出發(fā)點也是對的。所以每當看見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就趕緊媚笑地對孩子說:你真了不起,會為父母著想了!如果這次的考試成績有了進步,雖然心里還不是很滿足,也會說:來啊,為你這次取得的進步慶祝一下!
孩子最不喜歡的就是廉價的表揚。這樣不負責的鼓勵和假惺惺的表揚讓孩子感覺很不舒服,在孩子心里就會產(chǎn)生這樣的結(jié)果:你們討好我、哄我繼續(xù)干你們想讓我做的事情。因為許多孩子本來是自覺自愿的去做某件事,由于這樣的恭維話一出口,覺的似乎是上了家長的圈套,尤其那些對家長很逆反的孩子更是如此。最后很容易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越鼓勵和表揚的事情我就越不干!
而且這種鼓勵和贊揚簡直和夸人家弱智一樣,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許多家長喜歡說孩子真聰明,這樣的孩子會很容易形成這樣的印象,做成一件事情是因為聰明而來的,而做不好則由于自己還不夠聰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和失敗便很容易以為自己不夠聰明而放棄努力,遭遇挫折和失敗以后也不大去考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成功?
的確,從一個苛刻的家長轉(zhuǎn)變?yōu)樯朴诠膭畹募议L也實在是不容易,但更要注意不要過分和過頭。面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我們要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但這不能作為結(jié)束,不能讓孩子產(chǎn)生滿足和沾沾自喜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還有什么問題和不足,在已經(jīng)獲得成就的基礎上繼續(xù)努力。
巴斯德說:“對于學者所獲得的成就,是恭維還是挑戰(zhàn)?我需要的是后者,因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后者卻是鞭策!”
所以千萬不要把鼓勵和表揚簡單化,要對那些自我人格的超越有及時的評價和贊譽,而不是對那些本來熟捻于心的事情做出表揚,做不好的話,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家長最容易表現(xiàn)的問題
片面地認為只有孩子的學習才是頭等大事,所以想盡一切辦法對與學習相關(guān)的行為進行激勵,這是非常愚蠢的聯(lián)結(jié)。首先,人做的許多事情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鼓勵而做的,是自身的需要。把該做的事情和經(jīng)過努力做的事情混淆,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只會導致孩子產(chǎn)生學習是功利的進而厭倦的感覺。這就是為什么有許多孩子認為學習是給父母學的,為什么會產(chǎn)生為了達到某個私人的小目的才去學習的行為,而一旦目的達到了,或者對目的不感興趣了,也是造成了對學習無心戀戰(zhàn)的原因。
◆ 本節(jié)要點
1不要把生活的必要行為作為獎勵和學習表現(xiàn)掛鉤。
2廉價的和恭維式的贊揚只有副作用。
3沒有提出問題和不足的贊揚與鼓勵是不完整的。
4贊揚和鼓勵應該發(fā)自真心,而不是虛偽的客套。
5水平再差的表揚也比諷刺和挖苦強。
◆ 家長作業(yè)
1回想自己以前是如何滿足孩子要求的。
2與孩子對現(xiàn)在的鼓勵方式進行協(xié)商和約定。
|
相關(guān)博客:
父母課堂
(A類)親子教育誤區(qū)
金錢 表揚 鼓勵 學習
閱讀次數(shù):
238
評論次數(shù):
收藏次數(shù):
0
●我要參加家庭教育的學習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