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一生必須處理好三種基本關系:第一,就是你與你自己的關系;第二,是你與別人的關系;第三,是你與上帝的關系。你與你自己的關系,是指你在內(nèi)心里對你自己的認同程度和接納程度。它涉及到你的基本價值觀和你對自己的總體評價。你與自己的關系既是你人生的基礎,同時也是你與其他人關系的基礎。而你與別人的關系,是指你作為一個主體
一個孩子要想成為一個杰出的人,他生命之初就必須先在內(nèi)心里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他必須先接納他自己,喜歡自己,尊重自己。當他在自己內(nèi)心里認為他很好,他值得人愛和喜歡,他的內(nèi)心就產(chǎn)生了自我價值。有了自我價值,一個人的生命之火被點燃了,他的精神生命開始向外擴張,他開始學習自然知識和人類社會的基本知識。自我價值是人活下去的理由,也是人奮斗的原因。自尊心是自我價值的核心。
自尊心的下面有兩條深層的根:羞恥心和上進心。
羞恥心,使人在做了壞事時產(chǎn)生羞恥感而痛苦因而遠離這些壞事。要知道是羞恥心促使我們大小便要避開其他人而到廁所里進行。人如果沒有羞恥心,那么他就會按動物的生存方式來行為而不會按人的方式來行為。對于一個沒有羞恥心的人來說,他的行為在別人眼中是什么樣子,根本就無關緊要。這樣對他的行為就失去了社會制約,那么動物的本性使他怎么舒服怎么方便就怎么干。
上進心,使人不甘心在人群中居于落后的地位而奮起努力。人作為一種社會生物,他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就是獲得他的同類的認同和羨慕,因而在他的同類中找到優(yōu)越感。當一個人有了上進心,他就會去追求社會的承認和人的羨慕的眼神。這樣他就會研究人類社會的法則,并自覺按社會法則所設定正面方向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社會的承認。與此同時,他必須努力去獲得別人也想要的東西,比如地位、權力、金錢、學問、美感以及健康等。因為只有得到了別人也想要卻沒有得到的東西,那別人才羨慕他。
一個人的自尊心,是他的精神人的脊梁骨,有了自尊心,他才像人一樣站立起來了。自尊心是一個孩子由“動物”變成“人”的關鍵,是自尊心的作用才使孩子按“人”的方式來行為。如果我們希望通過語言的方式(鼓勵、表揚與批評)矯正孩子的行為偏差,那么孩子擁有自尊心是前提條件。如果孩子沒有自尊心,那我們就無法通過語言的方式來糾正他行為的偏差,而只能用對待動物的方法(打罵、威脅)來強制他按我們的意愿來行為。當孩子的自尊心沒有了,那就是中國土話中所說的“沒皮沒臉”了,一個人一旦沒皮沒臉了,別人的目光和話語對他就失效了。
我們中國的家長們,由于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認為居高臨下地批評孩子,甚至打罵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中國有句俗語說:“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就突出反映出這種文化內(nèi)涵。今天看來這都是錯誤的:在人前教子,是嚴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而人后也不能教妻,今天的男人不被妻教就萬幸了,你還敢教妻?夫妻之間是天然的平等關系,抱著“教妻”的思想和妻子一起生活那是不幸生活的開始。我們文化中,缺乏對于人的自尊心重視,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尊心是一個人的精神人的最主要的構成部分。當我們用打罵和惡意的批評把孩子的自尊心消滅殆盡時,我們又希望孩子好學上進力爭上游,這本身就是南轅北轍的笑話。
相鄰博客
- 《培育優(yōu)秀子女的規(guī)律》(6)(孩子糟糕家長有問題) [2007-06-14 21:16:00]
- 《培育優(yōu)秀子女的規(guī)律》(7)(無形生存空間) [2007-06-14 21:20:00]
- 《培育優(yōu)秀子女的規(guī)律》(9)(自信心) [2007-06-14 21:49:00]
- 《培育優(yōu)秀子女的規(guī)律》(10)(責任心) [2007-06-14 22:0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