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芬芬:溝通可以說是做“伯樂”家長的第一步了。
孫慧波:下一步應該怎么做呢?把家長這個角色做得更優(yōu)秀一些?成為一個很好的教育引導者?
孫慧波:其實我們?yōu)槭裁凑f是“伯樂” 家長,我們設置了“伯樂”家長大講堂,告訴他們再教育孩子過程當中如何去做,引導家長。我們做“伯樂”家長,是先有伯樂,還是先有千里馬?無論伯樂在不在,千里馬都是有的,只不過沒有發(fā)現(xiàn)。對于家長來說,每個孩子就是千里馬,關鍵家長怎么樣具有“伯樂”的才華,你只有具有“伯樂的”才華,你才能識別千里馬。做好“伯樂”家長,第一步驟,首先我們家長要去掉學校、社會為成績至上的觀點。
主持人芬芬:從今天的提問就能看出來,80%以上的孩子都是關于孩子學習成績的。
孫慧波:其實孩子真正走向成功的只有學習這一點嗎?好多孩子是多元人才。家長一定要把多元人才觀念納入到自己的腦子里,因為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教育孩子的觀點。第二是學會相馬??瘩R就是理解這匹馬的個性特點是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培養(yǎng)它,這才對了。有的孩子,我就是擅長學習。有的孩子,我就是擅長體育。有的孩子我擅長管理,有的孩子擅長勞動,有的孩子擅長文藝。家長如何根據(jù)孩子現(xiàn)在的優(yōu)勢,根據(jù)孩子自己的特點,然后去不同的方法引導他。最終家長學會相馬。
第三個就是學會養(yǎng)馬。
主持人芬芬:養(yǎng)馬要注意什么呢?
孫慧波:很多家長在發(fā)現(xiàn)孩子具有這方面的潛能之后,一下子就武斷,我的孩子就是這方面的人才,他一下子就框上這個框子了。他就把他認定為既定的人才,然后會用既定的人才標準要求他。這樣做,只能把孩子的潛能抹煞。因為他具有這方面的潛能的時候,并不一定具有這方面的人才特征。這樣就需要家長沿著這個方向引導他,最終達到這個目的。而不是說發(fā)現(xiàn)這個潛能的時候,一下子就框住了,其實孩子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這個過程需要家長的引導。培養(yǎng)很重要,不僅要相馬、管馬,更重要的是養(yǎng)馬。
主持人芬芬:其實我在這里,我不知道家長朋友有沒有這樣的疑問。對于我來說,我如果有孩子的話,我會想著他有這方面的優(yōu)勢,有那方面的劣勢。我可能會引導他興趣愛好優(yōu)勢的這一方面,那么劣勢的這一方面,也得更好的培養(yǎng)他?
孫慧波:適當?shù)难a足。我們希望孩子是均衡發(fā)展,對于孩子來說,他有這方面的潛能和優(yōu)勢,讓他成為特長,可能成為他走向社會之后,成就他的發(fā)展技能。如果說你這個家長真的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劣勢了。說明你這個孩子是非常聰明,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家長。其實很多家長看不到孩子身上真正的劣勢。其實很多劣勢是家長強加給孩子的。其實是不理性的眼光,很多家長是按照自己的眼光框給孩子的。他覺得我的孩子應該具有什么特點。很多家長是讓自己實現(xiàn)自己身上未實現(xiàn)的愿望。
主持人芬芬:比如說我的一些同學大家在討論,我這輩子沒有做成什么,下輩子讓我的孩子去做。
孫慧波:很多家長我這輩子沒有實現(xiàn)的理想,我想辦法讓我的兒子去實現(xiàn)。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覺得為孩子好,而且他以自己的經驗來講,覺得這個肯定適合孩子。很多家長有很多不理性,讓孩子替代自己實現(xiàn)這種理想,其實這個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孩子需要走的是自己的人生,不是家長的人生。孩子為什么很累?他是雙重的累。孩子有了自我主見之前,他要實現(xiàn)家長的理想,有了自我主見之后,還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主持人芬芬:早前,爸爸媽媽忙于生活的事,70、80年代的那批孩子是幸福感最強的。
孫慧波:那個時候生活條件大家都差不多,而且家長都忙于工作,反而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我覺得,我那時候的印象是,一放學回來之后,做完作業(yè),就跟樓下的孩子玩,一直玩到8、9點鐘才回家,不到天黑不回家。一回憶起來,覺得自己的童年很幸運。現(xiàn)在孩子的經濟條件真的很好,可是現(xiàn)在孩子一方小天地,出不去了,所以現(xiàn)在孩子很痛苦。他享受了高物質的同時,確實精神上其實是很貧瘠的。所以說一個人的精神是最重要的,物質并不重要。
主持人芬芬:那該怎么彌補呢?現(xiàn)在已經是掌中寶的獨生子女了,如何給他們塑造一個好的內心世界,讓他們覺得童年更快樂?
孫慧波:首先家長要自我反省,整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自我反省是伴著孩子成長一生都要存在的,時時刻刻。
主持人芬芬:時刻要自己做反省。
孫慧波:我剛才對孩子說的這句話,是不是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有沒有尊重孩子。沒有尊重孩子,過一段時期,當你孩子出現(xiàn)逆反的時候,家長會覺得這個問題是孩子的問題?,F(xiàn)在很多家長都認為,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覺得問題是孩子的,不是我的。你看你出現(xiàn)這個問題了,他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這個過程當中,他也沒有反思,孩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背后是什么?是不是我的責任造成的。很多家長都沒有考慮。所以現(xiàn)在家長時時刻刻反省自己,你的教育理念真的對嗎?我剛才說了一句話,我們將來是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孩子,還是適應學校的孩子,還是適應考學制度的孩子。如果你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我們的認知是不一樣的,目標是不一樣的,導致你的行為肯定是不一樣的。家長采取不一樣的行為,那么孩子的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你是長遠目標,還是短期目標。對于家長來說,這是自己要考慮的。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家長不要首先怪孩子,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在整個教育過程當中,家長自己存在問題,思想上或者是方法上的,所以導致孩子這樣。先做做自我反省。
主持人芬芬:其實在我們訪談之前,我們也談到了如何解決家庭教育當中的一些誤區(qū)。剛才我們也聊到很多父母和孩子溝通之間的一些誤區(qū)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您覺得還有哪些方面的誤區(qū)會比較嚴重?
孫慧波:其實教育孩子的誤區(qū),我總結。孩子有六大誤區(qū),一個是家長教育觀念上的誤區(qū),方法上的誤區(qū),學習上的誤區(qū),溝通上的誤區(qū),還有環(huán)境造成的誤區(qū),還有心理、生理上的教育誤區(qū)。因為家長有誤區(qū),所以導致他不能全面、系統(tǒng)科學的引導孩子。出現(xiàn)了孩子由于誤區(qū)出現(xiàn)的孩子病變出來了,就是這樣造成的。
所以說對家長就提出了要求,你要自我反省,你在教育上這六大方面是不是存在誤區(qū),如果你存在誤區(qū)的話,如果你想讓孩子好,你就把自己的缺點改正掉,真正達到科學的引導孩子。
主持人芬芬:這六大誤區(qū)大致上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
孫慧波:比如說就拿孩子觀念上的誤區(qū)吧!現(xiàn)在很多家長拔苗助長,盲目攀比。我跟你的孩子比,到底比什么呢很多家長說,我讓我孩子學習比他好,那學習比他好,就可以了嗎。
主持人芬芬:還是要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孫慧波:就是這樣的,你的孩子你跟別人比的時候,你有沒有考慮到你孩子的能力在哪里,他能達到哪里,他目前達到這種狀況是不是已經盡力了。因為每個孩子的背景不一樣,智力不一樣,你的孩子擅長的不一定是別的孩子擅長的。家長首先盲目的攀比就是一個誤區(qū)。他沒有用孩子擅長與不擅長去考慮,他覺得孩子比你強,所有的方面都要比,你的孩子是天才嗎?是全才嗎?不是。孩子多累啊。很多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不重視能力,忽視興趣的培養(yǎng)。教育過程當中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其實總體來說,就是我們家長如何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目標。
主持人芬芬:會造成行為、習慣各方面的改變,包括孩子性格方面的塑造。
孫慧波:我們說目標是什么?目標就是方向。很多家長都是這樣的,我一跟他們講說,我孩子出現(xiàn)這個問題,你能不能告訴我,方法怎么解決就行了?如果你沒有目標的話,你的方向是錯的,只會最后導致離你的目的地越來越遠了。如果你的方向是正確的,我教你一些正確的方法,你可能就快速達成目標了。
主持人芬芬:時間不多了,在這里,也有家長在探討對于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我們做最后一個問題,跟孫老師溝通一下。這里有一位家長說,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成績,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大多數(shù)生活習慣也有問題。不可頭疼醫(yī)疼,腳疼醫(yī)腳,您覺得如何在生活方面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習慣。剛才您說的,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之后,如何沿著這個目標向前走?
孫慧波: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習慣,這個有兩方面,一個是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個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就是我剛才說的方方面面的,它牽扯到生活當中的每個細節(jié),主要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做,家長不要包辦,這是對孩子的獨立性和孩子的自我責任感。孩子只有有責任感了,將來孩子面對每一個問題的時候,他就知道,什么事我該做的,哪個是我該負的責任。第二是生活、學習習慣。比如說時間管理的習慣,還有養(yǎng)成做什么事情有計劃性,學習要有預習,要有方法,還有檢查等等這些習慣,這是學習當中必不可少的。家長如果在孩子學習過程當中,你特別關注他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了,相信你的孩子學習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網(wǎng)友:我聽說過很多家長的講座,包括盧勤、歐陽維建、周泓鴻等等,當時聽的時候覺得很有道理,但是能用的時候感覺相當少。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時候,應該如何解決。其實這也是我們溝通平臺的一個問題??赡芪覀冊诮鉀Q一些家長朋友的問題的時候,他們把這個問題的方法照搬到自己孩子的身上,這是不是可?。?
孫慧波:這是不可取的。我叫你方法只是給你一個借鑒,給你一個幫助,但是千萬不要照搬。照搬的結果,因為孩子發(fā)展個體是不一樣的,你照搬的結果就是他這個方法未必適合你,你要在這個方法基礎之上轉變。適合你的孩子特點才可以,剛才這位家長說的,你聽了很多專家在講解,其實這些專家都非常優(yōu)秀,他們都非常棒。那么這些專家給你的是什么?給你的是思想,給你的是方向。因為很多家長現(xiàn)在存在教育上的誤區(qū),觀念上的誤區(qū),家長只有給你正確的方向,把你的思想武裝起來,底下才是具體的方法。
家長要掌握這些具體的方法,可以學習參加我們在“大講堂”上都有版塊,針對孩子成長過程當中,這個版塊,家長首先要有什么樣的思想,具體我們會借鑒一些方法,告訴你具體的做法怎么做。比如說學習上你要怎么做,有一些小技巧,然后家長可以借鑒。家長既有了方向感,又有可操作的方法,回去之后,會感覺操作起來得心應手一些。一定要記住,思想是最重要的。家長一定要自己的思想扭轉過來才可以,我們才能教你方法,要不然的話,我不會教你方法的。
主持人芬芬:家長也是需要學習的,不斷提高自己,然后再提高孩子。
孫慧波:我們希望所有的家長都做成“伯樂”,發(fā)現(xiàn)你家里那匹千里馬,然后我們把所有的千里馬都放回社會。
主持人芬芬:謝謝孫老師作客我們今天的訪談,解決了很多我們父母們在生活中世紀所碰到的問題。就像最后孫老師所說,有一些方法是不能照搬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還是需要家長們多去學習,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很好的去和自己的孩子溝通,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謝謝孫老師,謝謝網(wǎng)友朋友們!
孫慧波:謝謝。(完)
相鄰博客
- 訪談:如何做名伯樂家長?(孫慧波)(2) [2007-08-04 17:00:00]
- 訪談:如何做名伯樂家長?(孫惠波)(3) [2007-08-04 17:53:00]
- 憤怒的宣泄與愛的語言 [2007-08-05 15:03:00]
-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你懂嗎 [2007-08-05 16: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