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在线

  • <ul id="q2cmq"></ul>
  • <rt id="q2cmq"><acronym id="q2cmq"></acronym></rt>
    <center id="q2cmq"><dd id="q2cmq"></dd></center>
  • <delect id="q2cmq"></delect>
  • <strike id="q2cmq"><source id="q2cmq"></source></strike>
    <center id="q2cmq"><dd id="q2cmq"></dd></center>
    <tr id="q2cmq"></tr><menu id="q2cmq"></menu>
    登錄    注冊
      
    正文
                                     家家都需要的家庭教育——這是一次幾代人享用不盡的充電之旅(視頻)

                                                 解讀:家庭教育現(xiàn)代化和家庭教育十大理念(視頻)                                              

                                                    

                                                     家庭教育是專業(yè)的,可以提升我們育人素養(yǎng);

                                                     家庭教育是樸素的,可以服務于每一位家長;

                                                     家庭教育是實用的,可以解決身邊具體問題;

                                                     家庭教育是科學的,可以改變我們生存現(xiàn)狀。

                                                                                               ——顧曉鳴

                                          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上免費學堂     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課程目錄 

                                         《家庭教育顧問、指導師(中、高級)》專業(yè)化課程目錄匯總

                                             《家庭教育顧問、指導師(初級)》專業(yè)化課程目錄匯總

                                                      班主任家庭教育專業(yè)化課程》目錄匯總

                                                            試聽課程: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素養(yǎng)

    《魔法123》(3)

    (2007-08-07 00:11:00)   [編輯]
    6大較勁策略--討好
    和前面的4種策略不同,討好,不僅不會叫你難受,相反,它就像是糖衣炮彈,讓你很快陷入暈暈乎乎的狀態(tài),無形中放棄原則和立場。孩子討好你,你會感覺良好,心懷感激,放松警惕,于是你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他們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你應當識破他們的把戲??梢韵胂?,要是沒有從你那里占到便宜,孩子也就“原形畢露”,不會再討好你了。
      “媽媽,在我所知道的媽媽當中,您的眼睛最漂亮啦!”孩子常以類似方式討好大人。他們也會說:“我想我該打掃房間了。最近3周,它的確臟得不成樣子。我還會打掃車庫哩!”孩子意在表達這樣的意思:“我說的話讓您高興,對不對?我的表現(xiàn)讓你滿意,我說的沒錯,對吧?不過您應該明白,要是您教訓我、拒絕我或打擾我,那就不好意思了——我不會再說您的好話,您也就不會再有好心情了?!庇懞玫谋举|和核心,相當于“先下手為強”,就是預先使父母感覺歉意和內疚(倘若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心理動機在于:“您因為我的話而高興,所以就不忍心為難我、拒絕我,不忍傷害一顆幼小的心靈?!?
      孩子也可能用口頭許諾的辦法,作為討好父母的手段?!扒竽藡寢?,求您了!我當然會吃晚飯。我保證!要是您答應,我還可以不跟您要甜點?!边@是下午5點鐘,剛剛放學回家就想吃點心的女兒央求媽媽的情形。孩子所做的類似的保證,通常是“空頭支票”,不足為信。一個小男孩懇求父親給他買一臺新款電腦。小家伙信誓旦旦地說:“您還是給我買吧,我喜歡它的外觀。有了這臺電腦,別的我什么都不要,以后也不要您買任何東西了。這還不行嗎?”
      孩子的道歉,可能是真誠的。不過有時候,它也會被孩子拿來作為“討好”的武器:“對不起,我很抱歉。我說過我很抱歉!”打了弟弟之后,為了逃避責罰,一個男孩這樣懇求爸爸原諒。
      為了滿足自己的要求,或者對抗父母的責罰,孩子可能使用各種對策。討好的方式尤為特殊和隱蔽,很明顯它是孩子“最不消極”的伎倆。確切地說,它具有一種“溫柔”的殺傷力——你很難對它產(chǎn)生反感,反而可能感覺舒適。正因為這樣,它有時甚至不應被列入“較勁策略”中。當孩子對你甜言蜜語,你很難辨別什么是討好,什么是真正愛的流露。孩子說“我愛你”,又沒有任何附加要求,這或許是真情的表示。孩子詢問家長,要是他打掃房間,是否可以邀請朋友們前來做客,這也算不得是討好,不過是為滿足某種愿望的真摯的表達。你也可能聽見家長說:“無論何時何地,要是我的兒子表現(xiàn)得乖巧、伶俐,那一定是他想要什么東西!”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孩子的言行,就是純粹的討好了。
    6大較勁策略--肢體戰(zhàn)術
    在所有的“較勁策略”中,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孩子的“肢體戰(zhàn)術”,可能最讓人頭痛。也就是說,要是愿望落空,受到委屈,他們可能以“肢體語言”的方式宣泄和反抗。他們可能摔摔打打,攻擊大人,損壞物品,或者逃出家門。這在幼小的孩子中格外普遍。他們剛剛擺脫咿呀學語的階段,在語言技巧上沒有優(yōu)勢,只好使用“肢體戰(zhàn)術”。要是孩子到了4-5歲時,仍舊樂于此道,家長的日子會更加難過。
      對于有的孩子來說,成年累月地使用“肢體戰(zhàn)術”,他們也會樂此不疲。孩子年齡越大,這種策略的破壞性就越強,也越發(fā)令父母難過和寒心。要是你不答應他們的要求,禁止他們的某種行為,孩子可能突然狂暴起來,其反擊動作之快,讓你措手不及!他們亂踢、亂咬、亂抓、亂撓、亂打……他們以吃奶的力氣高聲尖叫,在此期間,周圍物品也跟著遭殃,就連他們自己的東西也不放過。
      一個10歲大的男孩和弟弟打架,父母要把他送進房間反省。房間的門是關著的。他走到門前,用盡力氣踢了一腳,竟把無辜的房門踢出一個窟窿。還有個孩子盛怒之下,把一只咖啡杯子狠狠地摔到瓷磚地板上。杯子碎片飛濺起來,一塊較大的碎片撞擊到玻璃門上。玻璃門頓時碎裂成“馬賽克”。
      “肢體戰(zhàn)術”的一種特殊形式,就是離家出走。年齡幼小的孩子,未必真的這樣做。他們最多發(fā)出威脅,說是要出走而已。一個7歲大的孩子以此對付媽媽。媽媽不讓他出去玩,結果他竟偷偷溜進地下室,在哪里熬了兩個小時——在這種事情上,孩子的耐心令人稱道。盡管大家撕破了嗓子喊他的名字,他卻一聲不吭。他的努力果然得到了回報,實現(xiàn)了“懲罰”媽媽的目的:兒子突然失蹤了,他的媽媽又驚又怕,簡直到了發(fā)瘋的地步。直到兒子重新出現(xiàn),可憐的媽媽才恢復了理智。
      孩子采用上述各種手段,惟一目的就是為了對父母造成壓力,讓父母順從他們的意愿。要是大人拒絕滿足他們的愿望,孩子就會盡情運用各種策略,隨時教訓和懲罰不合作的家長。父母和教師曾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孩子使用最多的策略是什么?”他們無一例外地提到3種對策:糾纏、撒潑、自我折磨。其中自我折磨,是孩子的最愛。孩子也善于打“組合拳”——把某些策略組合在一起,讓家長格外難以應付。而其中最見效的組合方式就是,他們一邊糾纏,一邊進行自我折磨。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孩子一方旌旗飄揚、戰(zhàn)鼓鏗鏘、威猛無比;可憐的家長則被打擊得稀里嘩啦、潰不成軍!

    現(xiàn)場目擊
    真實的故事來源于真實的生活。在這里將以適當?shù)狞c評告訴你:作為家長,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該說?應當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哪些情形?剛剛運用魔法時,家長和教師都可能有些緊張和激動。
    孩子對你撒謊怎么辦?
    星期二下午1點鐘,學校給媽媽打來電話說:兒子湯姆和一個叫史密斯的孩子,在午飯時打起架來。3點35分,10歲的湯姆回到家里。媽媽開始同他交談。
      “你今天過得怎么樣?”“還好,您做的三明治午餐非??煽??!薄罢劦轿绮?,你得告訴我,是否發(fā)生過什么事?”“沒什么呀,一切正常。我們玩了一會兒棒球,就是這樣?!薄罢娴臎]發(fā)生什么特別的事情嗎?”“沒有?!薄昂?,你聽著,年輕人!你這是在對我撒謊!今天,我接到了學校的電話……”
      從上面的對話當中,你顯然發(fā)現(xiàn):媽媽是在有意考驗孩子。毋庸置疑,媽媽想從孩子那里獲得信息,就此對孩子的表現(xiàn)做出判斷。此時的她,真像是一臺“測謊儀”。她要考驗兒子是否對自己說實話。她處理問題的辦法正確嗎?答案是否定的。
      作為家長,你知道孩子可能出現(xiàn)問題了,要通過更合理的方式了解情況,而不能有意設置圈套,讓孩子陷入困境,窘態(tài)百出。讓我們設想一下:一天晚飯后,你不厭其煩地反復詢問孩子:“你是否完成了家庭作業(yè)?”前6次回答,孩子精神抖擻,拼命點頭。不過你不是個容易上當?shù)娜?。你不屈不撓地問到了?次。孩子痛苦的神經(jīng),終于崩潰了!他無限懊惱地承認:還有一些數(shù)學題沒有做呢。孩子的回答讓你生氣。沒有做完作業(yè),就膽敢外出玩耍,還撒謊!這真是太可惡了!與此同時,你也多少有些沾沾自喜:姜是老的辣,自己終歸技高一籌。無論孩子如何盡力掩蓋,還是從他那里套出了真相,你能不自鳴得意嗎?“笑話,還想蒙過我的眼睛!白日做夢!”
      你真的勝利了嗎?可我要告訴你:在你反復訊問孩子的過程中,你給了孩子6次練習機會,讓他系統(tǒng)地學會了一門技能:撒謊!我知道你有自己的算盤。你想讓孩子明白:不管怎樣,他們休想從你那里蒙混過關。你要確?!皽y謊儀”運行正常,讓孩子乖乖地現(xiàn)出原形。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孩子的確可能妥協(xié),交代事情的真相。不過有時候,他們未必甘心失敗。他們會千方百計地尋找出路。在此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成了地道的“謊言家”。而你呢?你就像是個助紂為虐的培訓師,你特地為孩子開設了“撒謊訓練高級課程”。
      究竟怎么做呢?——要以更加合理的方式,了解事情的真相。孩子做了錯事,而你想探究實情,就應該直截了當?shù)卦儐柡⒆樱骸暗降装l(fā)生了什么事?”而且只問一次就夠了。如果孩子向你講述了情況,但后來你發(fā)現(xiàn),孩子其實對你撒了謊。那你該怎么辦呢?連同撒謊本身在內,對他們的過錯一并處罰就是了(相應地使用小原則或者大原則)。
      提醒你一點:如果懷疑孩子做了錯事,試圖了解實情,你不應隨隨便便,或者不假思索地提出問題。這會使孩子感到慌亂和震驚,使得他們做出本能的反應——撒謊。他們這樣做,其實不過是想盡早結束談話,擺脫你的糾纏,以不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如果孩子果真出了問題,你甚至知道某些血跡斑斑的細節(jié),應當怎么處理呢?還是回到上面的例子中。你可以這樣說:“今天中午發(fā)生的事情,我希望你一五一十地告訴我。不過不是現(xiàn)在。你先好好想一下,我們15分鐘以后再談。不過我得提醒你:我已經(jīng)同老師談過話了?!蹦銢]有過多地說教,也沒有大為光火。不過你要讓孩子明白,你的尊嚴不受侵犯。他絕不可以對你撒謊。有了這些也就夠了。如果面臨如下情形:1 你知道所發(fā)生的事情;2 在這件事情上,孩子極有可能不說實話——這時候,不管你提出怎樣的問題,跟著只要說一句:“我已經(jīng)知道了一切?!苯又?,平靜地采取處罰措施就可以了。這樣,你就沒有給孩子任何撒謊的機會。
      孩子還沒來得及撒謊和狡辯,就慘遭處罰,當然會感到沮喪和生氣。他們可能指責你“偏聽偏信”,或者“濫用刑罰”。你用不著理睬他們。你徑直向孩子發(fā)出警告:“我希望以后不再發(fā)生類似的事情?!蹦阋部梢哉f:“我希望你以后表現(xiàn)得更好?!?br />  孩子可能通過撒謊,逃避某些日常工作,比如家務勞動或家庭作業(yè)。你可以直接指出問題的所在。面對明擺著的事實,孩子無法自圓其說。如果孩子經(jīng)常謊稱完成了家庭作業(yè),你就可以同老師進行溝通和配合,請老師提供當天的作業(yè)清單。通過清單,檢查孩子的作業(yè)情況,孩子就沒有理由撒謊了。孩子撒謊不好,不過不是世界末日。其實不單是孩子,不少成年人也是謊言成災。孩子不說實話,不意味著他們已誤入歧途,不可救藥;不意味著孩子對你缺乏愛,喪失信任;不意味著孩子長大以后,一定會進少年管教所。當然,從另一方面說,撒謊畢竟不是什么好事,不可對其姑息遷就,不可讓它愈演愈烈,如雨后春筍般的不斷壯大。孩子出現(xiàn)了撒謊的情形,你要認真、徹底而深入地解決。記?。汉⒆优既蝗隽恕靶≈e”,你尤其要謹慎,注意自己的反應,重視采取的措施。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不依不饒,情緒激烈,連珠炮似的不斷攻訐,只會讓孩子感受到來自你的水深火熱的糾纏和圍剿,那樣的話,幾年下來,你真可說是大功告成:你培養(yǎng)了一個真正的“謊言家”。
      到這里,我應當向你表示祝賀了。你已歷經(jīng)了魔法教育的第一個階段——制止孩子的“消極行為”。你已經(jīng)知道如何施展魔法,采取相應的處罰手段,解決孩子的各種問題。你即將進入另一重大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如何激勵孩子的“積極行為”。
    “請勿打擾!”
    媽媽和爸爸坐在沙發(fā)上,想談談自己父母的健康問題。這是一場重要的私人談話。7歲的女兒米切爾飛快地跑進來,站在他們面前。
      “哈嘍!”
      “嗨,親愛的。聽著,我和爸爸要商量一件事情,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起碼得要幾分鐘時間。你暫時先到外面去,自己玩一會兒好嗎?”
      “可我想和你們呆在一塊兒。放心好了,不管你們談什么,我是不會聽的。我保證!”“不行,乖孩子,聽媽媽的話,現(xiàn)在出去玩,好嗎?”
      “我沒有什么可玩的。”她纏著父母。
      “聽著,小姐。我可不想把話重復第2遍!”
      “可我沒什么可玩,我就是不想出去!”她還是不甘心,再次糾纏,還有幾分脅迫的意思。
      “你的屁股想挨揍嗎?”
      米切爾開始哭鼻子啦!——這或許是她最后的“殺手锏”?
      “OK,現(xiàn)在我開始數(shù)數(shù)了,1!”
      米切爾不再多說什么,抽泣著離開了房間。
      點評:唉,家長的表現(xiàn)太糟糕了!平心而論,當時的情形需要謹慎對待。米切爾進入房間時,不是在熱情主動地渴望親近嗎?大人怎么能忽略這一點?當然了,他們不想告訴女兒談論的話題。一開始,他們就試圖說服女兒離開,甚至以體罰來威脅。家長粗暴的態(tài)度,在孩子看來,仿佛是要發(fā)動“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孩子又害怕又委屈又不甘心,于是“吧嗒吧嗒”掉淚啦!家長等了半天才動用魔法——開始數(shù)數(shù)。不用說,這只會對孩子造成某種傷害。
      我們還是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吧——
      “哈嘍!”
      “嗨,親愛的。聽著,我和爸爸要商量一件事情,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起碼得要幾分鐘時間。你暫時先到外面去,自己玩一會兒好嗎?”
      “可我想和你們呆在一塊兒。放心好了,不管你們談什么,我是不會聽的。我保證!”
      “我要數(shù)數(shù)了。1!”“可我就是不想出去嘛!”女兒纏著父母。
      “2!”
      米切爾見勢不妙,只好掃興地離開房間。
      點評:家長這樣做可能過意不去,不過他們做得恰到好處。有時候,大人必須態(tài)度堅決,不給孩子較勁的余地。
    別去折磨小狗!
    4歲的邁克爾順著墻角,起勁地把寵物狗往上推。小狗一向很有耐心,天天陪著小主人玩耍,也沒什么怨言。現(xiàn)在它終于忍無可忍了。它抬起頭,眼見自己離天花板好像很近了,加上身體的痛楚,它不禁齜牙咧嘴,大聲叫了起來。
      媽媽見狀,生氣地上前阻止——
      “邁克爾,乖孩子,你不要折磨小狗了,快把它放下來!”
      邁克爾絲毫沒有理睬,而且還咯咯地大笑,繼續(xù)把小狗往上推,仿佛真要舉到天花板上。
      “孩子,我數(shù)1了!趕快把它松開
      別數(shù)了媽媽。我喜歡它才這樣的?!?br />  小狗再次齜牙咧嘴地吠叫起來,似乎是在表示異議。
      “2!”
      “您別數(shù)了!我喜歡它才這樣的!”邁克爾希望媽媽別再數(shù)了,盡管他還在任性地折磨可憐的小狗。
      “3!現(xiàn)在你馬上給我到樓上去!”
      邁克爾蹲了下來,躺到地板上,也松開了手。小狗如蒙大赦,飛快地跑開了。邁克爾就像幾秒鐘前的小狗,又喊又叫。媽媽把不聽話的兒子拽起來,帶到二樓的臥室里,要讓他逐漸平靜下來。
      點評:媽媽做得再好不過了。利用魔法1-2-3,媽媽解救了小狗, 還捍衛(wèi)了家長的威嚴。在“護送”兒子上樓接受禁閉、讓他恢復安靜的過程中,媽媽知道一條重要原則:不必說任何多余的話。
    超市小小“飆車女”
    小女孩佩塔今年4歲。她喜歡和媽媽去超市購物。佩塔購物的動機單純而可愛。她早就相中了超市里兒童專用購物車。她喜歡像媽媽一樣推著購物車走來走去。
      媽媽可是另外一番心情。她不愿同女兒一起進入超市。過去的情形歷歷在目:佩塔推著購物車,一開始還能跟著自己,可用不了多長時間,小家伙準會激動地加快步伐,在超市里跑來跑去。就在上一周,女兒再次超速“駕駛”,結果不小心撞到了一位推著購物車的老紳士。老紳士沒有任何心理準備,肯定受了不小的驚嚇。不過他很有風度,還慈祥地沖著佩塔笑了笑。但媽媽還是一陣后怕。她擔心女兒繼續(xù)闖禍,傷及無辜。
      可以想象,媽媽要是和孩子一起購物,一旦出現(xiàn)問題,處理起來該有多難。要是媽媽不讓佩塔推購物車,將會出現(xiàn)什么局面呢?不用說,佩塔小姐準會大發(fā)脾氣!她會無所顧忌地又哭又叫,當著所有顧客的面,讓媽媽下不來臺。換句話說,媽媽和佩塔進入超市后,就會出現(xiàn)下面的情形——
      “媽媽,我可以推這輛購物車嗎?”“不行,親愛的。絕對不行!看見購物車上的‘灰熊’標志了嗎?這可是大人推的!”“為什么我就不能推?我也推得動!”小女孩的胃口越來越大?!拔也皇歉阏f過不行嗎?你不要為難媽媽了,好嗎?”
      “那我推自己的車好了,就是那輛小的!”“你別再說這個啦,我可不想聽??禳c兒吧,我們要買很多東西呢!”“那不是我的事!我不管,我就是想推車!”佩塔大聲嚷嚷?!昂冒?,好吧!別這樣了!”媽媽無計可施,只好給佩塔取來兒童購物車。佩塔大喜過望。不過媽媽將車把握在手里,表情嚴肅地看著女兒。“看著我,孩子!你必須向我保證,你不會推著車亂跑。否則你會撞到別人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我明白!”“你要答應我,不會推著小車跑來跑去,好嗎?”“好吧!”“你要向我保證!”“我保證!”“我們買東西去吧!你不要離我太遠,我得把東西放進你的車里?!弊畛醯?~6分鐘,佩塔規(guī)規(guī)矩矩地推著車子走路。她沒有邁步小跑——就像她保證的那樣。但好景不長,她很快興奮起來,忘乎所以地跑了起來,而且腳步越來越快。她的“戰(zhàn)車”在地板上馳騁,制造出“砰砰砰”乃至“轟隆隆”的聲音。這一切使媽媽驚恐地睜大了眼睛。她看到女兒快速穿越食品區(qū),嘴里還“咯咯咯”地笑著,興奮地亂叫著。佩塔顯然是把許諾扔到了腦后。媽媽失望極了,她停止了購物,把女兒帶離了超市。其實媽媽才剛買完購物單上1/3的物品。考慮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她不得不馬上離開。她擔心佩塔再次制造事端。算了,以后有機會回來,把其他物品補齊就是了,媽媽無奈地想。
      點評:在公共場合下,有的孩子似乎有恃無恐。他們的言行讓父母緊張或尷尬。上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媽媽害怕女兒闖禍,又不敢拒絕她的要求,只好委曲求全。媽媽還讓孩子做了“安全保證”。對于年幼的孩子而言,這種保證能有多少實際意義呢?我們可以再給佩塔的媽媽一次機會,重新應對上面的情形。想想看,媽媽是否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也許,媽媽有兩種選擇:
      1、佩塔推著小車加速前進時,馬上對其數(shù)數(shù)予以制止。如果數(shù)到3,孩子仍舊不聽勸告,就立刻“收繳”她的購物車;
      2、更為簡單的辦法,就是一開始,就堅決不讓孩子碰購物車。我們先看看第一種選擇——
      “媽媽,我可以推車嗎?”
      “可以,親愛的。你只能推著它走路。推著小車跑可絕對不行!你要是跑的話,我會立刻數(shù)數(shù)。我數(shù)到3,要是你還沒停下來,我就沒收你的小車?!?br />  在最初的3分鐘內,佩塔表現(xiàn)很好。然而,隨后她忘記了向媽媽做出的保證,得意地加快了腳步,推著小車跑起來。
      “佩塔,我現(xiàn)在數(shù)1了!我數(shù)到3,你就沒機會推小車了。”
      點評:和最初的情形相比,這種做法顯然更好。媽媽數(shù)到3,佩塔要是膽大妄為,還是一路小跑,她將為此付出代價——失去手里的購物車。如果佩塔因此大發(fā)脾氣,媽媽就可以中止購物,把氣咻咻的女兒帶出超市,來到停放的汽車跟前,直到孩子平靜下來。當然,就像前面交待的,這時候你不可對孩子有任何說教(比如,“我都給你說過了……”)。一切畫蛇添足的規(guī)勸,都可能使事情越發(fā)糟糕。
      我們再看看第二種選擇——
      “媽媽,我可以推車嗎?”
      “不行!”
      “為什么不行?”
      “聽話,我數(shù)1了!”
      “我就是想推小車。”
      “2!”
      點評:做得好!媽媽讓魔法發(fā)揮了更大的威力!
    使用魔法1-2-3之“兄妹之爭”
    如何更好地使用魔法1-2-3?在本章里,我將提供更多的范例。這些范例具體而形象,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你會更加清楚:在怎樣的時機和場合下,施展魔法效果最好?我還將以適當?shù)狞c評告訴你:作為家長,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該說?應當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哪些情形?剛剛運用魔法時,家長和教師都可能有些緊張和激動。另外,如果你在家庭教育方面經(jīng)驗不足,就可能誤用乃至濫用魔法,致使局面更加混亂。即使是這樣,你也不要擔心。因為下面我將通過范例,為你提供新的表現(xiàn)機會。你可以調整好狀態(tài),施展魔法,“卷土重來”。
      兄妹之爭(之一)約翰今年9歲。妹妹布里奇妮今年7歲。兄妹倆既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冤家”。他們一塊兒玩耍,向來親密無間。不過說不定什么時候,他們就會橫眉立目,展開火并,而起因可能是芝麻大的小事。眼下,兩個小家伙坐在起居室地板上,各自組裝自己的車輛玩具。房間里風平浪靜,氣氛祥和。誰知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爸爸戴維正在欣賞電視轉播的橄欖球賽。兩個孩子相處得那樣融洽,玩得那樣開心,爸爸感到非常欣慰??墒呛镁安婚L——
      “布里奇妮,我還需要一個輪子。我的坦克就快裝好了,好妹妹,幫幫忙吧!”約翰甜言蜜語?!澳强刹恍校s翰,要是把輪子給了你,那我的汽車怎么辦?汽車沒有輪子,還能叫汽車嗎?”布里奇妮忐忑地回答。此時,坐在沙發(fā)上的戴維,情不自禁地動了動身體。顯然,他正為自己喜歡的球隊的第4個進球由衷地高興,“好伙計們,真棒!”?!鞍萃?,你還是給我一個輪子吧。過一會兒,我就還你還不行嗎?”約翰提出建議?!澳窃趺葱校科嚨糜?個輪子,一個也不能少呀!”約翰回答:“得了吧,你那也叫汽車?傻了吧唧的!”“爸爸,您快看看哥哥啊,他搶我的車輪!是我先用的嘛,憑什么要拿走?”這時,爸爸熱愛的球隊正要射門得分,卻被對方截住。在如此千鈞一發(fā)之際,兄妹倆爭吵起來,爸爸當然不高興了?!澳銈儍蓚€!趕快給我閉上嘴!”“她做的那個丑八怪,怎么會是汽車?還用得著把輪子都裝上嗎?我的坦克就快成功了,就差一個輪子!還有,這些玩具可都是我的東西!”“可是,是我先組裝汽車的,你該讓我裝完!”妹妹辯解說?!安辉S吵,孩子們!你們聽著,現(xiàn)在,我開始數(shù)1!”“她是一個大傻瓜!”約翰飛快地揚起手掌,把自己的坦克打翻在地,然后氣哼哼地離開了房間。
      點評:還好,爸爸懂得及時阻止孩子的爭吵。美中不足的是,他應該從一開始,就對孩子數(shù)數(shù),而不是大聲呵斥他們閉嘴。約翰當著爸爸的面,打翻了他自己的坦克,還責罵他的妹妹。他這樣放肆,爸爸是否應當以魔法處罰呢?面對這種情況下,有的家長會對“約翰”采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有的就不會。在后者看來,被打翻的坦克,是“約翰”本人的成果。他摧毀了他自己的作品,對別人沒有妨礙,因此家長用不著干涉。更何況下一次,“約翰”可以再次制造坦克。不妨再給爸爸一次機會,以進一步改善他的調教技巧——“布里奇妮,我還需要一個輪子。我的坦克就快裝好了,好妹妹,幫幫忙吧!”約翰甜言蜜語。“那可不行,約翰,要是把輪子給了你,那我的汽車怎么辦?汽車沒有輪子,還能叫汽車嗎?”布里奇妮忐忑地回答。此時,坐在沙發(fā)上的戴維,情不自禁地動了動身體。顯然,他正為自己喜歡的球隊的第4個進球由衷地高興,“好伙計們,真棒!”。“拜托,你還是給我一個輪子吧。過一會兒,我就還你還不行嗎?”約翰提出建議?!澳窃趺葱??汽車得有四個輪子,一個也不能少呀!”約翰回答:“得了吧,你那也叫汽車?傻了吧唧的!”“孩子們,不許爭吵,現(xiàn)在,我開始數(shù)1!”爸爸正看到熱愛的球隊要射門得分時卻被對方截住。這么關鍵的場面被孩子打斷,爸爸當然不高興了。“她做的那個丑八怪,怎么會是汽車?還用得著把輪子都裝上嗎?我的坦克就快成功了,就差一個輪子!還有,這些玩具可都是我的東西!”“可是,是我先組裝汽車的,你該讓我裝完!”妹妹辯解說?!奥犞?,孩子們,我現(xiàn)在數(shù)到2啦!”
      點評:這一次爸爸顯然做得更好。心愛的球隊不爭氣,浪費了寶貴的得分機會,他的心情糟透了。不過他仍舊控制住了情緒,沒有把內心的沮喪發(fā)泄到孩子身上。這是了不起的表現(xiàn)。他使用魔法的方式干凈利落,值得稱贊。

    激勵孩子的“積極行為”
    你熱愛整潔的環(huán)境,或許還希望孩子和你一樣。不過很遺憾,孩子不可能天生就愛清潔。相當多的人(即便不是絕大多數(shù)人)幾乎生性邋遢。他們的染色體組合,也許原本就缺少“清潔基因”。既然如此,你不妨好好調教孩子,讓他們學會自己打掃房間。
    你能做到“心有靈犀”嗎?
    你10歲的兒子湯姆放學了。他剛走到家門口,就大聲叫嚷:“音樂老師是一個傻瓜!”
      你應當怎樣做?孩子正在叫嚷,你可以對他數(shù)數(shù)??赡阋?,他不是沖著你的。他是因為別的事情而懊惱。你不知道真相,那么此時你優(yōu)先要考慮的是什么呢?當然是給孩子某種情感的支持,以便了解問題的原因。兒子似乎很是生氣,大喊大叫,可這沒什么大不了,也不是什么不可饒恕的罪過。他大發(fā)其火,不是和你在較勁,因為你不是他發(fā)火的真正原因。這時候,你就應當主動發(fā)問,認真地聆聽。
      湯姆:“音樂老師是一個傻瓜!”
      媽媽:“快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事?”
      湯姆:“她竟讓我站在該死的全班面前唱歌。只有我和另一個同學做這種事兒。大家都在笑話我,可她才不管這些呢!”
      媽媽:“音樂老師讓你唱什么歌?”
      湯姆:“誰知道呢,好像是什么古怪的贊美詩或是別的什么?!?br />  媽媽:“那確實不是你的長項。不用說,你一定有些尷尬啦!”
      湯姆:“她的這門課程,我肯定是不及格了!”
      媽媽:“孩子,我還從沒見過你發(fā)這么大的火!告訴我,當你不得不唱歌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嗎?”
      湯姆:“老師讓我站在教室前面唱歌,而她彈奏她那該死的鋼琴。我連一句歌詞都不知道。我看見戴維在座位上偷偷地笑,壞小子!他不敢大聲笑就是了。我倒真希望他能笑出聲來!”
      媽媽:“老師沒讓別的孩子唱歌,偏偏挑中了你和另一個孩子,你認為這對你很不公平。是這樣嗎?”
      湯姆:“沒錯!”
      媽媽:“為什么你不喜歡被老師選中呢?”
      湯姆:“他們總是為難我,拿我尋開心。這個學校太無知了!”
      湯姆說完后,開始拿冰箱里的點心吃。
      聆聽與自尊
      認真而積極地聆聽,是帶著體貼之意,以及某種形式的心靈感應,與他人進行交談的一種方式。這樣的聆聽,是對他人思想和情感的理解和尊重。聆聽者可不光是坐在那里,就像不會思想的雕像一樣。而是要通過別人的言語和目光,窺見真實的情形(即要做一個“積極”的角色)。
      聆聽孩子說話時,最好像上面的媽媽那樣,暫時放棄自己的觀點,不作過多的評判。要盡可能體會孩子的好點子積極而主動的聆聽,是對孩子的感受、想法表示理解和尊重。不過想讓聆聽發(fā)揮最佳效果,你必須做到一點:不要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和感受。當然,你不見得非得同意孩子的態(tài)度和觀點。在上面的例子中,媽媽不認為孩子對教師缺乏尊敬,或者是孩子惹來了麻煩。她也沒有自作主張,做出自己的評判。聆聽他人其實是在做兩件事情:
      1、理解他人所說的一切,從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
      2、深入交流,檢驗自己是否已經(jīng)理解對方所說的話。
      在談話當中,聆聽者是思維活躍的參與者,而不只是坐在那里,始終不停地點頭的人(當然即使是這樣,與不提供任何談話機會相比,也有某種可取之處)。主動而積極地聆聽,對父母而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旦你的態(tài)度缺乏真誠,甚至有些做作和消極,孩子就會感到失望和氣憤。面對孩子的訴說,你專注而積極的聆聽,可以推動嚴肅甚至冗長的談話。
    給孩子必要的發(fā)言權!
    對于幼小的孩子來說,他們的依賴性當然更強。作為一家之主,應為家庭教育營造溫馨而寧靜的氣氛,還要為孩子做出絕大多數(shù)的決定,為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做出最終的裁斷。在孩子眼里,你就是法官,是陪審團。你對孩子的調教和管理應該溫和而友善。
      孩子每天該吃什么,幾時就寢,何時上學……孩子自己并不能決定,而都要由你來做出善意性的“獨裁式”安排,因為你更清楚什么對他們真正有好處。你還要不惜代價,實施你對于孩子的愿望,讓它們在孩子身上開花結果。這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的義務。即使小家伙們有時難以接受,不喜歡你這樣那樣的安排,你也要堅持原則和立場。
      很顯然,魔法1-2-3的使用并沒有給孩子多少自己做主的機會。在運用這種方法時,你要確保它對你和孩子都有好處,否則的話,就有可能造成魔法的濫用。你要迅速判斷出孩子的“消極行為”,及時用魔法1-2-3加以制止。你的態(tài)度要客觀而公正,盡可能保持心態(tài)平和。絕不可濫用情緒,或濫用體罰。采用圖表監(jiān)督的方式,以及運用其他限制孩子“消極行為”的策略,雖然通常要比運用魔法顯得更為友善一些,但很大程度上這些方法仍是為大人設計和被他們使用的。
      隨著孩子年齡的慢慢增長,某些原則和策略也應該逐漸作些變化。比如說,孩子已經(jīng)17歲了,家長應該給予他應有的——但不是全部的——民主。
      這種民主意味著,一方面,孩子對作用于自己身上的規(guī)則和政策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家長應該讓孩子有越來越多的獨立和自主。理想的狀況是,十幾歲的孩子可以為自己的很多事做出決策,比如家庭作業(yè)、就寢時間、選擇朋友、穿衣甚至餐飲等。因此,鼓勵孩子為自己做主,作為家長,這是你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也是一項艱巨的挑戰(zhàn)。
      盡管孩子做出的決定越多,就越容易犯錯誤,可他們的獨立性也由此得以大幅度提升!在此過程中,你要避免對孩子“過度教育”(我在后文中將予以講解)?,F(xiàn)在我要告訴你的是,想讓孩子盡快地培養(yǎng)起獨立自主的精神,你可以馬上實施“家庭會議”的策略。
      問題與解答:兩個例子1果汁汽水不見了,怎么辦?
      我的女兒9歲時,在我們每兩周舉行一次的“家庭會議”上,提出了一個重大話題:她的果汁汽水經(jīng)?!安灰矶w”。女兒解釋說:我們——她的爸爸和媽媽——經(jīng)常買回8瓶裝的果汁汽水。問題在于:她總是無法得到屬于她的兩瓶。當她想喝汽水時,打開冰箱,卻一無所獲。
      我們認真聽了女兒就問題的描述。我和妻子以及我們的兒子,都表達了各自的想法。我們商討了一通之后,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當8瓶裝的果汁汽水進入家門時,它們必須貼上4組標簽:每人兩瓶,分別歸屬媽媽、爸爸、哥哥、妹妹。誰如果已喝完自己的兩瓶飲料,只有等下一批貨到達后,他(她)才有機會再喝。
      我們還規(guī)定,誰喝完自己的果汁汽水,還想再喝的話,就必須遵守一條特別的原則:你首先必須檢查一下冰箱,看看里面是否還有存貨。如果有的話,上面自然有別人的縮寫名字。如果飲料未被開啟,你可以花上50美分,從擁有者那里購買。如果對方拒絕出售,那么你只能作罷,不允許有任何強制性的要求。后來,這個協(xié)議被貼在冰箱門上,實踐證明它的確像魔力一樣起著作用。
      2 如何調整暑假睡眠時間?
      我的兒子11歲的時候,在“家庭會議”上提出了一個議題:暑假的睡眠時間,應和上學期間有所區(qū)別,需要做出特殊規(guī)定。不用說,會議召開之前,他和妹妹就合謀醞釀了這一“動議”。事實上,孩子們顯然“小題大做”,因為他們通常都會睡個懶覺什么的,我和妻子也沒有多說什么。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我們還是答應了孩子們的要求。
      盡管雙方都有些不大自在——我們還是嘗試實施這個決議:孩子們可以晚些就寢,也可以晚些起床。不過,如果父母在孩子們之前睡覺的話,孩子們必須絕對安靜,不能把父母吵醒,否則決議將被撤消。在經(jīng)歷了幾個夜晚的嘗試之后,決議的不可行性人所共知。在下一次“家庭會議”上,全體與會者不得不重新做出調整,因為孩子們總是把熟睡的我和妻子吵醒。新決議實施的效果不錯。它多出的規(guī)定是:如果孩子們把我們吵醒,他們必須停止一切活動,馬上上床睡覺。
      要點提示
      家庭會議好處很多,不過有時也讓人頭痛。它可以解決不少家庭問題,孩子也可以學到有價值的談判技巧。會議上也難免出現(xiàn)爭執(zhí)或打斷別人發(fā)言的情形,你必須解決這些情況。盡量把會議時間控制在1個小時之內!會議主席的責任之一,是召集全體家庭成員出席會議!你必須很有耐心,因為不要指望所有成員都想來參加會議
    睡覺可不簡單!
    不少父母抱怨說,每天晚上,為了讓孩子按時上床睡覺,他們都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天天都被折磨得身心疲憊。孩子通常傍晚9點鐘就寢??傻搅?0點半,他們卻突然醒來,睡意全無!這下父母的麻煩可就大了。他們吃驚地看到,從睡夢中醒來的孩子,就像幽靈一樣,在房間里四處走動。他們還會興沖沖地叫醒你,說他們感覺口渴或者饑餓。有時候,他們一臉警惕地提醒你注意,說窗外好像有一種奇怪的聲音。有時候,孩子半夜睡醒,從床上爬起來,不假思索地玩起了電子游戲!還有的孩子對于光顧洗手間熱情不減,每晚都要去20次……這當中還可能時常穿插著些許爭吵和尖叫聲,如此一來,房間里的舒適和靜謐,就被無情地打破了。這使得人人難以入睡,大家能做的事情,似乎只有打開電視機,帶著布滿血絲的雙眼,哈欠連天地收看“午夜電影頻道”了。到了第二天,由于睡眠不佳,大家渾身無力,工作做得一塌糊涂。面對這樣的情形,你當然希望有個好辦法,不讓這樣的悲劇接連上演。前面介紹的“積極行為”策略,可以協(xié)助你解決孩子的睡覺問題。只要把各種策略恰當?shù)亟Y合起來,加以運用,就相當于掌握了一種效果極佳的“催眠術”,能讓神經(jīng)興奮的孩子安靜下來,一覺睡到天亮(當然,對于2~4歲的孩子,恐怕還得需要一點額外的關照才能奏效)。
       

    3
    寫得好

    相鄰博客

    ●我要參加家庭教育的學習培訓

    最近訪客

    2005~2025 家庭教育網(wǎng)·家庭教育顧問·家庭教育指導師 Copyright by ajm-engineering.com

    本網(wǎng)投訴信箱:gwzds@zhjtjyw.com
    手機版
    滬ICP備13036094號 家庭教育網(wǎng)

    推薦博客↑返回頂部x

    【真情傳遞】石宣家庭教育書院

    【父母手記】不發(fā)脾氣日

    【家教誤區(qū)】教子感悟

    【】讀書沙龍的人文關懷

    【家教論壇】《每日分享》105(2019年6月)

    【】父親節(jié)

    【】寫給女兒的信

    【】分享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