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抱怨聽家庭教育講座,參加家庭教育培訓是在浪費時間。應當承認有些講座、培訓過于形式化和功利,但更多的是家長們沒有調(diào)整好心態(tài),過于注重方法,沒有提高認識。認識比方法更重要,因為方法是從認識中提升出來的,沒有高度的認識,方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虛的。并且,家長們尋找方法的出發(fā)點就錯了——就是為了進一步控制孩子。他們在拒絕孩子們成長和擺脫控制甚至奴役這樣一個事實,害怕失去權威。
我們不該給孩子挖陷阱,而應該孩子修跑道。我們應該要活的認識,而不是死的方法!
有鑒于此,為家長們提一點建議,供您參考。
1、方法在認識中。不會思考,不會學習,方法就躲著你。
2、方法需要與時俱進,孩子變,方法不變,方法就真的死了。
3、方法在原因中。只看事件,不破解事件后面的密碼,事件接連不斷。治病要去根。
4、方法是概括化的,人是具體的,不對應不靈。
5、不要以為有一試就靈的簡便方法,不用去學習,實踐,感悟。當方法不靈就抱怨專家無能。
6、家庭教育有它的專業(yè)性、科學性,所以要講究操作方法、分寸、火候、場合、對象等。
7、要了解目前孩子的心理特征、感受,不同的時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感受也是不同的。不了解孩子喜歡什么,排斥什么,方法就成了水上面浮著的油。
9、教育孩子的目的、動機過于功利、急切,方法就成了刺人的劍,總有盾牌擋著。
10\是出于為了進一步控制孩子不靈,沒有任何一副枷鎖能控制人的精神和自由。
11、假如你不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的反思自己,改變自己,一味想改變孩子不靈,孩子在看著你。
12、沒有現(xiàn)成的方法,對于個體的孩子,方法在摸索中、實踐中、學習中。
13、假如當孩子長大了,你卻拒絕承認,不肯改變你與孩子之間的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不肯放心手,孩子會自己掙脫鎖鏈。
14.只對孩子提出要求、期望,不提供有效的幫助,只能是孩子慌張無措。
15、家庭教育是一種境界。家長的修為到了,拈葉成花,嬉笑怒罵都是方法。方法就不重要了。
孩子的飯量變大,你給更多的飯菜,孩子的腳變大你給相應的鞋子,可是孩子的心靈比飯量和腳更大時,我們卻不愿給孩子更大的讓孩子夢想馳騁的空間,反過來抱怨孩子沒有上進心。因為我們只會用眼睛看,不會用心看我們強調(diào)認識,認識就是方法。不能執(zhí)著于形(方法),而要悟道(規(guī)律)。
所以,我們沒有控制孩子的心靈,束縛孩子思想、手腳和創(chuàng)造力,奴化孩子的生活,削弱孩子的意志的方法;我們只有讓孩子快樂的生活、學習,像一個真正的人一樣健康成長的方法。合乎自然規(guī)律的,人本和人道的方法。
來源:遠在心中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143650100089l.html
相鄰博客
- 家長肯“退步”,孩子才能有進步! [2007-08-09 15:21:00]
- 孩子缺什么,父母就應該補什么 [2007-08-09 15:35:00]
- 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是這樣變壞的 [2007-08-09 23:09:00]
- 只說不做,培養(yǎng)賴皮(問題對策) [2007-08-10 19:3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