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圣誕節(jié)時,一位母親領(lǐng)著5歲的兒子去百老匯大街。她認(rèn)為小兒子一定會喜歡那里的裝飾、玻璃窗、圣誕頌歌、洋娃娃和圣誕老人。
可是,一到那里,不知為什么,她的小兒子就開始輕聲地哭泣,小手拉緊了她的大衣。
“真掃興,你有什么委屈的呢,圣誕老人是不接待啼哭的孩子的。”她責(zé)怪著。
“噢!也許是兒子的鞋帶沒系好?!痹谧呃壤?,她靠近自己的小兒子,蹲下給他系鞋帶。這時,她無意中向上看了一眼。
這是第一次,她從一個5歲孩子的眼睛里看到的周圍的世界!
沒有玩具、沒有手鐲、沒有禮物、沒有裝飾華麗的展覽,只有一片混亂的、看不見頂?shù)淖呃取说拇笸?、屁股、用力的腳,以及其他的龐大物體在亂推亂撞,看上去很可怕。
她立即把兒子領(lǐng)回了家,并發(fā)誓再也不把自己認(rèn)為感興趣的事強加在兒子身上。
父母感悟:
作為一個母親,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這種降級感覺,是不會了解孩子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妨把自己的心態(tài)落到與孩子一樣的水平線上,用孩子的眼光來看現(xiàn)實的世界,那么你對孩子的很多費解的事,也許就會恍然大悟。
當(dāng)我們做孩子時,我們常常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并且常常為此而痛苦。然而,當(dāng)我們做了父母后,我們則開始試圖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孩子身上,并振振有辭地辯解,孩子不懂事,我得為他們負(fù)責(zé)。并像自己的父母想當(dāng)年那樣,對著孩子抱怨:我都是為了你好,等你們長大了就知道了。
一個值得反思的“思維怪圈”。
相鄰博客
- 實錄:著名作家梅子涵新浪聊兒童閱讀(訪談) [2007-08-16 10:48:00]
- 兒童作家梅子涵推薦的低幼讀物 (讀物) [2007-08-16 10:53:00]
- 他再也沒有對父親撒過謊(故事) [2007-08-16 11:18:00]
- 站起來的次數(shù)(故事) [2007-08-16 11:2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