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智力開發(fā)嗎?
你的家是一個閱讀之家嗎?
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長也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嗎?
比分數(shù)更重要的是什么?
家庭智育有哪些誤區(qū)?
家庭智育有哪些技巧和原則?
……
帶著一系列的問題,記者走訪了家教專家王寶祥,請看他是怎樣解答我們的智力教育問題的——
記 者:很多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理解就是開發(fā)孩子的智力,而對開發(fā)智力的理解就是教孩子讀書、識字、做習題等文化知識。您覺得這樣的智育對孩子能起作用嗎?
王寶祥:與學校教育相比較,家長若以教孩子讀書、識字、做習題等文化知識為家教的主要任務是沒有什么優(yōu)勢的,也是不會取得多大成效的。因為,一般家長不是專門的教育工作者,對教育的規(guī)律、方法不會有太多的認識,更不會有什么研究。教孩子學知識、學
記 者:很多家長都信奉“智力開發(fā)越早越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廣告語,他們對孩子的智力開發(fā)是舍得投資,舍得下功夫,使孩子早早地就背上了學知識的包袱。他們這樣做有意義嗎?
王寶祥:“智力開發(fā)越早越好”這句話本身沒有錯,孩子的智力是越早開發(fā)越好。但是,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家長若不懂教育規(guī)律,不懂孩子智力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不顧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自身發(fā)展狀況,拼命地給孩子灌輸一些“知識”“學問”,一味超前學習,盲目開發(fā),幼兒園學小學的知識,小學學中學的知識,這對普通孩子沒有那個必要,很可能還是有害無益的。
普通家長要開發(fā)孩子的智力,首先得懂智力開發(fā)的規(guī)律,知道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哪些特點,他們能接受什么,愿接受什么?他們在幼兒園或學校已學了哪些知識,在家還需對他們給予哪些方面的幫助和支持?
要知道,學知識和智力開發(fā)并非一回事。學知識、用知識需要發(fā)揮智力的作用,學知識、用知識的過程也是發(fā)展智力的過程。但是,人的智力還有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智能轉換等因素的綜合作用,所以,并不是知識越多,智力就一定很發(fā)達。如果不能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不能算是開發(fā)、提高了人的智力。
一個人在短時間內(nèi)可以獲得很多的知識,但一個人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智力上有很大的發(fā)展。知識和智力具有密切的關系,人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脫離具體的知識、經(jīng)驗的純粹的智力是不存在的。但知識和智力又不是一回事,不能簡單地說,教孩子認了多少字、背了多少唐詩就是開發(fā)了孩子的智力。
記 者:智力到底是什么?智力的核心是什么?
王寶祥:人的智力就是人的智商,就是人的聰明度。人的聰明度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是由人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的綜合水平?jīng)Q定的。人的聰明度是人的腦力的表現(xiàn),是五種能力的綜合水平,其中一項能力強,比如說,記憶力特別強,并不能代表他整體的聰明度就高,也不能代表他的智商就高。現(xiàn)在,傳媒上很少單純地去宣揚某某孩子幾歲就會認多少字、背多少詩——因為會這些的意義僅僅是記憶力的反映,代表不了整體的智力。那么,這五種力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思維力,就是看他會不會想問題,善不善于想問題,這是智力的核心。
記 者:家庭中影響孩子智力發(fā)展和學業(yè)成績的因素有很多,但關鍵的因素是什么呢?
王寶祥:我們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學得好,智力發(fā)展好,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什么事情對孩子影響最大呢?
第一是家庭智力環(huán)境。智力環(huán)境首先是指家長自身的智力活動水平,說白了,就是家長動腦的水平。家長愛不愛動腦,善不善于動腦,直接關系到孩子智力的發(fā)展。家長動腦水平對孩子的影響,可以叫做智力要靠智力來培養(yǎng)。一個愛動腦筋的家長,你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必然會動腦筋講出一二三來,你講得清楚,有邏輯性,這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我們在北京的一所學校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上初中以后,寫作文寫半句話就畫句號。這是怎么回事呢?老師到他家去,知道他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在國外工作,他跟奶奶在一起。跟他奶奶交談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老說半截話——奶奶的思維有問題,這就影響了孩子的思維。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你想得清楚,才能說得清楚,你想得深入,才能說得深入。后來,老師就告訴這孩子,完整的話該怎么講,如果缺半截話,應把它填上。以后你奶奶跟你說話,說完了以后,你應該想一想,全不全,該不該畫句號,不該畫句號,你告訴她,話還得這么說——你教奶奶說完整的話。過一段時間后,老師發(fā)現(xiàn),雖然奶奶沒多大變化,但這孩子的作文很少有半句話了。這個故事就說明:家長的思維水平直接影響孩子的思維水平,家長有必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優(yōu)質的智力環(huán)境。
另外,家長的求知態(tài)度和求知表現(xiàn)對孩子的學習也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如果家長渴求知識,有良好的求知表現(xiàn),孩子就會向家長學習。家長只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自己卻不愛學習,那孩子還能聽得進家長的勸告嗎?我曾引用過一副對聯(lián)“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它在今天依然對我們有啟發(fā)?!爸液駛骷揖谩敝v的是一個家庭忠厚誠信,這個家庭就能傳得久遠;“詩書繼世長”說的是這個家庭的文化氛圍好,尤其是家庭主人帶頭學習,他這一家子就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這一規(guī)律,對我們今天的家教仍有意義。
采訪感言
王寶祥簡介: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北京老教育工作者協(xié)會家長教育研究會執(zhí)行理事長。主要家教著作有:《教子有方》《成功家長(6冊)》《跟蹤指導家庭教育——家長讀本(4冊)》《個性決定命運(光盤)》《走出家庭教育誤區(qū)(光盤)》等。
相鄰博客
- 教育時機決定著孩子的成長(隨感) [2007-09-18 10:33:00]
- 學習不理想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浮躁 (林格) [2007-09-19 10:33:00]
- 早期閱讀帶給嬰幼兒成長安全 [2007-09-19 11:02:00]
- 家庭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王極盛) [2007-09-19 22:1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