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小A單親與隔代雙重家庭個案指導(dǎo)
顧曉鳴
(第一篇)
時間:
志愿者:顧曉鳴(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
袁蘭芳(小A的班主任,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
今天的很溫暖,氣溫回升了。
我作為一名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和上虹中學班主任袁蘭芳一道驅(qū)車前往小A家,因為
通過一個小時的交流溝通,我看到小A家既是一個單親家庭,也是一個以隔代教育為主要方式的家庭。
13歲的小A在他的生命成長中主要表現(xiàn):
很有禮貌(見到我們主動給我們沏茶),學習上基本能完成任務(wù),智力水平很高(通過玩游戲中表現(xiàn)出來的)。
學習不刻苦,特別是英語學習的沒有興趣;行為習慣上有問題,生活上經(jīng)常去網(wǎng)吧打游戲,不按時回家,讓奶奶操心;和媽媽、奶奶關(guān)系緊張,發(fā)展到動手想掐死奶奶。
查找家庭教育不足:
孩子兩歲后由于父母的離異,孩子就交給了奶奶帶管。由于媽媽工作較忙,關(guān)心孩子的時間較少。奶奶文化不是很高,雖然向孩子傾注了孩子父母也不曾經(jīng)給予的關(guān)愛,但由于方式方法不科學,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嚴重,給本來就缺少母愛的小A的成長造成心靈上的障礙。表現(xiàn)為:
(一)不安全心理。小A時時懷疑自己是否被親人所愛,從而缺少安全感。
(二)自卑心理。父母離異后,由于缺少母愛父愛,造成小A時常憂心忡忡,感覺在其他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失去學習的自信和動力。
(三)對立心理。離異后的母親由于不善于科學教育孩子方法,時常在孩子面前顯示自己的絕對權(quán)威,加之奶奶過于溺愛、嘮叨,造成小A對母親、對奶奶,甚至對周圍人經(jīng)常產(chǎn)生對立情緒。
改進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
學校教育(以班主任為主):
(一)耐心教育,幫助小A樹立信心??梢酝ㄟ^個別談心,鼓勵他振作起來,面對現(xiàn)實,自強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鑰匙。心理學家認為:“贊揚、勉勵,可鼓舞勇氣,提高信心。”故特別要尊重他們,滿腔熱情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使學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難和挫折都難不倒自己,培養(yǎng)起他們自信。平時注意努力捕捉他的閃光點,保護他的積極性。
(二)給予關(guān)愛,用愛心撫慰。盡可能啟發(fā)他自覺地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完善。特別是在班級活動中,讓他能夠感到溫暖,對老師和同學產(chǎn)生信賴感,讓他在集體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中淡忘家庭不幸?guī)淼膽n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是每個學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師要用真摯的愛對待單親家庭的學生。心理學家認為:“現(xiàn)代教育的主要任務(wù)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會做到有的放矢的愛。
(三)多些信任,多些寬容。要放大他的優(yōu)點,當他取得好成績時,及時給予表揚,讓他不斷嘗到成功的喜悅。要有耐心,不怕反復(fù),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寬容,多些親近。
(四)嚴格要求,訓練意志。這一步驟應(yīng)該在前三個方法有一定成效后再實施。
家庭教育(給媽媽開出的菜單):
經(jīng)過交流媽媽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要改進,這是改善家庭教育的良好開端。
菜單一:樹立一個“向孩子學習”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只有向孩子學習,才能與孩子一起成長,這要求媽媽做到三點,一是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這雖然難為了媽媽,但要教育好孩子我們別無選擇;二是以孩子為師,多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并要學習他這些優(yōu)點,這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三是要學習科學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已向小A媽媽推薦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希望她能堅持閱讀這類書籍??傊覀冃枰靼椎氖?,媽媽虛心向孩子請教,不僅僅能增強孩子的優(yōu)越感和自信心,也強化了孩子教與學的能力,同時“代溝”的距離因此縮小拉近,何樂而不為呢!
菜單二:樹立第二個“平等交流”的家庭教育新理念。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做起來確是很難的。就是說,對待孩子一定要象對待你的同事、朋友那樣,包括談話交流方式,只要努力去做,一般地講解決家庭教育的問題就有希望了。
家庭教育(給奶奶開出的菜單):奶奶已經(jīng)知道是自己不懂教育方法而造成小A目前的現(xiàn)狀,希望能幫助她。
菜單一:學會“尊重孩子”。學會尊重孩子,就必須要正確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會不同程度地有所暴露。奶奶要善于把平時對小A的了解與他在談話中的外部表現(xiàn)聯(lián)系起來,細心觀察孩子的神情、言語、注意力和習慣動作的變化等,從而正確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比如,談話時孩子低頭不語,往往是感到委屈或產(chǎn)生抵觸等心理的表現(xiàn),而抽抽答答則往往是孩子內(nèi)心羞愧失衡的反映。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尊心、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希望別人像對待成人那樣對待自己,另一方面,他們的認識仍有很大的片面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沖動,對后果缺乏考慮,出了事又不知所措,表現(xiàn)出一定的孩子氣。奶奶和小A談話,要考慮小A這些心理特點。當然,談話時還應(yīng)關(guān)注孩子的個性。個性傲慢的孩子常對談話表示輕蔑;膽小怯弱的,又易心情緊張;心境不好時常沉默少言,或動則易怒;情緒興奮時又常喜形于色,絮絮不休。我們需要對各種因素綜合分析,準確地把握住孩子的真實心理狀態(tài)。當然,這對文化不高的奶奶來說,是有難度的。我們將在總結(jié)奶奶平時常犯的語言、方法上的錯誤,有針對性地提出可操作性的具體的語言和方法。
菜單二:克服“嘮叨”不良習慣。首先,奶奶要學會和孩子交流的正確方式。多以鼓勵的方式,特別是發(fā)現(xiàn)小A的優(yōu)點后,要多表揚他,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或犯了錯誤時,不要過多地責怪他,特別是在語氣上多責怪,多分析,幫助小A找原因。這樣去交流就不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次,身教重于言教。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聽到一些做父母的無奈的感嘆,如今的孩子不知怎么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問題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一位事業(yè)有成的家長,孩子更可能會夢想自己是個成功的有用之材;如果家長嘴上說的天花亂墜,行動上卻另是一套,孩子則從小“陽奉陰違”,只說不做;如果家長經(jīng)常責罵甚至動手打孩子,孩子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伙伴,從而形成一個愛攻擊的兒童;家長在家不孝敬老人,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在家不尊敬長輩,到學校不尊敬老師;如果家長間經(jīng)?;ハ嗵籼薇舜说男袨椋?/span>“雞蛋里面挑骨頭”,孩子一定也是一個喜歡挑剔別人的人。不僅如此,若家長的行為令孩子驕傲,那么,孩子在模仿家長行為的同時,還會從中獲得安全感;而一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感受到家長的行為令人生厭,那么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可就要大打折扣了。無論你的“言教”多么動聽,都不會入耳。更可怕的是,在有不良行為家長的影響下,孩子會效仿家長的一些不良行為,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這樣的孩子更可能出現(xiàn)反叛家長,離家出走,甚至參加違法犯罪集團等惡性行為。所以,家長一定要牢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身份,并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偶像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切記“身教勝于言教”的格言,少說多做,身教為先,言而有信。
第三,學會運用藝術(shù)語言。假如你一定要重復(fù)地說,那么就將嘮叨的語氣改為提醒。嘮叨讓人厭煩,易招致怒氣,提醒的語氣聽起來則有幫助的意味,表示你和孩子站在一邊。切實地為孩子提供自由選擇的空間。“記得在晚餐前將你的房間清理干凈。”這樣的說法能給予你的孩子喘息的空間。對年紀較小的孩子,等到時間快到了,他卻什么都還沒做,才平靜地說出處罰的方式,但是要用正面的說法。“等你洗完澡才可以看電視。”這種說法比較好,像“除非你洗好澡,否則不準看電視”這樣的說法是不好的。和較年長的孩子討論時,要協(xié)商制定罰則的約定,規(guī)則要清楚,然后微笑地走開。然后是關(guān)鍵的時刻,萬一時間已經(jīng)到了,可是工作還沒做,那么只要遵照罰則即可,不需要再討論,因為約定就是約定。
父母課堂:父母要學會的四種基本能力
能力一:學用鼓勵代替責備。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面臨壓力和困難都是十分正常的,
問題是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教養(yǎng)者的態(tài)度和教育方法、教育觀念就顯得十分重要,是決定教育結(jié)果的最關(guān)鍵因素。這好比一棵幼苗,需要施肥、灌溉,如果有太強烈的陽光,太寒冷的風雨,都會摧殘它。所以教育子女要如春風化雨,能夠給他鼓勵,孩子們得到父母的鼓勵,就加倍的要做好人做好事。
能力二:用心愛代替責罵。首先我人應(yīng)該明白,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chǎn)。家長不要以為自己是父母,就有權(quán)威,就可以任意喝斥、打罵兒女,那是絕對收不到好的效果。
能力三:用關(guān)懷代替溺愛。由于家庭結(jié)構(gòu)發(fā)生重要變化,多數(shù)孩子在家里缺少家長科學地關(guān)愛,放縱或者溺愛的現(xiàn)象較普遍。家長要關(guān)心孩子的生活、學業(yè),關(guān)心孩子都在交什么樣的朋友等等。讓孩子從小學會自愛自重。
能力四:用同事代替隔閡。用“同事”法和孩子相處,好像母親喂嬰兒吃飯、吃奶時,他如不要吃,母親拿個湯匙來喂,自己要把口張開,引導(dǎo)他跟自己一樣,這叫“同事”。所以父母有時候要站在兒女的立場,跟他行“同事”法,將心比心,才不會有隔閡。
家長小技巧:化解孩子逆反心理小技巧
父母若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逆反心態(tài),可采用以下方法來化解:
觀察溝通。就是觀察孩子與自己的溝通方式。在很多時候,父母必須超脫自己的角色,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并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做有限度的遷就。
保持冷靜。急躁的父母,應(yīng)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并等待孩子冷靜后,再進行溝通。
尋求意見。管教孩子,有時應(yīng)該尋求別人的意見,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
開放自我。父母眼見孩子的興趣會影響功課時,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了解情況。如陪孩子去電子游戲中心,和孩子討論他們的偶像,從旁提醒什么是應(yīng)該學的,什么是不應(yīng)該學的。只有進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相處得更融洽。當父母與孩子相處融洽了,孩子就不需要反叛了。
不斷試驗。父母管教孩子,要時常改變方式,孩子小時,一般只聽父母講,孩子聽。上了中學后,就應(yīng)嘗試雙向溝通,也聽聽孩子的建議。一旦發(fā)現(xiàn)某一種方法行不通,就應(yīng)隨時改變方法,不斷試驗,直至發(fā)現(xiàn)有效的方法。
實踐體驗。就是通過實踐,進行體驗,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你子倆散步,兒子看了西瓜一定要買,父親說離家太遠,提回去太累了,不買。兒子不高興:“我喜歡吃的西瓜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父親一想,對獨生子說:“買瓜可以,你要負責提回家。”獨生子同意了,累得滿頭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兒子感觸很深:“吃個西瓜也真不容易啊。”
將心比心。父母要與孩子將心比心,相互間的關(guān)系就會融洽,孩子也就沒有逆反心理了。
分析說明。父母要仔細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體原因,并進行充分的說明,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逐漸消失。
總之,為了從根本上來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須做好與孩子的溝通。其一,父母必須很具體地說出不滿意孩子的某種行為;其二,父母應(yīng)說出自己不滿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作無謂批語和推測;其四,用擔心的語氣帶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發(fā)點是關(guān)心自己;其五,以問題的方式,啟發(fā)孩子思考,是引導(dǎo)而非教導(dǎo);其六,父母要威嚴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語氣,并說明理由。
閱讀參考
章劍和:善于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
http://mhjj.xdxxblog.com/archives/2006/2006128173153.shtml
下一步計劃
主要是要了解歸納奶奶、媽媽常用的教育語言和教育方法。
奶奶常用的教育語言:
奶奶常用的教育方法:
媽媽常用的教育語言:
媽媽常用的教育方法:
相鄰博客
- 運動游戲:和孩子享受“顛簸”的樂趣 [2007-10-06 15:58:00]
- 給“嘮叨媽媽”的說話訣竅 [2007-10-06 16:04:00]
- 個案指導(dǎo):小A單親與隔代雙重家庭個案指導(dǎo)(2) [2007-12-14 14:34:00]
- 個案指導(dǎo)02:小A單親與隔代雙重家庭個案指導(dǎo)(3) [2007-12-14 14:36:00]
最近訪客